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改變寫作方向(1 / 1)

從1600年至1608年,莎士比亞主要寫悲劇,他共寫了7個悲劇和3個接近悲劇的劇本。尤其在1608年,莎士比亞的寫作風格發生了根本轉折,他開始寫傳奇劇。

在攀登上悲劇體裁的技巧頂峰後,莎士比亞把自己的藝術發現和靈感的成果提供給他人利用,自己卻選擇了一條新路。

隻有天才人物才敢這樣慷慨大方,略有才幹的普通作家通常是不肯冒著風險把剛找到的方法拋棄的,尤其不會徹底改變自己的寫作手法,但是莎士比亞卻敢冒這種風險。

事情的起因是劇院收到了蹩腳文人喬治·威爾金斯的一個劇本。這是他根據一個描寫泰爾的亞波隆尼斯的中世紀傳奇改編的劇本,主角名叫配力克斯。劇本送到了皇家劇團手裏。

劇本頗為簡陋,但是劇院需要增補劇目,於是莎士比亞動手進行改寫。劇本的前兩幕基本沒動,其他部分則要重新寫。

於是,戲劇舞台上出現了《泰爾親王配力克裏斯》這一出傳奇劇,奠定了今後劇院中劇本新潮流的基礎。

有一次,莎士比亞和本·瓊生在人魚酒館碰麵,本·瓊生問莎士比亞:“感覺你最近寫的《泰爾親王配力克裏斯》跟以前的風格很不一樣,它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

“既非悲劇,也非喜劇,而是這兩者的混合物。在這雜拌裏加進一點曆史或者地理,有時還有點田園詩。”

莎士比亞接著說:“如果說是喜劇也行,結局還好,結局好一切都好嘛;如果說是悲劇也行,因為雖有完滿的結局,其中卻有許許多多的災難,基本上都是冒險故事。”

“莎士比亞,你怎麼了,雖然你的戲劇寫得有些纏綿,有時也不尊重曆史,但這種風格也還不錯,你為什麼舍長取短,去編這種情節離奇的戲劇呢?”

“本·瓊生,你的風格不也變了嗎?你在為宮廷編假麵劇,這種戲連情節都沒有,就是給王後和其他貴婦人提供展示華美衣服的場合而已。詩歌和音樂取悅聽覺,用色彩豔麗的服裝和美麗如畫的布景取悅視覺。那你的戲劇天才又在哪裏呢?”

本·瓊生和莎士比亞兩個人都不說話了,他們都改變了風格,因為社會改變了。

新體裁在戲劇中的發展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促成的。由於社會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一種鬆弛的要求在廣泛的社會階層中油然而生,藝術迎合了這種欲求。

傳奇劇利用了假麵劇這一體裁的某些因素,它不僅保留了劇情的緊張性,甚至還使用大量外加的故事,比如,難以置信的冒險經曆、毫無分寸的暴行以及擺脫不幸的奇跡。

與此同時,上層統治集團比較喜歡色彩絢麗、供人消遣的戲劇,因為它給人鮮明的印象,免除人們去做認真的思索。詹姆士的宮廷喜歡假麵劇。

假麵劇是舊式的道德劇或插劇與新興起的歌劇的混合物。它演出時間短,場麵豪華,不追求文采才氣,但以富麗堂皇見長。

假麵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必須要有詩人、作曲家、舞蹈編導和舞台美術設計人員等的通力合作,有時還得請動物園飼養員來配合製造特殊效果。

假麵劇的主題是抽象的。“善”與“惡”按照道德劇的慣例被賦予人形,但都穿上了十分講究的服裝,它們在劇中彼此較量,最終總是以“善”得勝結束。演出時舞台效果逼真,言詞高雅,舉止雍容,一點都不帶粗俗之氣。

假麵劇“正戲”一完,隨之有一出“反戲”,就像一般的戲演完要來一場輕快的舞蹈那樣。這“反戲”與“正戲”形成鮮明對照,隻見滿台是野人、侏儒、黑人、土耳其人、沸沸、小醜,跳來跳去,吵吵嚷嚷,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

宮廷假麵劇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有許多朝廷顯貴登台演出。舞台布置、戲文與音樂都由專業人員布置安排,但演員通常由身居高位的票友擔任,這些達官貴人都喜歡當眾炫耀他們魁梧的身材和洪亮的嗓音。

在一般的表演中,女角都是由男童飾演的,嚴禁女子登台,不過這一禁忌並不適用於假麵劇。於是太太小姐們都樂於在舞蹈和靜態造型中袒露她們的胸脯和大腿。

本·瓊生主要為宮廷寫作優美的假麵劇,有時也為民間劇院寫些鞭撻惡劣現象的極其尖銳刻薄的諷刺喜劇。

莎士比亞由於不願陷入寒心的境地,沒有為宮廷效勞寫過假麵劇,他一如既往為自己的劇院寫作,隻在晚年劇作中偶爾穿插一段類似假麵劇的鬼魂顯靈場麵。

莎士比亞所寫的傳奇劇可以在宮廷演出,這是對宮廷所做的讓步。他有時也把這一戲劇形式用於崇高的人文主義目的。

莎士比亞從此以後開始用這一格調寫作,繼《泰爾親王配力克裏斯》後,他又給劇院寫了3個這一類的劇本:《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風雨》。在這幾個劇本中,對各種各樣冒險所作的戲劇描繪是通過富有詩意的形式體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