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1857—1858年——魔王的全球首演(4)(2 / 3)

1862年5月,林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和人民群眾的願望,簽署了《宅地法》。它的基本內容,實際上就是無償地給每一個定居者分配一份宅地,因為它隻要求申請者交10美元手續費,就可在西部免費領取160英畝的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後就能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隸主奪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時也滿足了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確立了小農土地所有製,從而為美國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它的實施大大激發了西部農民反對南部奴隸主的鬥爭的積極性,遏製了奴隸製種植園向西擴展。

想想看,在這樣的法律之下,任何願意辛勤勞動的人都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土地。產權如此清晰,前景如此美好,人們自然有了開發建設西部的強大動力。在南北戰爭中,西部農民為聯邦軍隊輸送了半數以上的士兵,並提供了充足的糧食,對北方取得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對金融投機的反思

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淘金熱形成了龐大的新市場。從1848年到1857年,從這兩地運出的黃金總額超過10億塔勒。英國還加緊開發印度及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場,殖民地手工業不斷被摧毀,殖民地市場不斷開拓。

新的市場得以開拓,舊的市場得以深化。1854年,英國由於連續三年對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出口增長過猛,紡織品價格下跌,企業不得不縮減生產。鐵的出口量也隨之下降了,與1854年相比,1855年紡織品的價格下降15%,生鐵價格下降11%。在英國商品的衝擊下,美國、法國、德國的工業生產都出現下降。幸而金融投機人為地擴大了市場需求,鐵路建設一再擴張,投機性創業熱潮不斷高漲。1856年,英國的出口一躍增加了2000萬英鎊。在投機狂熱中,物價飛速上漲,1857年中與1856年初相比,棉價上漲了37%,棉紗上漲28%,糖上漲4%,澳大利亞羊毛上漲50%,咖啡上漲44%,煙草上漲100%。在高價格的刺激下,生產一再擴大。

社會財富得到不斷積累,橫貫西部三千多公裏的鐵路得以建立,數以百萬畝計的土地擺脫了蠻荒之態,繁榮發展起來。同時,除了給商業和貿易領域帶來了數不勝數的財富利益之外,也為鄉村增添了大量的房地產資產,世界各國的人民齊聚華爾街分享自由與繁榮的幸福,“不必通過辛苦的勞動就能變得更加富有”對某些人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許多人一門心思想在投機生意裏牟利,那些踏實幹活的人反而因為收入上升緩慢而遭到恥笑。在一個萬事皆有可能的年代,整個世界為龐大的泡沫變得一片狂然,為追求瞬間的財富和難以置信的生活而不計一切。

出口信貸和空頭期票製度廣泛發展,銀行大量憑空頭期票放款給自有資本額很小的公司。這一方麵延長了繁榮,另一方麵卻增加了風險。此外,濫設企業騙取小額投資者信任和錢財之風盛行,許多銀行參與製造泡沫,造成股票價格暴漲暴落。過度投機埋下禍根,美國把自己也繞了進去。1857年之秋,經濟不景氣時發生的故事:“10月14日,美國大批銀行倒閉……新英格蘭鞋廠關門……濱州鋼鐵廠已經數月沒有開工了……”;“11月10日,一群暴徒聚集在華爾街,威脅要用暴力進入政府貨幣大樓,搶劫儲蓄的兩千萬美金”。參與股票是逐利而來,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愛一個人,就把他介紹到股市裏來,那裏是天堂;如果恨一個人,也把他介紹到股市裏來,那裏是地獄。”當股市轟然倒塌之際,大多數人都身陷地獄,而天堂裏永遠隻有那幾個把股票玩弄於掌間的大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