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金海陵王完顏亮(3 / 3)

一天,海陵聽說汴京城(今河南開封)有個年方十八賽過天仙的少女名叫耶律彌勒,立即派禮部侍郎肖拱把彌勒接來中都。返抵京師當天晚上,肖拱之父時為燕京留守的肖仲恭,見彌勒身材微胖,不像個處女,遂問拱詳情,拱回答說:“我是禮部侍郎,皇上遣我辦理此事,去了我就把她護送上路了,一路上還有護從保衛,怎麼會有異常?”細心的肖仲恭告誡兒子說:“海陵是個怪人,對什麼事都好猜忌多疑,辦理此事說道很多,隻怕是難躲不測大禍。”果然不出所料,彌勒入宮當天,海陵令禦醫檢查她的身體,海陵聽說不是處女勃然大怒,立傳肖拱審訊,不容肖拱申辯遂以與彌勒通奸罪處斬,令將彌勒貶出宮外,但架不住彌勒美麗容顏的誘惑,沒過兩月又把她召入宮內封為充媛。

外甥女也不放過

為了滿足性欲海陵置倫理道德甚至親係族屬於不顧。義察是海陵姐姐宜慶公主的生女,自幼撫養宮中,論輩屬是海陵的外甥女。未成年就許配給左丞相秉德弟弟特裏為妻。秉德被殺,義察本應受到株連,海陵生母大氏太後為其外甥孫女求情予以赦免。海陵不顧身為舅父尊位,公然向太後提出要與義察成親。太後規勸說:“義察自幼撫養在宮中,是在你當舅父身邊長大成人的。舅父至親猶如父親,哪有父親娶女兒為妻的,這樣荒唐令人難以出唇之事可做不得。”海陵表麵上聽了太後的話,可一直未善罷甘休。義察與宗室安達海之子乙刺補結婚不久,海陵多次派人告誡乙刺補與義察離婚,出於無奈,乙刺補不得不拱手把義察讓給海陵。義察納入宮中後整日悶悶不樂,但又不敢與舊夫聯係。後與心上人完顏守誠通奸,事情敗露,海陵要殺守誠和義察。守誠被殺而義察又因為太後請求得以釋免,沒過多久海陵借口義察家奴上奏,說義察淨說皇上壞話,常給冤死的情夫守誠抱不平,引起海陵忌恨,遂將被他霸占的外甥女義察殺死。海陵元妃大氏的妹妹蒲速碗,是同判大宗正阿虎裏之妻;有一天,入宮找她姐姐辦事,偶被海陵撞見,即被海陵強行引進禦寢,嚇得蒲速碗從此再也不敢進宮。

滿足獸欲殘殺自己的胎兒

因為海陵盡納有夫之婦,為了一個不落地供他尋歡作樂,凡被納入宮中外麵有夫的,將其夫調往上京任事,然後按所編排次序輪流伴宿。每天晚上所有嬪妃圍繞著海陵一人鬼混,撤去禦寢室內帷帳,令教坊樂隊一邊奏樂一邊嬉戲追逐,海陵想同誰搞就當著眾人麵摟抱親吻進行性交。按規定男侍不準側臉斜視,更不能直愣愣觀看,一經發現便受到剜眼處分;男侍不能單獨行動,必得四個人結伴而行,必須按照指定的路線行走,稍有越軌輕者受大棍懲罰,重者割耳挖鼻以至處死。

每當海陵獸性發作時,不顧臉麵不擇手段,甚至殘殺尚未出生的小生命。海陵身邊一個使女名叫辟懶,是個身上有孕的少婦。有一天海陵非要她伴他過夜,大肚子的辟懶說行房不便,海陵不答應強逼著她打胎;辟懶跪在海陵麵前苦苦哀求說:“我懷孕快十個月了,眼看著就要分娩,看在我服侍皇上多年的份上,不能讓這個小生命夭折。”海陵聽不進言,強逼辟懶喝下麝香水,並親自動手揉搓辟懶腹部,疼的辟懶叫苦連天,最終還是把這個即將出生的小生命活活弄死。海陵若無其事地令人把死嬰扔掉了事!

逼死弟媳

私生活極度荒唐糜爛的海陵,對他的皇位卻視作命根。他時常揣摩臣子篡弑朝廷的各種心理和途徑,權衡再三,感到危及皇位,能與他抗衡的隻有一個人,即比他小一歲的葛王完顏雍(金世宗)。更令海陵神魂顛倒的是完顏雍才貌出眾的愛妻烏林答氏。

在海陵大殺宗室權貴,隨時禍起蕭牆之際,機智多謀的烏林答氏,讓完顏雍將罕見的遼骨睹犀佩刀,吐鶻良玉茶器等珍貴文物,全部奉獻給海陵,使海陵對他產生好感,以為他恭順畏己。自完顏雍被封葛王,在京師出任會寧牧、判大宗正,後被海陵貶出京師,曆任中京留守、燕京留守,而今又調任為濟南尹以來,烏林答氏始終守候在他身邊,出謀獻策排憂解難,成為完顏雍心上明珠和得力幫手。

