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Ferdinand Mageuan麥哲倫(1 / 1)

1480年,麥哲倫出生於葡萄牙一個沒落的騎士家庭。他10歲左右就被父親送人王宮,12歲時成為王後的侍從。16歲時,進入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從而熟悉了有關航海事務的各項工作。東方的財富和去遠洋探險的誘惑極大地吸引了麥哲倫,他積極要求參加遠征隊,終於在1505年獲得了參加海外遠征隊的機會,從此開始了他的遠洋探險事業。

1513年,探險家巴爾波亞由北向南穿越了巴拿馬海峽,在山頂望見太平洋水麵,稱之為“大南海”。這一發現為麥哲倫的環球遠航開避了道路。他堅信地球是圓形的,並猜測在這片大海的西麵,肯定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而要繞過美洲駛向摩鹿加群島,關鍵是要找到一條溝通大西洋和“大南海”的通道——海峽。為此,他下決心要進行一次環球探險。

1513年,麥哲倫回到葡萄牙,他一再請求國王允許他組織船隊進行環球探險,然而國王卻不理睬他,絕望的麥哲倫隻好在1517年離開祖國,移居西班牙。1518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與麥哲倫簽署了遠洋探航協定。1519年9月,麥哲倫率領一支由265人和5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聖卡羅港口出發,開始了他的環球遠洋探航。經過兩個多月的遠洋漂泊,船隊越過大西洋來到巴西海岸,稍作休整後,又沿海岸向南繼續航行,一直到1520年10月,船隊也沒有找到海峽。幾次探索海峽的失敗,多數海員都已灰心喪氣,三個船長也開始反對麥哲倫,麥哲倫安撫了眾人情緒,避免了探航半途而廢的結局。1520年10月21日,船隊行駛到南緯52度處終於發現了一個海峽口,經過一係列摸索前進,船隊終於在11月28日走出海峽口,見到了浩瀚無邊的“大南海”。歐洲人花了20多年所要尋找的地方終於被麥哲倫找到了。於是,後人把他發現的海峽命名為“麥哲倫海峽”。

船隊在這片大洋中航行了3個多月,海麵一直風平浪靜。因此,他們就為它取了個名字叫“太平洋”。

1521年3月,船隊來到了菲律賓群島。麥哲倫以征服者的姿態參與了當地的部族衝突,在一次戰鬥中被殺。之後,他的助手帶領僅存的兩條載滿香料的船越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輾轉一年多,於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從而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

麥哲倫船隊的航行,用實踐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圓體,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