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風雲迭起的兩漢王朝(76)(3 / 3)

“衣帶詔”事件的敗露使漢獻帝劉協付出了許多血的代價:他的嶽父董承被滅了三族,董承之女董貴妃和腹中胎兒被一並誅殺;貴為皇後的伏氏及兩個皇子連同伏氏的家族也成了曹操刀下之鬼。

劉協在處理與曹操的關係麵臨著一個兩難困境。一方麵,劉協的小朝廷全賴曹操的支持,全靠曹操大軍拓展疆土;但另一方麵,曹操打下的江山卻不再姓劉了。

漢獻帝在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個令人同情的、悲情的亡國之君的角色,但劉協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之輩;相反,他能力出眾,聰慧睿智,一心希望中興漢室。而東漢一朝之所以在劉協手裏終結,是因為他隻不過是一空頭皇帝而已,“威權去已”。於是,隱隱約約間,一個曹姓王朝的身影開始出現。

一生先後被幾大軍閥挾持,無有建樹

漢獻帝雖然9歲就被立為皇帝,但實際上他並沒有做過一天真正的天子。劉協的一生,一直被幾大軍閥所挾持,幾乎毫無建樹。剛即位時,董卓把握朝政;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爭鬥不已,獻帝成了他們爭來奪去的戰利品;逃到洛陽後,又落到曹操手裏,成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他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傀儡。

董卓的“傀儡”

擁立獻帝之後,董卓升遷為太尉,領前將軍事,不久自封為郿侯,出入僭天子儀仗。又戴上相國、太師的桂冠,位在三公之上,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可帶劍履上殿,位尊權重至極。漢獻帝像一塊木頭任他擺布。百官見到董卓,均須伏地迎送。

可以說,漢獻帝登基之後還未來得及感謝董卓這個大恩人,一切就改變了,董卓控製了朝廷,也控製了他這個新皇帝。劉協不過是個空頭的天子,是董卓舉給各路諸侯看的一個招牌,不要說重整祖業,就連起碼的尊嚴也不能保障。

武人出身的董卓十分貪婪凶殘。剛入京時,他慫恿他的士卒闖進私宅奸淫婦女、擄掠財物,號為“搜牢”,意即在牢固的地方搜尋珍貴的物品。洛陽的許多貴戚,曆年積累的資財,所有嬌妻美妾,此時盡被董卓占去。董卓親自查驗兵士搶掠回來的東西,貴重的珍寶、美豔的婦女都自己留下來,其他散分給將士。董卓還從宮中任意掠奪宮女、嬪妃及公主,每日逼令她們侍寢,恣情蹂躪。

西涼隨來的軍隊,出入護從,董卓想加以犒賞,又沒有合適的理由。於是在黎明時,率兵出城至十裏外,將鄉村良民,不論老少全部斬首,首級掛在車轅,說是殺賊凱旋,借此大犒三軍。這樣的事發生了許多次,長安附近的鄉村,幾被滅絕人煙。

董卓嗜殺成性,文武大臣語言行為稍有不慎即被處死。侍禦史尤龍宗見董卓時忘記解下佩劍,被董卓叱為無禮,命義子呂布將其擊死。越騎校尉伍孚代為不平,在朝服內藏利刃,欲伺便行刺董卓,事不成被處以極刑。所以朝廷內外,既有朝不保夕之憂,也充溢著討伐之聲。

袁紹聯絡天下郡守起兵關東,還有白波人郭太聚眾至十餘萬,寇太原,破河東,氣焰甚盛。當時洛陽有童謠雲:“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為了逃避討伐鋒芒,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決定挾持獻帝遷都長安。於是草草整裝,讓漢獻帝與文武百官先走,驅洛陽人民數百萬口盡徙長安。董卓還嚴定限期,不準挨延,官民皆棄去田園廬舍,扶老攜幼、背井離鄉,倉皇就道。路上盜竊乘隙偷奪,以致餓殍載道,暴骨盈途。董卓令軍士縱火,盡毀洛陽的宮廟民廬。洛陽,這個擁有200年曆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個曾經一度歌舞升平的繁華都市,此時卻到處是殘垣斷瓦,周圍200裏內皆成為一片焦土。董卓又讓呂布發掘曆代帝王及公卿的陵寢,搜盡墓中的珍寶。

已故的度遼將軍皇甫規之妻頗有才名,工草書,善詩文,又生得天然秀媚。董卓用車輜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無數,往聘皇甫規的妻子。皇甫規妻斷然拒絕,董卓再三催逼,誘以重利,迫以淫威。皇甫規妻自知不免,索性毀容易服,自去董卓門長跪陳情。董卓讓左右揪住她的發髻,係在車軛,活活鞭撻而死,並棄屍野外。

董卓到長安後,仍然殘暴殺戮和瘋狂掠奪。他在離長安260裏處的郿縣修築一座高厚各七丈,周圍一裏又一百步的寬大宮院,名曰郿塢,又叫萬歲塢。選民間美女千人居其間,金玉珍寶,錦繡綺羅積聚無數,所積穀物可供30年食用。他自稱:“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可以畢老。”董卓住在郿塢,臨行前百官俱至橫門外餞別。飲至半酣,有北地降卒數百人前來報到,董卓令衛士把降卒為下酒物,割舌,斬去手足,鑿去眼目,再用大鑊烹煮,悲號聲震徹都門。座中諸官僚嚇得魂不附體,或至戰栗失箸,獨董卓談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