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語
清晨,偶然得知自己將代表學校去印度新德裏參加一個國際峰會。獨自背包遠行,並非難事,而印度這樣一片西土,於我來說,卻有著一種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就好像彌漫著濃霧的叢林。遠遠望去似乎可以看到片片繁茂樹葉,也有膩人的植物特有的香氣,有時可以聽到鶯歌鳥鳴或是僧侶敲打木魚、輕念佛經,但是,卻也無法探明前方究竟。是怎樣一番情景,仍隻能通過點滴感知在腦中幻想。一種衝動油然而生,想闖進森林,用手撥開樹葉,即便迷路,即便結果讓人失望,也要親自經曆這個過程:探明這個森林。
好吧,有這樣一條路,通往迷霧森林,通往神秘印度的新德裏,對於我,對於喜歡旅行,喜歡有計劃的工作,更喜歡計劃之外的嚐試的我,會格外珍惜,也會努力珍藏沿途每個發現和感受。
好吧,有這樣一個機會,代表學校,參加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學生峰會,我會留下美好一麵,帶回點點印跡。
現在,我走過這個路程。印度,新德裏,現代學校,盡管景象如時間如流水樣在眼前淌過,盡管十三天的行程很短很短,但是,有許許多多磚紅色如學校牆壁,青綠色像操場上小草,金黃色似印度婦女衣裳一樣的記憶深深浸染了我。
現在,北京的清早,新德裏的淩晨,我倚在床頭,身旁放一罐檸檬茶,窗外是學校對麵洲際酒店光亮的標誌和字母,遠處隱約可見點點昏黃的路燈。筆記本攤在身上,依靠一點白光,保持一個相對流暢的速度敲擊著鍵盤。身邊兩位室友已酣然入眠,伴著均勻而有力的呼吸,那聲音讓人在異國他鄉感到溫暖和安全。我在寫文章吧,或許是在敲打出自己的感受。但,這更像跟一個人,也許是一群人,也可能是一個諸如貓咪一樣的小動物緩緩敘述自己這幾天來想說的話。說著說著,便分不清是在對他人說,還是自言自語。總之,說的是自己的事情。就好像拾撿一路的歡樂與憂傷,一路的微笑與淚水,然後把他們像寶貝一樣懸掛起來,不奢望有人駐足觀看然後驚奇讚歎,隻是,這樣做,會讓自己有種充足感。
那麼,這就更像是自己的輕輕細語。
小生活
從準備簽證到整裝出發,前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中間通過電子郵件同現代學校和峰會的組織方聯絡多次,確定了我們具體行程安排,包括機場接機。多次與我們發信的是一個叫Ankur的人,他的語言簡潔,甚至沒有基本的問候,但是卻確定且有效。印象中他會是一個精致幹練的中年男子,印度人會有直接高效的性格。
搭乘班機來到新德裏機場已經是當地時間淩晨兩點。航班上遇到一個北大的女孩,標準的歐式旅行者的裝束,去班加羅爾參加一個會議。她告知我們,在印度,要以enjoy的心態麵對一切。包括她的飲食、穿著、氣候、還有人們的作風。
的確,好多事情需要一個積極的心態。在機場出關、等候托運行李竟然耗費兩個小時。如女孩所說,當地人工作效率極低,每個人都露出輕鬆的表情,好像在享受自己的生活。工作若全可以像他們這樣,未嚐不好。
遇到等候我們的印度人。來接機的三個人中,有一個是學校的老師,還有兩個是學生。Ankur就在其中。他同我們一般大。他們也等好久。
從機場出來,已是淩晨四點多。機場前麵竟然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有賣早點和飲料的小亭子,人們吵嚷著做著簡單的交易。有蒙著奇特服飾的印度婦女兜售商品。不算平坦的柏油路隻容得下車輛單排通過。好在走動的都是緊湊型小車。也許不僅僅是車,這裏簡陋的機場通道,平實的生意買賣,甚至是擦肩而過的行人,都給以人小巧但真實平易的感覺。也許,這是狹小空間給人帶來的壓抑感。但,我可以找到更貼切的描述:小生活。
我們兩個男生跟隨Ankur他們搭出租車去學校。出租車是微型麵包,行李加上人坐進去似乎沒有多餘空間。司機身材高大,在車裏卻也縮成一團,從表情來看,兩個印度男孩子似乎習以為常。一路上未見想象中首都摩登大樓鱗次櫛比的景象,倒是平房小樓擁在一起,偶爾出現零星歐式高大建築。新德裏在建地鐵,一路塵土飛揚。
現代學校校園寬廣,四周紅牆圍繞,將學校與牆外的紛雜人事分隔開來。我們就住在學校的青年公寓,和北京的一個小男生住在一起。房間內水果、餅幹和飲用水充足,兩個男生對我們照顧細致入微。果然是小生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