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人生最後戲(1 / 1)

在1613年,莎士比亞的僅剩下的弟弟理查也未能長壽,患病去世了,終年38歲。

至此,莎士比亞家隻剩下他一個男人了。

莎士比亞的豪宅顯得更大、更空了。同時心中有時也很是淒涼。

1613年3月下旬,莎士比亞又回到倫敦,指導了他最後一部戲《亨利八世》的排練。

莎士比亞沒有飾演角色,但卻不能不關注排戲的情況,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最後一部戲。

《亨利八世》沒有用傳奇筆法寫,而是根據史實表現出來的,所以該戲在環球劇院首演時,戲名起為《一切皆事實》。

首演時已經是1613年夏天了,但是在這次演出時劇院失火,結果把環球劇院燒成了一片廢墟。

當時倫敦的兩名官員,對於環球劇院失火事件也展開了一番議論。他們中的一位是作為廷臣、外交家和作家的亨利·沃頓,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愛德蒙·培根。

“培根先生,國家大事暫且不提。我要先談談本國發生在泰晤士河彼岸的事件來博你一笑。”

“沃頓,是不是皇家劇團的環球劇場著火的事情啊?”

“您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我隻是聽說,您要是親眼目睹,我很希望聽到您描繪一下那激動人心的場景。”

“皇家劇團的演員們演了一部叫《亨利八世》的新劇本,演出的場麵可以說是既豪華又盛大,舞台上鋪滿了席子,勳章獲得者都佩戴著建功立業的標誌。禁衛軍穿上了全副行頭,但繡花製服以及諸如此類的小玩意兒足以使威嚴大打折扣。”

“這種場麵應該挺好笑。”

“確實如此,劇情是紅衣主教的府邸正舉行假麵舞會。這時國王亨利八世駕到,人們向他鳴炮致意,演出時用紙或其他什麼玩意兒做的填彈塞由炮口飛出,落到了草屋頂上起了煙,可沒人發現。最後,火燒了起來,很快蔓延到整個劇院,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劇院被燒成了一片瓦礫。”

“上帝保佑,沒有出人命,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亨利八世》是環球劇院最後一次上演莎士比亞的戲,這個人寫的戲還不錯。”

“是呀,也許想用盛大的場麵紀念一下吧,結果卻弄巧成拙。”

在莎士比亞最後一個劇本上演之際,環球劇院失火被毀,這也許代表著莎士比亞戲劇生涯的結束和戲劇史上莎士比亞時代的結束。

一年之後,劇院建築完全恢複了。莎士比亞的一個同伴給莎士比亞寫信:

威廉,我們的劇院重建好了,許多人都在談論這個新劇院,認為這是英國有劇院以來最美麗的一個!

新劇院建好了,但這也許不再是莎士比亞的劇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