海陵自遷都中都(今北京)後,完顏雍及其賢內助烏林答氏的形像時常繚繞在他的腦際。濟南近臨中都,正是金宋邊界的軍政要地,完顏雍身居濟南府尹要職不得不防。如將其愛妻烏林答氏調來中都,一可達到獨霸才貌佳人的目的,二是以其愛妻作人質,使完顏雍服服貼貼地聽令於朝廷,這真稱得上是錦囊妙計,一箭雙雕。於是下令調烏林答氏前來京師中都。

這道命令猶如晴天霹靂,熟知世故的烏林答氏立即意識到海陵的險惡用心。怎麼辦呢?抗旨不去中都,或者自殺於濟南,這樣勢必給完顏雍招來殺身之禍;若去中都,不僅身心肉體必遭海陵的玷汙和摧殘,而且就此身敗名裂,終生難以洗刷趨炎附勢的惡名。

在這種保持尊嚴或領受恥辱的抉擇時刻,深明大義的烏林答氏,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舍命保夫。貞元二年(1154年)六月,她對完顏雍說:“大王不必為我操心,我自會妥善料理好這事。我走後大王好自珍重,臥薪嚐膽而定天下。”隨後又單獨對心腹管家張僅言說:“今宗室大臣多遭不測的皆由奴仆不良,忌恨敗壞其主人所致。你是跟隨大王多年的貼身家奴,勿忘舊日深情厚誼,更不要趨炎附勢或貪功爭利危害大王。我這席話你要牢記在心,如有違背,我在九泉之下不會饒過你的。”烏林答氏淚流滿麵哽咽地說不出話。

烏林答氏告別完顏雍和家奴以後,不多日到達離中都隻有七十裏的河北良鄉固節鎮時,覺得固節這個地名,包含有持節不屈的涵義,且與她高尚的心靈、忠貞不渝的情操不謀而合,決定在此以死守節,抗議海陵欲圖對她的淫亂和汙辱。

夜靜更深。烏林答氏輾轉床側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起遠在濟南的完顏雍,此刻他在幹什麼呢?披衣下床在搖曳晃動的燭光下,她決定留封遺囑,題目叫《上世宗書》。

儒家倫理道德是完顏雍信念的基石,也是烏林答氏篤忠的信條,於是開宗明意寫道:“嚐謂女之事夫猶如臣之事君。臣之事君其心惟一,而後謂之忠;女之事夫其心惟一,而後謂之節。故曰: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良以此也。妾自揆蒲柳微軀,草茅賤質,荷蒙殿下不棄,使我得諧琴瑟之歡。”寫到這裏烏林答氏不覺流出悲痛的淚水。

她想眼下處境,是荒淫無恥的海陵使她時運不濟、命運多舛,打散了她與完顏雍這對水麵鴛鴦、花間鸞鳳。麵對進退維艱的困境寫道:“妾幼讀詩書,頗知義命,非不諒墜樓之可嘉。如采取晉朝綠珠回絕趙王倫的態度,在濟南就地自盡,氣節雖然可嘉,但必給大王帶來殺身之禍,像是亡猿禍延山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般,投鼠而忌器,使妾處於羝羊觸藩,進退兩難的困境。為此妾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飲恨揮淚而別,此舉既可保全大王的人身安全,且表明妾大義凜然,不圖個人安危而著眼於大金社稷的雄心壯誌。”

寫到這裏烏林答氏嘴角露出輕蔑的冷笑,心想海陵滿以為我之奉旨赴京充當人質,一切都能使他如願以償,可“逆亮(即指海陵)不知我意,以為移花就蝶,饑魚吞餌,此等渺小的燕雀怎能知曉我那鴻鵠之宏誌壯舉!”

“今至良鄉臨近京國”,她繼續寫道,“則妾持節潔身之機已到。妾之死為綱常計,縱偷生忍辱苟延殘喘於一旦,必受唾罵於萬年;甘心情願受人指使,還談得上什麼禮義廉恥!妾之一死是對後世為臣不忠,為婦不守貞節之勸誡,是不可與一般輕易自殺之人同日而語的。”

最後烏林答氏斷言:“逆亮(指海陵)罪惡滔天,臨近滅亡之日為時不遠。”為此她囑咐完顏雍要“修德政,肅綱紀,延攬英雄,務悅民心,以仁易暴。妾死後不必悲傷,因哀毀而傷身,更勿作兒女之態,淒淒惶惶;而應臥薪嚐膽以怒而安天下。”這封絕命遺書寫成時,天漸漸亮了。她反複看了兩遍這封言簡意賅、結構謹嚴,字裏行間充滿對完顏雍的深情眷戀之情和對海陵的不共戴天之恨的遺書,不覺輕輕歎了口氣。趁隨行人員不備,便投湖身亡。她的死既是對海陵荒淫無恥的血淚控告,也為海陵滅亡敲響了喪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