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周武王姬發(3 / 3)

第二天,整治道路,修複社廟和商紂的宮殿。到了規定的日期,一百名勇士扛著“罕旗”作為先導,武王的弟弟叔振鐸護著插有太常旗的儀仗車,周公姬旦握著大斧,畢公握著小斧,左右護衛著武王。進城以後,站在大社南麵軍卒的左邊,左右輔衛的人全都跟從。毛叔鄭捧著月夜取來的露水,衛康叔鋪好用公明草編織的席子,召公奭持彩帛助祭,太師尚父牽著祭祀用的牲口。尹佚宣讀祝文說:“殷的末代子孫紂,斷絕廢棄了先王的英明德政,侮辱蔑視天地神靈而不祭祀,昏亂暴虐地對待商朝百姓,他昭彰顯著的罪惡,上天早就知道了。”於是武王兩次跪拜叩頭,說:“我承受改朝換代的重大使命,革除殷朝政權,接受上天聖明的旨令。”武王又跪拜兩次,然後出去。

武王封商紂的兒子祿父,讓他仍統轄殷國剩下的民眾。武王因為殷朝剛剛平定還沒有完全安定,就派他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輔佐祿父治理殷人。接著命召公釋放了被囚禁的箕子,命畢公釋放了被囚禁的百姓,表彰商容居住的裏巷。命令南宮括散發鹿台的錢財,分發巨橋的積粟,來救濟貧弱的百姓。命令南宮括、史佚展示九鼎和寶玉。命令閎夭培土增高比幹的墳墓。命令宗祝祭祀陣亡將士。於是罷兵西歸。途中巡視各地,記錄政事,寫下了《武成》。分封諸侯,頒賜宗廟祭器,寫下了《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代的聖王,於是褒揚並封神農的後代到焦地,封黃帝的後代在祝地,帝堯的後代在薊地,帝舜的後代在陳地,大禹的後代在杞地。於是又分封功臣謀士,太師尚父第一個受封。封尚父在營丘,國號為齊。封弟弟周公旦在曲阜,國號為魯。封召公奭在燕。封弟弟叔鮮在管,叔度在蔡。其餘的人也按等級次序分封。

武王召集九州的長官,登上邠城附近的山丘,遙望商朝故都。武王回到周國,一到夜裏就睡不著覺。周公旦來到武王居住的地方,問道:“為什麼睡不著覺?”武王說:“告訴你吧:上天拋棄了殷朝,從我姬發未出生到現在六十年,麋鹿放在荒野,蝗蟲漫天遍野。上天不保佑殷人,所以我們才有今天的成功。當初殷朝承受天命而創建之時,登進任用名賢三百六十人,政績雖不顯著,但也不至於滅亡。我們還沒能確定上天是否保佑,哪有工夫睡覺!”武王又說:“我一定要達成上天的眷顧和希望,使天下人都歸依王室,將不順天命的惡人全找出來,懲罰他們,就像懲罰殷紂王一樣。日夜操勞,安定我們西土。發揚我周朝的功業和德行,使它們光明四射。從洛水一直延續到伊水之間,居地平易沒有險固,那裏曾是夏朝定居的地方。我向南望到三塗,向北望到太行,回過頭看過黃河,審視洛水、伊水地區,覺得隻有這一帶最適宜定居建都。”在洛邑營建周朝的陪都,然後離去。將戰馬放養在華山南麵,把牛放養在桃林的原野上;放下武器,收整並解散軍隊,向天下顯示不再用武了。

武王已經平定殷朝,兩年過後,向箕子問起殷朝滅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講殷朝的罪過,隻是把存亡之道以及國事所宜告訴武王。武王也感到難為情,就問了他一些有關治國之道的問題。

武王患病,那時天下尚未安定,大臣們都很恐懼,就虔誠地占卜,周公於是沐浴齋戒,願以自己代替武王承受災害,武王的病情得到了好轉。後來還是去世了,太子誦繼承王位,就是周成王。

成王年少,周朝剛剛安定天下,周公害怕諸侯背叛周朝,就代理國事,主持政務。管叔、蔡叔兄弟懷疑周公,就和武庚一起作亂,背叛周室。周公奉成王的命令進行討伐,誅殺了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讓微子開接續殷朝後祀,在宋建國。大量收集殘餘的殷人,封給武王的小弟弟,封他為衛康叔。晉唐叔得到一種象征吉祥的穀物,獻給成王,成王送給了還在軍營中的周公。周公在東方接受了嘉禾,頌揚天子的美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