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經常變化的,人也不能固守著自己的思維而不力求突破自我。有優勢的人常常以為倚仗自己的優勢就可以無往不利,他忽略了當外麵的世界變化時,優勢也不會永遠保持下去,不突破習慣的束縛,優勢也會變成劣勢。生活是多變的,事物也是多變的,在這個隨時都在變化的世界中,你得學會隨機應變。多多訓練你的應變能力,你將受益無窮。

嫻於應變,擺脫思維定式

毫無疑問,人生是我們最重要的、也是最難辦的大事。辦成這件大事,當然缺不了經驗。因為經驗是一個人寶貴的財富之一,可以使人們在處理類似的事情時,縮短時間。但同時,經驗也會促成思維定勢的形成,為個人套上一條無形的繩索,在辦事時,在人生中很容易被它套牢,因此必須擺脫這種束縛。

據說,長久關籠子裏的鳥,如果把它從籠子裏放出來,這隻鳥也不會飛了。不僅是鳥,許多人都是這樣,當一種東西進入他的思維中時,如果不想要卻拿不掉,人們便接受了,不再去努力驅趕那些外界事物的影響。可見,那些束縛人的東兩足以毀滅一些人自然的天性,使人成為另一種意義卜的奴隸。

多年以前,一個在一所中學做了25年的清潔工被新上任的校長辭退了。這個清潔工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和煩亂之中。25年來,他除了會打掃垃圾,沒學過任何一種可以謀生的手段,失業就意味著等待死亡。他在房間裏呆坐到晚上十點多鍾,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他原有個嗜好,晚餐一定要有一小碟香腸,可是,現在沒有了。這時,他才想起唯一一家賣香腸小店的那位老太大剛剛去世,“哎,既然這裏沒有別家香腸店,我何不去開一家香腸店試試?”

第二天,他拿出所有積蓄,並加上艱苦的談判,把老太太的香腸店買了過來,幾天後,他在賣香腸時發現,好多顧客從別處買了麵包又到他這兒買香腸,然後把麵包掰開,把香腸夾在麵包裏邊走邊吃趕去上班。他想,自己何不也弄些麵包來賣,省得人們耽誤時間。他不但這樣做了,而且還把香腸蒸熱了夾在麵包裏賣,後來還改變了香腸的配料。夏天,他發現人們因為天氣炎熱而不到戶外購物,就雇人推車到各個住宅區,挨家挨戶地叫賣,因而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開了分店,最後成了著名的“熱狗”大王。

一位年輕而又具有優美歌喉的歌手,當他在為他的歌迷們盡情高歌時,青春期聲帶的變化使他的嗓子發出了一陣破鑼般的濁音,使他的觀眾們大吃一驚。他不但沒有傷心,卻轉而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喜劇演員:鮑伯?霍伯。目標堅定的人會說:“我才不會因這點偶發的小事情而改變我的目標。”勤勞工作的人則會說:“我還需要多練習。”

意外的事情肯定要發牛,成功的人會利用意外事件;不成功的人則轉向了內心,而且從不聽別人的說法。

具備創造力的人,在成功之後,拒絕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種職業上,他們要嚐試各種不同的事物。身為電影明星,想飾演不同性格的角色,無論喜劇還是悲劇;作為一位歌唱家,則想演唱多種小同風格的歌曲;作家呢,則想撰寫體裁廣泛的文章、小說、劇本等。

一個曾經很著名的商人做生意失敗了,但是他仍然極力維持原有的排場,唯恐別人看出他的失意。

他想尋求以前的合作夥伴的幫助,於是就舉辦了一次宴會。他租用私家車去接客,並請表妹扮作女傭,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嚴厲的目光製止自己久已不嚐肉味的孩子搶菜。雖然第一瓶酒還沒喝完,他已然打開櫃中最後一瓶XO。但是當那些早已了解他的現狀的客人酒足飯飽,告辭離去時,每一個人都熱情地致謝,並露出同情的目光,卻沒有一個主動提出幫助。 他徹底地失望了。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個人走在街頭,突然看見許多工人在扶正那些被台風吹倒的樹,工作總是先把樹的枝葉剪去,使重量減輕,再將樹推正。

看到這,他突然醒悟了。於是,他放棄過去的場麵,重新從小本生意做起,並以低姿態去拜訪以前商界的老友,而當人們知道他的小生意時,都盡量給予方便,購買他的東西,並推薦給其他公司。

沒過幾年,他又在商場上站立了起來,而他始終記得那天晚上在街頭遇到的鋸木工人的一句話:“倒了的樹,如果想維持原有的樹枝,怎麼可能扶得動?”人也隻有擺脫習慣思維的束縛,才會收獲成功。

找人辦事,很重要的一條是要靈活應變,而不要受慣性思維的束縛,特別是遭遇失敗的時候,不妨換個方向,換種思路,靈活應變,唯有跳出傳統思維的束縛,才能獨辟蹊徑,以變應變。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成為一個辦好人生大事的高手。

不敢創新或者說不願意創新的人,他們頭腦中關於得,失,是,非,安全,冒險等價值判斷的標準已經固定,這使他們常常不能換一麵去想問題。

俗話說:“條條道路通羅馬。”所以做任何事都不可墨守成規。很多人在辦事的時候,往往會依據經驗確定辦事的原則和辦法,然而這並不總能奏效。特別是在第一次遭到對方拒絕的時候。這時候往往也是真正考驗一個人辦事能力的時候。善於辦事的人會以創新的眼光換個角度,同時也是換了條路,也等於增加了更多機會;而有的人卻不願轉變,或手足無措,或一條路走到底,最終徹底失敗。

