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壯烈殉國(2)(3 / 3)

李希烈的滿麵春風被橫掃,如被擲入冰窟,掃興地揮袖而去。

過了不久,又是那個管家模樣的人來到客館,說是李將軍請顏大人赴宴,硬是連推帶拉,“請”顏真卿上了一乘小轎,抬往節度使衙門那個燈火輝煌、四周滿是鑲金錯玉大屏風的大廳堂。還是上次那個樣子,幾張幾案上已擺好豐盛的菜肴;不同的是,廳堂的一側,一幫倡優正在弦樂聲中,粉墨飾演著什麼戲文故事。

魯公,恭候多時了!當顏真卿走進廳堂的時候,李希烈滿臉堆笑地俯身站立,表示歡迎。幾案後的四個人也一齊站起來躬身相迎。

從來沒有鐵鑄的江山。遠的不說,秦朝的江山是怎麼來的?從衰敗的周朝手裏奪來的!劉漢的江山怎麼來的?從秦朝奪來的!李唐的江山又是怎麼來的?從隋朝奪來的!如今,李唐朝廷已經衰朽,山河破碎,人心背離;改朝換代,必矣。“四王”並未商量,卻不約而同,一齊派使者前來擁戴希烈建大統、稱帝號。顏魯公且請明察,並非我李希烈圖謀反叛,要奪李唐的江山自己坐,實乃奉天承運,眾望所歸,人心所向,勢當如此也!天以顏魯公賜希烈;魯公若能順天下大勢,得人心所願,輔佐希烈,大事必成!

顏真卿聲如洪鍾,義正詞嚴:“爾等聽到過顏杲卿嗎?他是我的兄長。安祿山反叛,他首先高張義旗,周旋抗賊。後來為賊所縛,被殘害前,詬罵不絕於口。吾今行將八十,官至太師,甘願守吾兄氣節,死而後已。豈能受爾輩利誘、脅迫乎?”

李希烈不知何言以對,廳堂內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顏真卿繼續正告:大唐朝仍民心所向,堅不可摧,反叛乃桀犬吠日而已。四個逆賊陰謀背叛朝廷,你——李希烈,不思保全自己的功勳業績,卻受他們誘惑,聽信他們的背逆之言,與他們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奉勸你接受皇上詔書,斷了與他們的交往,做大唐忠臣,憂國憂民,真卿可保你官階、榮華一如既往,青史留名。你若不聽勸告,那就隻會與他們一起,千古遺臭,死無葬身之地!

“黃眼珠”惡狠狠地嚅動著嘴唇: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嗎?清醒一點兒,顏真卿!抬舉你,擁戴你,讓你居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你反倒出言無狀!頭腦熱昏,不識天高地厚、東西南北了吧?

顏真卿報以蔑視的一瞥,昂然轉過身去,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李希烈憤怒地甩掉了手中的筷子……

顏真卿被押回了小院。一個漫天陰霾、朔風怒號的日子,來了六七個兵士,揮動頭、鐵鍁,在古槐下挖土坑,當天傍晚便挖好了,長約八尺,寬約五尺,恰如一個墓穴。

李希烈來到院內,察看了那土坑,冷冷地對顏真卿道:魯公,看到了嗎?我想你是個明白人,或宰輔之尊,或入土而終,任公自取!

自古至今,人生在世,終不免一死,絕無生而不死者。老夫早已將生死置諸度外!顏真卿視死如歸,神色自若,目光似匕首般刺向李希烈:何必想方設法地威逼、欺侮呢!隻要給我一柄劍,你就會看到讓自己快心的事,用得著這麼枉費周折嗎?說著,就要跳下坑去。虧得顏峴和屬吏眼疾手快,攔得迅捷。

你想死,我還舍不得讓你死呢!李希烈惡狠狠地揶揄道。他本想恐嚇顏真卿,承諾做他的宰相。他要建大統稱帝,僅僅靠一幫能把腦袋別在褲腰上舞刀弄槍的武將,而沒有運籌帷幄、經綸治國的文臣,特別是身稟宰輔之才、眾望所歸的飽學鴻儒不行。武將雖能打天下,治國卻必須文臣。他太需要顏真卿了!他誠心地借重他,請他為自己當政主事。他甚至願意封他“八千歲”,讓他擁有至高權柄、享盡榮華富貴。然而,顏真卿卻軟硬不吃,幾次使他難堪,使他下不了台。一股怒氣直向上冒,他真想一揮手,立即活埋了這個老頑固。但是,他不能。小不忍則亂大謀,欲成大事,決不能心胸狹窄。也許,這軟硬不吃正是“忠”,隻是不是忠於我李希烈,而是忠於李唐天子。若將這個忠從李唐轉換給我李希烈,則我李希烈幸甚,我李希烈的朝廷、天下幸甚!想到此,李希烈的臉上堆著寬容大度的微笑,又以罕有的容忍,道:再想一想,魯公!平心靜氣地想一想,一邊是當朝宰相之尊,一邊是……

李希烈生怕顏真卿再說出什麼使他難堪的話來,一言未盡,即匆匆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