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德裏印象(2)(1 / 2)

印度作為東道主,除了Modern School作為承辦方,還有Mayo 男中和Mayo女中兩所學校參加峰會。每參觀一個地方,就會有印度人麵帶炫耀式的微笑,問我對此地感受。盡管有時內心不快,卻也會掩飾起自己的不屑,努力地讚歎和誇獎。

其實,這是一件令人作嘔的事情。

不斷有人問我對德裏的印象。我會說新德裏很大,有很多樹和草坪。新德裏很美。

但是,德裏,尤為舊德裏(德裏老城區)有這樣場景。公路狹窄,致使交通擁塞成為一種習慣。路旁可見垃圾和汙物,伴有腐敗味道。漫天飛舞黃土和沙塵。乞討者成群結隊,不時會拉拽行人身體。孩童衣衫破爛,臉上布滿汙垢,身體形狀怪異,等待施舍。市區內有破爛矮房,裏麵甚至供養一家老小。這似乎並不值得驕傲。How do you like New Delhi? 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

也許,我們並不能簡單的將這種心態理解為一種傲慢,而是對現實生活的心存感激。伴隨微笑的發問出自平和淡然的內心,大概是在征得他人認同。自我滿足和集體滿足又如何能被視為傲慢?

新德裏,畢竟是首都。市中心算是繁華,鬆散的高樓,CP Circle 周圍的店鋪,還是把這個城市包裹成現代產物。

德裏,包括新德裏和舊德裏,並非匱乏資金,隻是城建缺少規劃。

記得一天去參觀TERI,一個農業大棚,一個生物肥料培養基要我們參觀好久。當時隻是覺得,這是他們的驕傲。

同日,在TERI裏參觀RETREAT,一個71%能耗來源於太陽和風的培訓基地,驀然起敬。

每個國家的孩子,包括我們在內,除了想溝通交流提升自我之外,都抱有展示本國的目的。這是心係國家的結果。並不可恥,也不應得到鄙視。

德裏,這是一個踩在金幣上的城市,若有規劃和機遇,便可迅猛發展,閃耀南亞,閃耀全球。

守時

我沒有足夠耐心等待別人姍姍來遲,故我很少遲到。若確有情況無法準時前往,必會電話或短信告知。與長輩預約,便要提前幾分鍾到達。

在新德裏,從下飛機等待出關和托運行李時,便知這個國度並不苛求時間的準確性。排隊耗費近一個小時。牆壁上掛有各地時鍾,分針秒針參差不齊。在轉盤前等待托運行李,亦耗費一個多小時。行李零散從洞頭吐出,一圈人中,白皮膚和黃皮膚的人們焦躁不已,唯有當地人安適等待,不時與周圍人攀談聊天。看來他們早已習慣。

之前便有耳聞,印度人對時間要求很不嚴格。當時仍在質疑,若是對時間放縱,又如何能成為IT軟件業發達國。但是,事實如此,無可辯駁。

第一日早晨通知我們七點十五分會有人來叫醒,然後帶領我們用早餐。由於更換環境,加之自身習慣,六點整我們就起床,整理完畢,待到八點左右,才有人揉著惺忪睡眼召喚我們。翌日及以後,我們都已習慣,若是約定某點集合,必定會有人遲到,真正出發時間會延遲半個小時。馬來和美國人雖憤憤在心,卻也羞於表達。我們亦如此。

其實,在一個並不嚴於要求時間的國家生活,本就是一件閑適的事情。若以輕鬆心態麵對,便可怡然。

手掌

在街頭隨處可見婦女身著各色長袍,上身披莎莉,裸露出堆滿脂肪的腹部。這是富人們的裝束。但,無論身份地位和貧富,幾乎每個印度成年女子右手上,都會有深橘色花紋,布滿手掌和指尖,甚至是手背和小臂。花紋錯綜複雜,許是小花,許是太陽,許是貝殼,抑或隻是南亞隨處可見的花紋而已。

開始以為是文身,或是經特殊手藝熨燙而成。那必是經曆過痛苦折磨。

後幾日,現代學校請技師為參加峰會的各國女子在手上畫圖案,才得知是用特殊材料畫到手上,待曬幹後便可保留若幹天。

這是成年印度女子在為丈夫和婆婆祈福。流傳這樣說法:花紋越深,夫妻、婆媳間越恩愛和睦。

在印度,男子和女子差別很大。若有當地女生想進我們公寓,是很困難的。但是男孩子可以隨意出入女子公寓。當地女孩子更是不可能進入我們的餐廳。

學校外,婦女更無法與男人一樣。服務員、售貨員等都是男子。女人更多的,是在家相夫教子。

南亞、西亞均如此。據沙特男生說,沙特女子不可以在結婚之前給任何一個可能與之聯姻的男人露出麵容。這次活動,沙特、巴基斯坦的代表團均是男生。

女子,在這裏,似乎就像是手掌上的圖案一樣,隻可供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