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鬱達夫的行(1 / 2)

鬱達夫就讀於富陽縣高等小學堂時,是全校年齡最小的學生,同班的幾個同學都是曾進過學的秀才,年齡都在三十歲左右,比鬱達夫大了十七八歲。可是鬱達夫的成績卻很好,作的詩詞令同學和老師驚歎,因此他被學校提拔跳了一個級。消息傳開,轟動縣城。

鬱達夫考上了杭州中學堂,卻因為學費不夠而去嘉興上學,半年後才轉進杭州中學堂就讀。因為是中途插班,他在班裏感到陌生和惶恐,所以,在課堂和宿舍裏,他經常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連頭都很少抬起來。不過,幾次作文之後,他的文章都名列前茅,老師和同學們對這個少言寡語的“怪物”漸漸注意起來了。

由於沉默、孤僻,鬱達夫在同學中不太合群,他將時間都用來讀書和買書。周日更是整天流連於舊書鋪,有時趕不上回宿舍吃飯,就在麵館買一碗最便宜的麵,邊吃邊翻買來的書。

大量的閱讀和寫作練習後,鬱達夫開始了投稿的嚐試。他的處女作在《全浙公報》發表出來,他在校園閱覽室看見,興奮得難以自已,心猛烈地直跳不止,他將報紙看了又看,差點就大喊起來。隨後,他衝到操場上跳著蹦著跑了一圈,又回到閱覽室拿起報紙再看一遍,這才放心。

鬱達夫為了更好地學習英文,就轉學到了杭州的之江大學讀預科。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宗教氣氛很濃,因之,學習之外,宗教的繁文縟節令他不勝其煩。後來,同學們因為膳食問題和校方發生衝突,鬱達夫成為學生中反對最為強烈者之一,最後連同另幾名同學被校方開除。

鬱達夫等幾名被之江大學預科開除的同學,被蕙蘭中學當作義士迎了進去。不過,鬱達夫對這所同樣充滿宗教氣氛的學校不滿,尤其看到教務長對洋人奴顏婢膝,他更是反感,於是他自動退學。

經過多年的中學學習,鬱達夫覺得學校教育不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於是回到富陽家中,給自己製訂了嚴格的自學計劃。每天他按規定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英文、自然科學等,十分刻苦。累了就跑到城郊散步。後來,他說這段自學期間,是他收獲最多,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段時間。

為方便和母親通信,鬱達夫於是教母親用英文字母拚寫富陽話,因為英語僅僅二十六個字母,比較容易記住和拚寫。後來,在日本讀書時,同學偶見他與母親的往來信件,十分吃驚,還誤以為他的母親使用英文與鬱達夫通信。

鬱達夫與日本友人在東京一家咖啡店閑談。旁邊的桌子圍坐著七八個日本大學生,正起勁地討論著。忽然其中一人睥睨著鬱達夫說了一句“巴兒狗”。其餘的人以挑戰似的眼神看向鬱達夫。鬱達夫怒氣上湧。日本友人正要教訓那幾個無禮的家夥,鬱達夫已經起身向門外走去。日本友人追上鬱達夫,想安慰他幾句,鬱達夫卻平靜地說:“這樣的事情,常有的。”友人問:“那你每次都這樣忍著嗎?”鬱達夫慘然一笑:“不忍著又能怎樣呢?”繼而立刻正色而堅定地說:“我不會總這樣忍下去的。總有一天會爆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