正文 第8章 周武王姬發(1 / 3)

周的始祖後稷,名叫棄。他的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兒,叫薑原。薑原是帝嚳的正妃。薑原出門去野外,看到巨人的足跡,心中興奮歡悅,想去踩巨人的足跡,一踏上去就感到身子一震,好像懷孕了似的。一周年後果然生下一個兒子。薑原認為不吉利,把嬰兒拋棄在狹小的巷子裏,但經過那裏的馬、牛都避開不踐踏他。又把他移放到樹林裏,剛好碰上林子裏有許多人,就換了個地方,丟在結冰的溝渠上,而飛翔的鳥群卻用翅膀為他遮蓋和鋪墊。薑原覺得很神奇,就將他收留並且養大。因為最初想拋棄他,所以給他取名為“棄”。

棄在兒童時代,就有著大人物那樣的遠大誌向。他做遊戲時,喜歡種植麻、豆,麻、豆長得都很好。等到成年時,就喜歡農耕,勘察土地所宜,適合穀物生長的就種植穀物,老百姓都效法他。帝堯聽說後,選拔他擔任農師,天下人都因此而受益,工作做得很有成效。帝舜說:“棄,老百姓開始有饑荒了,你作為農官要適時地播種百穀。”把棄封在邰這個地方,稱為後稷,另外取姓為姬。後稷這一族的興起,正當陶唐、虞、夏的時代,曆代都有美好的德行。

後稷去世,兒子不窋即位。不窋晚年,夏後氏政治衰敗,廢除了農官,不再注重農業,不窋因為丟了官職,就逃奔到戎狄的地方去了。不窋去世,兒子鞠繼位。鞠死,兒子公劉繼位。

公劉雖然居住在戎狄地區,但又重新修治後稷的事業,致力於耕種,考察土地的性能,從漆水、沮水渡過渭水,砍伐木材以供應用,出門在外的人擁有資財,定居下來的人有了積蓄,老百姓靠著他而獲得了福慶。老百姓感懷他的恩惠,大多遷移過來歸附他。周室的興旺從此開始,所以詩人創作詩歌樂章來歌頌他的德行。公劉去世,兒子慶節繼位,在邠地建立了都城。

慶節去世,兒子皇仆繼位。皇仆去世,兒子差弗繼位。差弗去世,兒子毀隃繼位。毀隃去世,兒子公非繼位。公非去世,兒子高圉繼位。高圉去世,兒子亞圉繼位。亞圉去世,兒子公叔祖類繼位。公叔祖類去世,兒子古公亶父繼位。

古公亶父繼承了後稷、公劉的事業,積累道德,推行仁義,國民都很擁戴他。薰育戎狄都來攻打古公亶父,想要索取財物,古公亶父就送給他們。不久又來攻打,想得到土地和民眾。國民都很憤怒,要與侵略者作戰。古公亶父說:“老百姓擁立君主,是為了替他們謀福利。現在戎狄之所以要進行攻伐戰爭,為的是得到我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屬於我們和屬於他們,又有什麼差異呢?國民要為了我的緣故而戰鬥,那就等於殺了他們的父子而做他們的君主,我不忍心這樣做。”於是就帶領自己的部屬離開邠地,渡過漆水、沮水,翻過梁山,定居在岐山腳下。邠地的人們全都扶老攜幼,追隨古公亶父定居岐山。旁邊鄰近的部族聽說古公亶父的仁愛,也多來歸附。於是古公亶父就貶棄戎狄的舊俗,營造城郭房屋,將民眾分成邑落居住下來,又設置了各有職司的五官。民眾都作歌製樂,頌揚他的德行。

古公有個長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薑生了小兒子季曆,季曆娶太任為妻,都是賢淑的女人,太任生下了姬昌,當時就出現聖人的祥瑞。古公說:“我們的家族當有王者出現,大概就應在昌的身上吧?”長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曆以便傳位給姬昌,於是兩人就逃往荊蠻之地,在身上刻上花紋,截斷頭發,以便讓位給季曆。

古公去世,季曆即位,這就是公季。公季遵循古公亶父的遺教,切實地按道義辦事,諸侯都歸順他。

公季去世,兒子姬昌繼位,這就是西伯。

西伯就是後來的文王,他遵循後稷、公劉的誌業,效法古公、公季的成規,篤行仁政,敬重長者,慈愛晚輩。對有賢德的人以禮相待,為了接待有才德的人,常常日過正午還無暇吃飯,有才德的人因此多歸附於他。伯夷、叔齊在孤竹國,聽說西伯善於奉養長者,一起前來歸附他。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這些人,也都來投靠西伯。

崇侯虎在殷紂麵前詆毀西伯道:“西伯積累善名和德業,諸侯都歸附於他,這對於天子您來說很不利啊。”帝紂於是把西伯囚禁在羑裏。閎夭等人對此十分擔心,於是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驪戎的駿馬、有熊氏的九輛駟車以及其它奇珍異物,通過殷朝的寵臣費仲進獻給紂。紂非常高興,說:“有這麼一個美女就足以釋放西伯,何況有這麼多好東西!”於是赦免西伯,賜給他弓矢斧鉞,使他能夠征討其他諸侯,紂說:“說西伯壞話的,是崇侯虎。”

西伯於是又獻出洛水以西的大片土地,請求殷紂廢除炮烙之刑。殷紂答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