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靈帝病死。死前,劉宏把劉協的事遺托給宦官蹇碩。蹇碩在上一年擔任了上軍校尉,並以元帥之職督統司隸校尉以下,典掌京師禁軍,大將軍何進也成為他的屬下,可謂權力極大。這樣一來,外戚與宦官的矛盾尖銳化了。宦官蹇碩在對待劉協的態度上與董太後完全一致。於是,蹇碩便設下陷阱,試圖先處掉大將軍何進,再擁立劉協。
蹇碩定下計謀以後,就著手實施了。這天何進快走到宮門時,蹇碩手下與他關係密切的宦官潘隱,迎上來給他使了個眼色。何進見狀,大吃一驚,他意識到事情不妙,慌忙掉頭從小道奔回大將軍府,命令部隊戒備防範,對外稱病不出。蹇碩知道計劃敗露,不得不放棄初衷,任由何皇後把她14歲的兒子劉辯扶上帝位,是為少帝。這是靈帝死後宦官謀劃的一次未遂政變。
少帝劉辯即位後,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何太後臨朝稱製。何後的兄長大將軍何進想誅殺宦官反而被宦官所害,並州牧董卓帶兵入洛陽誅殺了宮廷裏全部的宦官,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而立王美人生的劉協為皇帝。不久,何後與她的母親舞陽君也被董卓逼迫而死。這時的漢朝實質上已經滅亡,漢獻帝劉協成了一個不能左右自己命運的傀儡。一個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拉開了帷幕。
公元2世紀,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所著《法學階梯》出版,為迄今所知西方最早的法學著作。
公元2世紀,印度文藝理論家婆羅多的《樂舞論》問世。
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名劉協,字伯和,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9歲的劉協為陳留王。董卓後來立劉協為漢獻帝。在董卓等人挾持漢獻帝作亂時,他采取以虎驅狼的辦法,利用曹操保駕卻被曹操控製。漢獻帝不甘為曹操控製,公元200年曾經發衣帶詔密令舊臣除去曹操,結果事情敗露,使多人喪命。公元214年,劉協欲聯合劉備、孫權殺死曹操,又因事情敗露而致使宗族二百餘人喪命。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漢獻帝立其女為皇後。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曹丕,自己被封為山陽公。
漢獻帝的一生,是典型的倒黴一生。空有大誌卻鬱勃難舒,空有帝號卻被人視如兒戲。沒有窮奢極侈,也沒有暴戾專橫,卻一樣被人滅國。
從諡法上看,劉協諡號為“孝獻皇帝”,孝是漢朝皇帝諡號的慣例,而後一字的含義是“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由此可見,“獻”是一個美諡。而縱觀其一生,雖身為傀儡,卻難掩其睿智。因此,“獻”這個諡號,劉協也算當之無愧。
漢孝獻皇帝劉協
姓名:劉協,字伯和
死因:病逝
出生:公元181年
享年:54歲
屬相:雞
曾用年號: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父親:劉宏(漢靈帝)
廟號:無
母親:王美人
諡號:孝獻皇帝
初婚年齡:15歲
配偶:伏壽、曹節(皇後)曹憲、曹華(貴人)等
子女:2子
陵寢:禪陵
在位時間:公元189年~公元220年
繼任帝王:無
卒年: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龍二年)
登上皇位
漢靈帝劉宏一生荒淫無度,嬪妃眾多,所生皇子也有十幾個,但存活下來的隻有兩個:劉辯和劉協。
劉辯是何皇後所生,為避凶求吉,劉辯生後被寄養在道士史子眇家,號曰“史侯”。劉協是王美人所生,王美人被害後,靈帝擔心幼小的皇子遭不幸,便把他交由母親董太後撫養,號曰“董侯”。
在立太子的問題上,麵對兩皇子,漢靈帝是無奈的。按照立嗣傳統,嫡長子繼位,是天經地義的事。因此,劉辯理應是唯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無論是從維護傳統上,還是從各政治集團的利益上,外戚、官僚與宦官三方的態度也十分鮮明,要立劉辯為太子。漢靈帝因憎惡何皇後,而不想立劉辯,再加上這個劉辯,也許是自幼生長在道士家中,因此行為輕佻,毫無人君的威儀。因而,也得不到靈帝的喜愛。靈帝因寵愛王美人而欲立酷似自己的劉協,又擔心三方勢力不能接受。
漢靈帝末期,已感覺到世運不濟,東漢政權岌岌可危,於是他親手組建了一個以“西園八校尉”為核心的衛戍部隊,任命“壯健而有武略”的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統帥這支部隊。從表麵上看,身為宦官的蹇碩似乎權力很大。但在事實上,蹇碩僅是一個低級軍官,他隻是借靈帝的威力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