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附錄:梁漱溟先生年表 (1)(3 / 3)

1月,河南村治學院開學,擔任“鄉村自治組織”等課程。6月,出版《村治》月刊第1期,發表《主編本刊之自白》,陳述鄉治運動的主張,指出:“我眼中的鄉治,是看作中國民族自救運動最後的一新方向。”應北大、燕大邀請,演講《中國問題之解決》。本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漱溟卅後文錄》。

1931年38歲

因蔣馮閻中原大戰,河南村治學院停辦。同梁仲華等率村治學院一批骨幹赴山東鄒平創辦鄉村建設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6月,研究院正式成立,寫《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設立旨趣及辦法概要》,強調鄉村建設走“鄉村合作”的“集體進步”之路。7月,鄒平實驗區開辦。9月,召開“農品展覽會”,其他工作陸續開始。

1932年39歲

《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解決》由北平村治月刊社出版,是社會改革、鄉村建設運動方麵的代表作。10月,發表《丹麥的教育與我們的教育》,介紹丹麥教育家格龍維等人的“人格感應”教育思想,認為丹麥的這種教育思想同孔子的教育思想相符合。年末,參加國民黨政府內務部召開的內政會議,討論地方自治問題,鄉治領導人晏陽初、李景漢、王怡柯、梁耀祖、高陽等人參加。

1933年40歲

2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召集民眾教育專家會議,會上推舉梁漱溟、鈕永建等人起草《民眾教育在教育係統上的地位》,梁漱溟擬出《社會本位的教育係統方案》於同年8月發表,提出中國的教育應以社會教育為本位。7月,在鄒平召開全國鄉村工作教論會,梁漱溟作《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工作報告》。8月,參加中國社會教育社在濟南舉辦的第二屆年會。出版《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 (中華書局出版)。

1934年41歲

年初,在鄒平作《自述》演講。因研究院院長梁仲華調任濟寧專員而接任院長職。8月,應邀出席國民黨政府舉辦的孔子誕辰紀念會,作《孔子學說的重光》講演。10月,參加在河北定縣召開的鄉村工作討論會,在會上講《鄉村建設旨趣》,認為鄉村建設運動在於建設鄉村為重心的新文化。

1935年42歲

8月,夫人黃靖賢病逝於鄒平。10月,唐現之所著《梁漱溟先生教育文錄》出版。本年,山東建設研究院增劃濟寧等十三縣為實驗區。秋季開始,因日本侵略華北,山東建設研究院轉入備戰階段,組織八校師範生下鄉擔任訓練民眾工作。

1936年43歲

應邀赴廣州講學,途經上海訪蔣百裏。《朝話》一書由鄒平鄉村書店出版。4月19日至5月19日,前往日本考察鄉村工作,5月20日回鄒平講東遊觀感。

1937年44歲

6月13日,應邀去四川講演,在成都講《我們如何抗敵》,號召知識分子下鄉動員民眾參加抗日工作。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自此離開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為抗日奔走。8月,到上海,在《大公報》發表《怎樣應付當前的大戰》。 8月13日,上海抗戰爆發。8月14日,蔣介石轉來電報,邀梁漱溟去南京參加最高國防會議參政會,同日抵南京。17日,參加國防會議。會上提出大量派遣知識分子下鄉,動員民眾抗日和改良教育等主張。8月19日,奉蔣介石命陪同蔣百裏去山東視察防務。到山東曾多次向韓複榘建議抗戰方略。10月,與晏陽初等麵見蔣介石,陳述抗戰各主張。本年,山東建設研究院八百餘名師範生赴河南鎮平集訓,第二年返回山東參加抗日工作;二百餘名骨幹在武昌投入“軍事委員會戰幹團”,後轉入山東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