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857—1858年——魔王的全球首演(1)(1 / 3)

沒有雨水的滋潤,幼苗就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但是沒有種子,雨水即使浸潤了土地,也不會有生命的出現。鐵路的誕生,恰似一場春雨,大大催發了美國及西方的經濟的春芽。同一時期,人類曆史的另一項重大發明--電報,也拉開了人類步入電信時代的序幕。

從此之後,市場的大小就取決於通訊所能夠覆蓋的範圍,“嘀—嗒”一響(1秒鍾),電報便可以載著人們所要傳送的信息繞地球走上7圈半。於是電報和鐵路成為了新時代來臨的加速器,將各個角落的經濟連在了一起,真正意義上的整體世界經濟萌發了。

1848年,人們在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隨著金礦的開采,鐵路業的春天來臨了。大量運出的黃金引起了大批商品的回流,美國經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同時它也開始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卷進了世界市場之中,世界經濟開始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鐵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因而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隨著鐵路繁榮期的到來,修築鐵路的費用不可能再一如既往地向鐵路沿線的農場主、商人募集,到了19世紀40年代末,募集鐵路資金的人紛紛趕往紐約,趕往華爾街集資。在大牛市的帶動下,不斷上漲的鐵路證券成了平民百姓的至愛。人們有了錢不往銀行裏存了,紅火的股市為人們提供了一條快速的賺錢之“道”。

而股市之所以被人們熱捧的魅力,就在於抓住了人們的投機心理,資金存在銀行裏不產生利潤,而投到股市上變成資本就可以,而且本兒越大,獲利越多。加上行情的飛漲,股票成了發財的王牌,一再被拉上高點,大盤也隨著股民熱情芝麻開花節節高。在財富的誘惑下,人們相互裹挾著進入一個近似瘋狂炒股的運動中,他們的眼睛,看到的似乎隻有紅紅的一片天。

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樂極生悲。高漲階段孕育著危機,繁榮隻是危機風暴的前奏。囂張的世界經濟毫無疑問是推動經濟危機大爆發的主要因素,生產過剩則將火星拋到工業體係這個火藥裝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引爆。果然,1857年,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終於首先在美國爆發了。

“除了再來一場大崩潰,這一切還能以什麼收場呢?”美國《紐約先驅報》在1857年對華爾街的貪婪發出警報後,一場前無古人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隨之到來,給人們的貪婪一頓猛擊!

隨著危機的爆發,美國的銀行、鐵路和商業公司紛紛破產,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業倒閉。貨幣金融危機也隨之而起,整個銀行係統全部癱瘓了,有價證券、貨幣持續貶值,眾多的股民在這場危機中落得血本無歸。這也怨不得他人,隻能怪自己把股市看成是一座觸手可及的金山,結果不僅賠了老本兒還欠了一屁股債。

很快,經濟危機這個魔鬼又撞開了當時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大門,大量銀行和企業經不住金融風暴的狂風紛紛倒地,損失超過了8000萬英鎊。企業倒閉和生產下降,使英國全失業和半失業的工人數量大大增加,人們的生活也從享樂的天堂掉進了水深火熱之中。

金融危機接著又跑向歐洲大陸,沿著鐵路線延伸擴展到每個角落,德國、俄國、奧地利、意大利和北歐國家也一一掉進了危機的泥潭。西方國家的經濟不景氣,也使一向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廣大殖民地和附屬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害,國際貿易大幅度減少,價格猛跌,各種衰退的跡象慢慢顯現。

最有前途的發明——鐵路

機器大工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大量燃料、原料的支持,也需要把生產出的產品快速地銷往全球各地以便換取資金擴大生產。而在19世紀以前,長途運輸依靠水上船舶,短途陸上運輸隻能依賴馬車,這與大工業的發展需要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矛盾。缺少高效快速的運輸方式成為阻礙機器大工業快速發展的絆腳石,於是,機器大工業急切呼喚著現代運輸工具的誕生。

在火車出現之前,鐵製軌道就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早在17世紀中期,正值英國金屬大跌價,鐵工廠的老板看到堆積如山的生鐵,既賣不出又占了大片的地方,就讓工人澆鑄成長長的鐵條,鋪在工廠的路上,準備在鐵價上漲的時候再賣出去。采礦工人們偶然發現把貨車放在鐵條路上,牲口能拉動比平時多幾倍的貨物,於是便故意將其鋪成鐵條軌道。但在鐵條上行車,時間長了鐵條便被壓得陷入地下去了,畢竟不是很方便,人們對這種鐵條幾經改進,最後造成像漢字的“工”字形,這種形狀的軌道既穩定又可靠,一直沿用到今天。這樣,軌道先於火車誕生了,可是行走在軌道上的車是靠人力或畜力拉動的。那有沒有一種不需要外力來拉或推就可以自己在鐵路上行進的車呢?各地的科學家們又開始絞盡腦汁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