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吳越武肅王錢謬(2 / 2)

“羅隱?他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成嗎?”一個老年武將詫異地問。他一直在前線為錢鏗效命,近些年來與錢鏗接觸很少,是以提出了疑問。

“有什麼不可以?”一個經常與錢鏗接觸的老臣說:“要知道,羅隱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他的詩文卻享有盛名,是個大大有名的文人。咱們大王現在偃武修文,和那班文人墨客熱乎著呢!”

“可據我所知,大王原來是很看不起那些讀書人的。記得還是在董昌將軍麾下的時候,他就親手殺過兩個窮酸文人!”說到這裏,這員武將自覺失言,倏地一下子打住了話頭。

可是,他犯了一個大忌,觸動了錢鏗的一樁很不光彩的往事。

那還是在剛剛當上董昌手下的大將以後不久,有一個名叫江遂的文人去見董昌。因為對錢鏗沒有表示過分的尊敬,錢鏗就親自命令將這個才華橫溢、小有名氣的詩人殺死,然後投到錢塘江中,時人為之聳動。幾個月以後,江遂的一位好友作了一首打油詩,詩中有“一條江水檻前流,流到臨安斷了頭”的話。錢鏗見了,暴跳如雷,以為是諷刺自己濫殺無辜(錢鏗家居臨安,古人好以地代人),立即命人將江遂的好友也捉來殺死。

由於這兩件事幹得都很不光彩,事發以後錢鏗手下的人一直不敢說。今天,見有人把它給“捅”出來了,在場的人不由得一個個都很緊張。這時,一個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老臣出來打圓場說:“算了!算了!把那個羅隱找來,把我們的意思跟他說說不就得了。能辦則辦,不能幹也不必勉強,我們何必在此作無益之爭呢?”

爭論的雙方就坡下驢,第二天請來了羅隱。把事情挑明之後,這位一向倨傲的才子竟沒有一口回絕,他沒有說行,也沒有說不行,隻是答以盡力而為。

由於有人從中斡旋,第二天,羅隱就找到了一個進宮陛見的機會。

事情是這樣,錢鏗最近新得了一幅古畫,題為《蟠溪垂釣圖》,畫上畫的是薑太公呂望蟠溪垂釣(即俗話所傳的“直鉤釣魚”)的故事。錢鏗聽了說這幅畫好,他想何不錦上添花呢?於是派人宣來了羅隱,想讓大名鼎鼎的詩人給古畫題上一首詩。

這類事情,過去羅隱是能推則推的。可今天他答應得竟很爽快,而且“七步成詩”,當場口占一絕雲:

呂望當年殿廟漠,直鉤釣國更何如?

若叫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詩成,書之於紙。錢鏗見了,沉吟半晌,開懷大笑,說道:“羅先生用心良苦,令朕感動,連薑太公都害怕交納‘使宅魚),看來,我得把這一項稅收免了。”

當即傳旨,免去“使宅魚”的交納。

錢繆宮廷生活秘聞

“警枕”之秘

錢鏗自少年從軍以來,他在軍中的夜晚幾乎不睡覺,困倦極了就枕著圓木小枕或大銅鈴躺一會兒,睡熟後腦袋便滑落下來,於是馬上驚醒,稱之為“警枕”。他將沙盤放在臥室內,一想起什麼就馬上寫在沙盤中,一直到老都是如此。有時睡得正香,外麵來了稟報軍情政事的人,侍女便按照他預先的吩咐抖動紙張,他立即就會驚醒。夜裏時常用彈弓將銅丸射到樓牆外麵,以警告值班的侍衛不要偷懶睡覺。錢鏗曾經微服私行,深夜敲響北城城門,請求入城,守門的官吏卻按規定不肯開門,並說:“就是大王來了,也不會開門。”他隻好從別的城門進城。第二天,召來守衛北門的官吏大加賞賜。後唐明宗天成元年三月,吳越王錢鏗患了重病。吳國丞相徐溫派使臣來表示慰問,左右的人都勸他不要接見使臣。錢鏗卻說:“徐溫陰險狡詐,名義上是派人來慰問,實際上是來探聽我病情的輕重虛實。”於是強撐病體出去會見吳國使臣。

修改歌謠秘聞

天寶三年,錢鏗調集大批士兵擴建杭州城,大建亭台樓館,修築內城,內城南門稱通越門,北門稱隻門。此後杭州以富庶繁華名冠東南。有人夜晚在王府門上寫了一首歌謠:“無止期,無止期,修城才完又挖池!”錢鏗出門時看見了,就命人把字詞改動了一下:

“無止期,無止期,春衣才發又發冬衣。”士兵們了解後,怨憤之情就平息了。吳越王錢鏗在日常生活上務求節儉,有的衣服、被子隻用細布製成,平常吃飯隻用瓷器和漆器;寢帳破舊了,兒媳恭穆夫人馬氏要給他換頂青絲帳,他執意不肯。曾經在除夕夜與兒孫們聚在一起彈琴作樂,但剛彈了幾首曲子,就突然停下來說:“聽到琴聲的人會以為我是在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呢。”……當時中原地區正值多事之秋,於是,西川王氏、廣陵楊氏、南海劉氏、長溪王氏,各據四川、江淮、嶺南、福建自立為帝,建立了蜀、吳、漢、閩四國。他們或者與吳越王錢鏗結為兒女親家,或者派使者向他問候致意,都送來龍袍、玉冊勸他自立為帝,吳越王嘲笑道:“這幫家夥自己坐在炭火上,還想讓我也坐上去嗎?”對此一概謝絕不收。雖然如此,這幾國的君主卻仍將他奉作父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