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風雲迭起的兩漢王朝(70)(3 / 3)

公元165年,司隸校尉韓演上奏漢桓帝說:左悺和他的哥哥南鄉侯左稱依仗權力放縱賓客,侵犯老百姓。要求漢桓帝對他們進行處理,漢桓帝立刻準奏,左悺知道自己作惡多端,罪責難逃,於是自殺。韓演又上奏具瑗的哥哥具恭貪贓枉法。漢桓帝也下令調查,具瑗隻好上還東武陽侯的印綬,自己來到監獄向漢桓帝請罪。於是,劉誌下詔貶具瑗為都鄉侯,他後來就死在家中。接著,漢桓帝又下詔單超、徐璜和唐衡的襲封者都降為鄉侯,他們的子弟分封者一律免除爵位。

如果,漢桓帝就此親理朝政、整頓朝綱,或許曆史對他的描述也不會如此不堪。實際上桓帝對於“五侯”的限製,隻是為了強化皇權。他並不想清除宦官,在對宦官略微抑製後,還是將大權交給了新的宦官集團。於是,侯覽、蘇康、管霸等人又成為新一輪炙手可熱的宦官。他們與“五侯”一樣把持朝政、殘暴專橫、魚肉人民、盤剝百姓、任人唯親。宦官們的親屬及其黨羽占據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職,大宦官侯覽霸占別人的住宅多達近四百所,良田萬餘畝。侯覽還新建府第16座,都依照皇宮的模式建造。侯覽的哥哥為蓋州刺史,將轄區內富足人家以誣陷手段抓來殺掉,沒收其財產裝入腰包,前後累計達億萬數。宦官的賓客仆從在地方上為非作歹,侵擾百姓,劫掠旅客,地方官隻要稍加幹涉,不是被罷官就是被殺害,是非完全顛倒。

在濟北相滕延的轄區內,侯覽的許多仆從和賓客依仗權勢,侵害百姓,搶劫路過的商人,攪得社會很不安寧。滕延毅然將他們抓獲,並將幾十名作惡多端的歹徒處死,暴屍街頭。侯覽聞訊後惱羞成怒,向漢桓帝誣告滕延濫殺無辜,結果滕延被罷官。

雖然正直的官員屢次遭到宦官的打擊,但是為了維護東漢王朝,也為了自己的政治出路,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一些太學生,就聯合起來發起了“清議”運動。他們議論政治、品評人物,在輿論上對宦官集團進行猛烈抨擊。同時,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吏也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打擊宦官勢力。這就使得東漢王朝能夠繼續苟延殘喘下去。

國庫空虛,賣官鬻爵;

政治腐敗,黨錮之禍

國庫空虛,賣官鬻爵

漢桓帝時期,外戚和宦官輪流執政,把整個東漢政府弄得是烏煙瘴氣,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在這樣的奸佞小人的折騰下,東漢國庫基本枯竭。漢桓帝為了解決危機,一方麵采取了對農民加重剝削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困難,另一方麵也采取一些應急措施,主要就是減發百官俸祿,借王、侯國租稅和賣官鬻爵。這使得社會的矛盾不斷尖銳和激化起來,人民群眾開始覺醒,奮起反抗了。

公元159年,羌人再也無法忍受貪官汙吏瘋狂而野蠻的壓榨,掀起了大起義,一時間聲勢浩大。起義軍很快擴展到了三輔及並州和涼州,東漢政府派護羌校尉段熲進行了血腥的鎮壓,起義的大旗卻更加高高飄揚,起義大火越燒越旺。隨後,東漢政府改派中郎將皇甫規,他采取鎮壓和安撫相結合的辦法,嚴懲了一大批貪官汙吏,這才逐漸平息了羌人倡導的大起義。

公元162年,荊州南部地區的人民也舉行了英勇的起義,起義軍攻打長沙、桂陽等地,在蒼梧、南海、交趾等地廝殺,聯合當地人民殺富濟貧,懲治貪官汙吏。人民群眾紛紛投奔起義軍隊伍,給東漢王朝以很有力的打擊。東漢政府不得不消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來鎮壓人民的反抗。

漢桓帝無視內外交困的局麵和國庫空虛的現狀,恣意“圈養”著數千宮女,供其淫樂,生活極其糜爛。為了維持、滿足腐朽的生活,以漢桓帝為首的統治階級借口羌人大起義,從公元161年開始,施行“賣官鬻爵”,以此來聚斂財富,供其揮霍。

劉誌在下令減發公卿百官的俸祿,借貸王、侯的一半租稅的同時,還下令以不同價錢賣關內侯、虎賁郎、羽林郎和五大夫等重要官爵,不問來人的才學和品德,隻要有錢就可以買官來做。這就使得貪汙不僅合法化,而且直接破壞了吏製。這樣的官吏一上任,就開始瘋狂野蠻地搜刮,他們殘暴凶惡,盤剝壓榨老百姓,以此把他們買官的錢加倍地奪回來。而且由於貪官汙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並為靈帝時更大規模的賣官開了先河。

東漢各級官吏一時間橫征暴斂,貪贓枉法,奢侈糜爛,窮凶極惡。漢桓帝靠這“賣官鬻爵”的辦法確實大撈了一把,他還為自己的“靈活機智”而洋洋得意,卻不知自己的無知、昏庸、荒唐、愚昧,早已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東漢王朝更加腐敗,吏治更加黑暗,各種矛盾日益突出尖銳!這下子,東漢政權真是搖搖欲墜,真的走向滅亡和崩潰的邊緣,無藥可救了。

政治腐敗,黨錮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