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9月20日,紐約股票交易所有史以來第一次宣布閉市。美國爆發了曆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工業瘋狂增長,金融詐騙增多,投機倒把、牟取暴利的行為猖獗,642家銀行倒閉,1.6萬家公司破產,20%的勞動者失業,華爾街上比較脆弱的經紀商與投機商也紛紛開始破產。全國各地都爆發了示威遊行,罷工浪潮席卷全國。農民因為沒有錢支付農具的租金,而且必須把25%的農作物收成交給批發商,日積月累,欠下的債務越來越多,最後不得不把農場拿去抵債,自己則淪為佃農,其生活麵臨著極端的困境。
1873年的金融風暴把美國眾多的中小公司送上倒閉的絕路,很多大型企業也在風雨中湮沒於經濟危機的亂潮。幾乎每小時都有宣布破產的消息,這年共發生約47000起破產事件,總額10億美元以上。此外,還有不少生產企業處於局部開工和停工狀態,1/3的美國鋼鐵廠停工。
到1875年末時,在713個煉鐵爐中,有420個處於停工狀態。1877年,當危機最低點已經過去的時候,生鐵冶煉工業和各軋鋼車間的開工量隻及它們生產能力的40%--50%。在製造重型鐵軌的49家企業中,1874年有22家全部停工,其餘的企業也隻是局部開工。
大量企業倒閉和停產使美國300多萬工人失業,在各大工業中心,警察局每天都發布有全家餓死的消息,鐵路工人和在職員工的工資平均下降了25%。到1877年,一些主要鐵路宣布再次降低10%的工資。費城的著名投資銀行傑伊庫克公司也關上了大門,美國金融界陷入了恐慌之中:銀行不事先通知就紛紛要求收回貸款;儲戶則在銀行外麵排起了長隊,希望能取回屬於自己的存款,銀行的業務完全陷入癱瘓狀態了。
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金融危機,光在美國就前後持續了五年之久!這場危機對紐約金融市場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有一半的紐約經紀商走向破產,另外有985名紐約商人破產,留下1.2億的債務,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許多實力雄厚的,並且度過1837年恐慌的經紀商,在這危機中也被擊垮了。這場危機中,短命的礦業交易所如它當初迅速出現一般,迅速消失了,街邊交易場所又變成了一座人煙寥寥的“空城”,華爾街再次失去了繁榮。
世界經濟的痙攣
1872年,世界各國對鐵路需求開始飽和,加之鐵路建設成本不斷升高,預期收益隨之下滑,美國的鐵路線增長速度開始放慢,機車及鐵軌訂貨量也隨之減少。在這種形勢下,鐵路股票價格開始下跌。維也納交易所危機引發了又一次的全球性經濟危機,股票從下跌轉為暴跌,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紐約金融市場紛紛陷入一片恐慌的深淵,鐵路股票紛紛落馬跌得粉身碎骨。
1873年9月,作為美國最殷實的銀行之一的傑依·庫克金融公司因鐵路投機破產,紐約股市狂瀉,5000家商業公司和57家證券交易公司相繼關門宣布破產,紐約證交所第一次關門10天。此後,美國鐵路線增長率連續四年下降,生鐵產量由260萬噸降至190萬噸,船舶下降60%,機車下降70%。進口從1872年開始連續四年下降,降幅達36%,其中鐵和紡織品的進口分別減少了82%和45%-55%。
這次金融災難沿著大西洋的海底電纜迅速傳到了歐洲,歐洲市場也隨之崩潰,眾多的大金融機構和銀行隨之破產和倒閉,英法等國均是如此。
法國經濟雖然繁榮程度不高,但受到的打擊卻不輕。1873年法國的棉織業產量減少40%,煤、鐵的產量都大幅減少,而且蕭條持續了很長時間。
主要工業國的經濟蕭條當然直接影響到英國。1872年的生鐵產量為685萬噸,1873年降為667萬噸,1874年降至609萬噸。生鐵出口量的降幅更大,1872年為396萬噸,1873年為347萬噸,1874年又減至296萬噸,1876年更降至259萬噸。與此同時,鐵路和造船業、機器製造業都下降了。但與美、德經濟的下降幅度相比,英國還比較緩和。因為投機活動沒有在英國國內市場上形成高潮,雖然棉紡織業價格有所下降,但總生產量還有所增長。這次危機主要是重工業危機,輕紡工業受影響相對較小,各國都是如此,英國紡織工業競爭力強,受影響更小一些。但是英國固定資本投資周期延長,投資並未同步同幅下降。1873年至1878年間,紗綻總數仍在繼續增加,煉鐵爐數量也有所增加,鑄鋼和煤炭業投資也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