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談戰爭的進程——1942年2月23日星期一(3 / 3)

對每一位美國人來說,這裏有三個崇高目標:

第一,我們應該不分晝夜的生產。如果我們中間產生分歧,我們應保留分歧,堅持生產,直到我們打贏這場戰爭。這些分歧可以通過調解或仲裁來解決。

第二,我們不應為某個團體,或某個職業謀求利潤,特權或利益。

第三,如果國家向我們發出呼籲,我們應當放棄某些便利並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應當欣然為之。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共同的敵人正蓄意破壞我們的家園和我們的自由。

這一代美國人已經認識到,有些東西比個人的生命和某些團體的生存更重要。個人有時候必須做出犧牲並樂於做出犧牲,不僅僅是個人的享樂、私人的財物、與摯愛親人的交往,甚至還包括個人的生命。在危及時刻,在國家危在旦夕之時,我們應該懂得並認識到這樣一個道理:國家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應為國家做些什麼。

軸心國的宣傳機構曾殫精竭慮的要瓦解我們的意誌和士氣。由於收效甚微,他們正想方設法消除我們對盟國的信心。他們宣稱英國已經戰敗,蘇聯和中國也即將投降。有愛國心、有頭腦的美國人是不會相信這些荒唐之極的謠言的。不去聽信納粹的宣稱,他們將會讓我們回憶起納粹德國和日本曾經說過,現在仍然在說的一些話。

自從美國為一切為民主而戰的國家提供軍火,自從美國頒布了租借法,所有軸心國的宣傳就有了一個永恒的主題。

這個主題便是:美國很富有;美國是個經濟強國,但是美國人很軟弱也很頹廢,他們是不會也不願意聯合起來並肩工作和戰鬥的。

從柏林、羅馬到東京,我們美國一直被描述成一個意誌薄弱的民族——一群“花花公子”,這個國家隻會雇傭英國士兵、蘇聯士兵和中國士兵為其衝鋒陷陣。

現在讓他們重複這樣的說法!

讓他們把這樣的話告訴麥克阿瑟將軍和他率領的勇士們。

讓他們把這種說法重複給那些正在遙遠的太平洋上與敵人浴血奮戰的美軍官兵們。

讓他們把這種說法告訴那些正駕駛空中堡壘執行任務的空軍戰士們。

讓他們把這樣的話告訴我們的海軍陸戰隊隊員們。

聯盟國家之間的關係十分友好。這些國家各自獨立,彼此尊重,彼此平等對待。同盟國致力於共同的事業。他們共同分享並承擔一切:共同的熱情、悲痛、和戰爭帶來的巨大創傷。在這場我們已結為盟友的戰爭中,我們必須按同意的計劃行動,並扮演幾個角色。同盟國的每一個國家都是平等的,不可或缺的,並且互相依賴的。

我們有統一的指揮,我們團結協作,同仇敵愾。

我們美國人將擰成一股繩,願意付出犧牲,願意做出努力。這意味著舉國上下空氣的團結:不分種族、宗教和政治觀點。美國人希望看到這一天。美國人將用自己的方式和途徑向敵人表明我們的決心,其中包括日軍海軍大將6——此人曾狂妄地說他將在白宮以戰勝國的身份,以強硬的姿態單獨裁決和平條件。

我們聯合國家也同意在某種總的原則下達成和平協議。《大西洋憲章》7不僅適用於環大西洋地區的國家,也適用於整個世界。解除侵略者的武裝,民族自決,還有四項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

英國人民和蘇聯人民已親身感受到了納粹攻擊之慘烈。倫敦和莫斯科的命運幾度危在旦夕。但毋庸置疑的是,英國和蘇聯都永不會妥協投降。今天,在偉大的蘇聯紅軍慶祝其建軍24周年之際,所有同盟國國家都向他們表示敬意。

盡管國土淪陷,荷蘭人民仍然在海外不屈不撓地戰鬥。

偉大的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重慶幾乎被夷為平地,但重慶依然屹立在戰火中,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的首都。

在這場戰爭中,所有的同盟國國家都始終秉持著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目前美國所麵臨的任務在最大限度地考驗著我們。從未象現在這樣要求我們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從未像現在這樣要求我們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多的任務。

“考驗人們靈魂的時刻到了。”托馬斯·潘恩8在營火旁將這句話寫在鼓麵上。這就是當時華盛頓率領的衣衫襤褸,意誌堅定的一支小部隊穿越新澤西時的寫照:寡不敵眾,屢敗屢戰。

華盛頓將軍將托馬斯·潘恩寫的這句豪言壯語讀給大陸軍的每一位官兵。這些話語給了美國第一支軍隊以堅定的信念和勇氣。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隻能打勝仗的士兵和隻能共歡樂愛國者,都有可能因為目前的逆境而畏縮不前。能堅持到最後的人將得到人民的感激和愛戴。暴政就如同地獄,是不會輕易就被推翻的。然而,我們都應這樣撫慰自己:“作出的犧牲越大,贏得的勝利就越加輝煌。”

美國人民在1776年如是說。

今日的美國人民仍舊如是說。

注釋:

〔1〕大陸軍(Continental Army)是美國獨立前美洲殖民地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軍事力量,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決定組建,華盛頓被任命為總司令。

〔2〕熔爐穀(Valley Forge),也譯福吉穀、瓦利福奇等,在賓夕法尼亞州境內。1777~1778年間,華盛頓大陸軍以此作為冬季營地。當時的大陸軍缺吃少穿,處境極為艱難。

〔3〕《華盛頓公約》(The Washington Treaty)即前文提到的華盛頓會議(太平洋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等文件。

〔4〕巴丹半島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之一。科雷吉半島位於菲律賓西北部(馬尼拉河入口處),1942年5月日軍曾在此大敗美軍。

〔5〕麥克阿瑟(D。MacArther,1880~1964),五星上將。1936年起任駐菲律賓美軍總司令,次年退役。1941年恢複軍籍,任遠東軍總司令、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參與指揮了遠東對日地麵作戰。

〔6〕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他參與了1941~1943年日本海軍太平洋作戰計劃的製定,首先指揮偷襲了珍珠港。

〔7〕《大西洋憲章》(The Atlantic Charter)是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1941年8月14日在大西洋紐芬蘭海麵“威爾士王子號”巡洋艦上會談後簽署的文件,聲明兩國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麵的擴張、尊重民族自決、讚同摧毀納粹暴政和解除侵略國家的武裝等。該宣言促進了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8〕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國政論家和啟蒙學者。獨立戰爭時任大陸會議外交事務委員會秘書。1776年發表小冊子《常識》,號召殖民地反抗英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