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馬德琳·奧爾布賴特(1 / 2)

美國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作為美國曆史上在政府中任職最高的女性,她確有過人之處,是一位國際政壇上頗具魅力的人物。克林頓總統班底任職期滿後,奧爾布賴特國務卿之職,也已由人取代,紅極一時的奧爾布賴特,已成為明日黃花,但她那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曆卻會使人回味。

奧爾布賴特祖籍捷克斯洛伐克,1937年5月15日出生在布拉格一個猶太久家庭,名叫瑪德琳,姊妹三人,她是老大,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她出生不久,希特勒便占領了她的祖國。

198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年輕的阿肯色州州長比爾·克林頓。沒有想到,幾年後克林頓成了白宮的主人,這為她飛黃騰達,登上美國政權巔峰,開辟了一條捷徑。

克林頓上台後,她被任命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是聯合國安理會中惟一的女代表。她曾躊躇滿誌地談起自己的那些男性同行:“我既嫉妒他們,又同情他們,他們看起來太相像了。”她還麵帶微笑地向同行表示:“我很喜歡這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

在聯合國大使的崗位上,她非常善於強行貫徹美國的政策。她曾桀驁不馴地說:美國要想在世界上幹什麼,說到就能辦到。身為聯合國秘書長的布特羅斯·加利,為維護自己的職權獨立性,在一些問題上與奧爾布賴特產生分歧。她要把他拉下馬,加利竟然毫無思想準備。當時的副秘書長、美國人約瑟夫·弗納·裏德曾悄悄對加利說,他聽奧爾布賴特講:“我會讓布特羅斯認為我是他的朋友;然後我會打斷他的雙腿。”加利聽到裏德的這話認為“荒唐可笑”,但後來發現自己真是太天真了。

1993年聯合國在索馬裏進行幹預失敗,她把責任推給當時的加利。她幾乎是在聯合國單人獨馬向加利發動進攻,堅決要求加利離開聯合國,她說,什麼人說話也沒有用,美國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不可能妥協。她終於把加利趕下了聯合國秘書長的寶座。

奧爾布賴特終於把加利從聯合國秘書長的寶座上拉了下來,她的強硬態度引起人們的震驚。自此她名聲大振,可以說為她出任國卿打下了基礎。

奧爾布賴特很清楚,要想取得高級職務,她必須花些時間同那些能夠左右和影響決策的人打交道。1995年9月,聯合國在中國召開第四次婦女大會,奧爾布賴特率領美國代表團前來參加,她邀請了第一夫人希拉裏作為名譽主席一同前往。

第二年,奧爾布賴特又有機會同希拉裏同乘一架飛機,兩人都去佛羅裏達的奧蘭多參加在那兒舉行的美國律師協會年會並作大會發言,第一夫人邀請奧爾布賴特一同前往。陪同兩位夫人的有大衛·謝伐爾,兩人之間關係之融洽給謝伐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是妙極了!”他說:“很顯然她們之間關係密切,她們開玩笑、開誠布公地交談。一會兒談政治、一會兒談家庭。她們兩人都清楚什麼議題重要,然後集中談論。有時很幽默,有時很嚴肅。”

1996年12月,克林頓在成功地爭取到連任後,馬上給奧爾布賴特打電話,建議她出任國務卿。

於是,這位時年59歲的好戰女性毫不猶豫地取代了此前一直由男性扮演的角色,成為美國第一位女國務卿。盡管美國婦女基本上爭到了在各方麵同男性平等的權利,但傳統觀念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變過來,例如,在美國500家最大的公司中,隻有兩家是由婦女領導的,其他公司都是男人的天下,在美國政府中,婦女的任職僅占21%,而由婦女出任國務卿這種高級職務在美國史無前例。奧爾布賴特將開創一個什麼樣的先河,美國政界人士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