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900-1903年——日俄的第一次重感冒(1)(1 / 3)

經濟的繁榮與衰退如同漲潮落潮,該漲的年頭經濟必定繁榮,該跌的年代經濟必走向衰落,因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它表現得跌宕起伏,在風雨飄搖中不斷成長,因而金融危機頻頻不斷的出現似乎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時間走到1900年,在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快速發展後,危機再次不請自來了。

過去人們看到的不是美國經濟出汗,其他國家發燒,就是美國經濟打噴嚏、其他國家著涼感冒,新興的日、俄兩國也在這一輪危機中跟著患上了重感冒。

1900年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不需要繁瑣地從種種經濟層麵來解釋,單從年代之間的內驅力解釋就很簡單。該漲的年代就繁榮,該衰退的年代就衰退,曆史的時鍾好像被事先調試好了,到了那個點就自然的響一下。

鋼鐵拉動的繁榮

1873年,世界各國與危機“魔王”的再次交手使得各自都元氣大傷。到1893年時,德國經濟才超過危機前的情形而開始真正複蘇;美國經濟於1878年開始好轉,但到1890才有了大規模的進步;英國經濟複蘇的時間與美國差不多。

不過,到1900年時,短短幾年間,世界經濟就已經元氣大增,煤產量增加65%,生鐵產量增加70%,而鋼產量增加將近兩倍,因為大部分鐵被煉成了鋼。1890年美國的鋼產量為142.7萬噸,1900年達到1018.8萬噸。由於提煉技術不斷進步,鋼軌的價格從1878年的120美元每噸,降到1898年的17美元。而美國最大的卡內基鋼鐵公司還依然利潤豐厚,每年淨賺2000萬美元之巨。

在這一過程中,是鋼鐵拉動了世界重工業的興起鋼材價格的不斷下降,使一切鋼製品,如機器、工具、鐵軌、橋梁、機車、輪船等的需求都迅速發展和擴張,從而帶動了新一輪經濟繁榮。

1860年,美國人還不會煉鋼,沒有鋼鐵業,而到了1900年,美國的鋼鐵產量超過英國、德國和法國的總和,這些國家在當時可都是歐洲列強。30年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其實正是鋼鐵業的發展,結實地壯大了美國經濟。

1870年,美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工業股票,而到了1900年,它的工業股票已占據世界資本市場主流。1900年,美國GDP首次超過英國,而英國在此之前還是日不落帝國。

就像前麵所講到的,鐵路的發展讓美國迅速崛起,華爾街雖然為此也經曆了不少動蕩,但也因之變得越來越強大。而鐵路的發展最需要什麼?正是鋼鐵。

在當時西歐和北美的工業區,蒸汽動力火車已成為平淡無奇的代步工具,電氣化的地鐵都已經在各大都市裏投入運營了。從1885年到1892年的7年時間裏,全世界修築的鐵路線達19萬公裏,其中美國就修築鐵路7.5萬公裏。鐵路給山川大地穿上了一件再也脫不下來的珍珠衫,資本和商業的統治,從此步入正軌了。歐美的富國可以更快地把落後國家和殖民地的商品運走,更快地傾銷工業品和運輸軍隊。鐵路的普及也影響著芸芸眾生的生活,對於美國西部的莊稼漢來說,他可以買一張火車票,跑到紐約去闖一番天地了;而對於城市小職員來說,他雖然可以住得離公司和衙門遠一些了,但是從此上下班要在煩悶的咣當咣當聲中度過。

鐵路係統是工業社會最偉大的機械應用之一。不管刮風下雨,火車說幾點幾分到就幾點幾分到,乘客掏出懷表看一眼就知道了,完全不必與窗外的大自然發生瓜葛。能做到這樣,一則需要倚仗鋼鐵做成的機器足夠牢靠,二則就是需要用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報來指揮工人扳道岔、聯車組等,保障軌道和時刻的有條不紊。否則的話,這些鋼鐵做成的大家夥跑得飛快,裏麵的乘客又多,要真是出點兒什麼亂子,那麻煩可就大了。要想求得放心,得在時間上搞個“大一統”,由格林威治標準時間說了算,每個地方的“私有”時間要通通取消,必須對“時區”的概念絕對服從。這樣下來,世界的聯係便更緊密了。

但世界經濟的分布也更加不平均了,由英國帶頭,各強國的工業和資本互相推波助瀾,在時間和空間上一個區塊一個區塊地大鏟殖民地和落後國家的地皮。蒸汽機車在鐵路上奔馳,把千裏馬和大力士都比下去了。滾滾的鐵輪子後麵,資本和商業也跟著撒歡兒。資本也在狂奔,貨物在買進、賣出,東西還遠在天邊,就已經被定出了價錢。我們今天所讚歎的“全球化”,其實在一百年前就已經蔚為大觀了。那時工業文明一片繁榮,如同乘風破浪的泰坦尼克號,不撞到冰山上是不會停下腳步的。

俄羅斯的振興

1900年之前的30年中,世界上主要興起了四個工業國家,即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其中美、德兩國在1885年之前都已經很強大,而至1900年時,俄羅斯和日本已各自發展成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國和德國前麵已有講述,這裏不再贅述,下麵講下俄羅斯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