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世界經濟麵臨死亡,表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主義征服世界的過程,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改造世界的過程。馬克思更為明確地指出殖民主義具有破壞性與建設性的雙重曆史使命。它使世界第一次連為一氣,縱然手段殘暴,但從宏觀上看畢竟是人類曆史長河中的一大進步。
危機告訴人們什麼
1857年金融危機其實是由信用高度膨脹,投機猖獗而造成的。1857年美國股市大崩潰前處處彌漫著豪奢風氣:“富而不必工作,美麗莊園、優雅藝術品、美好的服飾……這是每一個民眾的美國夢。” 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銀行和企業欣喜得看著漸漸鼓起的腰包,但又苦於難以找到回報率較高的投資項目,於是紛紛把錢投入到股票市場,帶來股價的節節攀高。
對普通民眾來說,日子過得也越來越舒適,手中的閑錢越來越多了,對未來的美好前景信心膨脹,心態漸失平衡,股民越來越多。大家都相互貸款,然後去搶購股票,並且陷入理想幻覺,股票投資穩賺不賠。
經濟危機雖然可怕,但對當時的人來說,似乎是遙遠的。人們還沒有經曆過全球性經濟危機,對它還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其利害和複雜程度。華爾街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證券營業部,牛氣衝天的股市映紅了股民們的眼睛,每個人都在夢想著一夜暴富。全民炒股已經變為全民投機,對於全民投機的結局,誰也不曾預料。如果這時有人提出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肯定會招來白眼,甚至諷刺他“烏鴉嘴”或者杞人憂天。
當經濟危機這個混世魔王肆無忌憚地從潘多拉的盒子裏跳出來時,給紅火的股市澆上了一江冷水,透骨的寒風逼迫股民把所有的積蓄喂給了這隻餓壞的怪獸,浪裏淘金的美好時光也一去不返……所有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得不知所措。
人們對鐵路股票的新一輪投機熱潮時,危機已經露出端倪。出口信貸和空頭期票製度廣泛發展,銀行大量憑空頭期票放款給自有資本額很小的公司。這一方麵延長了繁榮,另一方麵卻增加了風險。此外,濫設企業騙取小額投資者信任和錢財之風盛行,許多銀行參與製造泡沫,造成股票價格暴漲暴落。當國外市場飽和外,鐵路的投機泡沫也開始破滅,無數的股民開始呼天搶地,悲聲一片。整個社會經濟處於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泡沫破碎之後,偷著哭的大都是平民百姓,偷著笑的大都是可以操縱股市的權貴。
而當經濟危機這個可怕的“魔鬼”已浮現在全球上空,全球各行業都受到其致命的衝激,經濟世界中的核彈即將引爆,它的環形衝擊波對經濟造成的傷害將持久而無所不在……暫且不提經濟危機的危害,至少在我們潛在的危機意識中,要時刻警惕,洞察不遠的將來可能出現的大風大浪,未雨綢繆,避免重蹈覆轍。
但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橫空出世並沒有多少人得到太多教訓,人性的貪婪與擁抱成功的投機心理永遠不會消失,以致人們隻好每隔一段時間,即經曆所謂的股市大崩盤,經濟危機則周而複返,終其餘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