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指數化的未來(4)(3 / 3)

先鋒在這個方麵做出了一些努力,公司發行了一些資產分配基金,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靜態分配或是年齡依賴型產品,例如其“預定日期退休”係列基金,這些基金在投資者年輕時主要投資股票,而在他們年老時主要投資債券。這種投資策略就和基本麵估值毫不相幹了。但是,在預定日期基金的管理思想中仍保留著資本資產定價模式的錯誤假定,即長期來看股票由於具備股權風險溢價,因此其投資表現總是優於債券。同樣,另外一種錯誤假設則認為,投資債券產品總是比股票安全,但實際上並不一定是這樣。更好的分析方法應當是,對每一種資產類別的未來現金流現值進行評估,然後對其中預計現金流收益最大且預計下行風險最小的資產進行投資。換句話說就是,資金管理者應當查看不同資產類別的相對價格、現金流穩定性、信用質量和持續時間風險;然後投資其中價格最便宜和風險最低的資產。此外,他們還應當堅持關注風險較高的資產(如股票)的實際現金流收益溢價,而不能在以往表現的基礎上簡單地認為股票會在未來繼續提供收益溢價。這樣做可以避免資產分配類基金產品在任何資產類別出現泡沫時自動投資股票或債券。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資產分配決定不是應當由金融規劃師來做的嗎?這話不錯,但是如果指數產品也需要聘請金融規劃師來分配投資資產,那市場推出低成本指數產品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說是因為,聘請金融規劃師等於在投資者和市場之間又增加了一個中間人,用博格的話說就是“賭場管理員”,他們的存在每年會使投資者的回報降低大約一個百分點。因此,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能否推出這樣一隻資產分配基金,它既能享受指數產品帶來的潛在收益,又不用額外支付聘請金融顧問的費用。我認為,這就是指數基金未來要麵對的主要挑戰。

對此,先鋒已經做出了有益的嚐試,公司推出了先鋒資產分配基金和先鋒管理支付型基金,但這些產品都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首先,對先鋒資產分配基金來說,它具備隨意投資股票、債券和現金的靈活性,而且使用指數化投資策略來確定投資多少股票和債券,但是,其招股說明書上的目標是“提供類似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和低於股票市場的下行風險”。此外,該基金一般以標普500指數或“資產分配綜合指數”(65/35的股票債券投資比例)為衡量基準。顯然,這種目標和基準使基金偏重對股票的投資,會讓管理者產生“股票第一”的思想,因此其目標不是為股東提供穩定回報,而是為了戰勝股票市場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該基金分銷商美倫資本管理公司(Mellon Capital)的基金經理認為,在投資分配中就應該給予股票65%的權重。此外,這隻基金隻能在標普500、長期國庫券和現金三個市場轉換投資,這樣大大限製了資產類別的範圍。在這種偏重投資股票的情況下,2008年該基金100%的資產都分配到了股票市場,結果基金指數下跌了36.4%,僅比股票市場指數下跌程度稍好一點。

雖然先鋒管理支付型基金相對較新,可投資的資產類別比先鋒資產分配基金還多,但這些基金也是以股票投資為中心的,在2008年的股市低迷期內遭受了嚴重損失。在先鋒公司推出的三種針對退休人員的基金中,先鋒管理型股息分配焦點基金是最為保守的產品,但是,麵對股市泡沫的衝擊,就連這款產品也對股票投資給予了很高的權重。這些基金的投資分配方案是由養老金計劃或基金會等投資委員會確定的,但是委員會采用的確定方式至今無人知曉,而且直到現在他們確定的分配方案也沒有成功過。我認為,開發一個以明確規定為基礎的資產分配指數,根據基本麵估值選擇不同資產類別,把資產主要投向那些最便宜、收益率最高的資產類別,這樣豈不是更好嗎?同樣,徹底終結對股票投資的偏好,強調以投資利潤或是基金行業所稱的絕對回報為主要投資目標,這樣豈不是更理想嗎?我想,如果做到了這些,在下一個熊市到來時,先鋒獲得的資產肯定會比在上一個熊市中得到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