假如有一個人有100%的機會贏50塊錢,而另外一個人隻有80%的機會贏100塊錢,但是有20%的機會什麼都不贏。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會選擇最保險安穩的方式——選擇贏50塊錢而不願冒一點險去贏那100塊錢。可如果換一麵來設定這個問題,一個人有100%的機會輸掉80塊錢,另外一個可能性足有85%的機會輸掉100塊錢,但是也有15%的機會什麼都小輸。這個時候,人們都會選擇後者,賭一下,說小定什麼都不輸。

從中不難明白,平時我們之所以不能創新,或不敢創新,常常是因為我們從慣性思維出發,以至於顧慮重重,畏手畏腳。而一旦我們把同一問題換一麵來考慮,就會發現很多新的機會,就可能創造新的成功。

其實許多最有創意的解決方法都是來自於換一麵想問題,在對待同一件事時,從相反的方麵來解決問題,甚至於最尖端的科學發明也是如此。所以愛因斯坦說: “把一個舊的問題從新的角度來看需要創意的想象力,這成就了科學上真正的進步。”

在現實的生活中,當人們辦事時,時常會遇到瓶頸,這是由於人們隻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換一換視角,也就是換一麵考慮問題,情況就會改觀, 善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靈活辦事的人,什麼難事都難不倒他。

難事不直取,繞路易攻關

辦事的時候,有人往往會依據經驗確定辦事的方法和原則,然而這並非總能奏效。善於辦事的人遇到難事的時候,會以創新的眼光看待問題,換個角度,繞個方向取得辦事的成功。

戰國時。齊景公的一匹心愛的馬突然死去,齊景公非常傷心,一定要殺掉馬夫以解心頭之恨。眾位大臣一起勸阻齊景公不可為一匹馬而濫動刑罰,而齊景公卻已鐵定了心,眾人的勸告一概充耳不聞。

這時,相國晏嬰走了出來,眾臣都以為晏嬰也有勸誡齊景公的意思。誰也沒有料到,晏嬰卻明確地表態說:“這個可惡的馬夫,該殺!”

齊景公十分高興,就把那個心含冤屈的馬夫喊來,聽晏嬰曆數他的罪過。

晏嬰曆數馬夫的三大罪狀:“你不認真飼馬,讓馬突然死去,這是第一條死罪;你讓馬突然死去,卻又惹惱君主使君主不得不處死你,這是第二條死罪。”

聽晏嬰痛說馬夫的前兩條死罪,齊景公心中真是樂滋滋的。可晏嬰話鋒一轉,說出了馬夫的第三條罪狀:“你觸怒國君因一匹馬殺死你,使天下人知道我們的國君愛馬勝於愛人。因此天下人都會看不起我們的國家,這更是死罪中的死罪,罪不可赦!”

聽晏嬰訴說馬夫的第三條罪狀,齊景公開始還連連點頭微笑。當晏嬰說到“使天下人知道我們國君愛馬勝過愛人”時,他張開的嘴卻定在那裏,臉上的表情也一陣紅一陣白。晏嬰又吆喝一聲:“來人,按大王的意思還不推出去斬了!”這時齊景公如夢初醒。趕緊對晏嬰說道:“相國息怒,寡人知錯了。”

晏嬰沒有正麵批評齊景公,卻達到了勸諫救人的目的。可見,繞路攻關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這樣的場合中,一方麵,該說的話不能不說,根本利益不能犧牲,原則不可放棄;但另一方麵,關係又不可弄僵,彼此的麵子與和氣不能傷害。所以。這就需要首先承認對方的實力、地位、權威,甚至他的道理,然後突然轉到正題,你的話雖好聽,但實際上卻是對對手徹底的否定,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經營房地產推銷的哈爾默奇先生,有一次承擔了一項艱巨的推銷工作。

因為他要推銷的那塊土地緊鄰一家木材加工廠,電動鋸鋸木的噪聲使一般人難以忍受,雖然這片土地接近火車站,交通便利。哈爾默奇先生想起有一位顧客想買塊土地,其價格標準和這塊地大體相同,而且這位顧客以前也住在一家工廠附近,整天噪聲不絕於耳。於是,哈爾默奇先生拜訪了這位顧客。

“這塊土地處於交通便利地段,比附近的土地價格便宜多了。當然,之所以便宜自有它的原因,就是因它緊鄰一家木材加工廠。噪聲比較大。如果您能容忍噪聲,那麼它的交通地理條件、價格標準均與您希望的非常相符,很適合您購買。”哈爾默奇先生如實地對這塊土地做了認真的介紹。

不久,這位顧客去現場實地考察,結果非常滿意,他對哈爾默奇先生說:“上次你特地提到噪聲問題,我還以為噪聲一定很嚴重。那天我去觀察了一天,發現那裏噪音的程度對我來說不算什麼。我以前住的地方整天重型卡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而這裏的噪聲一天隻有幾個小時,所以我很滿意。你這人很真誠,要換上別人或許會隱瞞這個缺點,說一些好聽的,你這麼坦誠,反而使我放心。”

就這樣。哈爾默奇先生順利地做成了這筆難做的生意。

假若哈爾默奇先生介紹那塊土地時僅說其優點,為了推銷成功而掩蓋缺點。把這件事情辦成的幾率又有幾分呢?

由此可以看出,辦事的時候應該多一點心機。懂得變通、懂得換位繞路攻關的人。從來都是聰明的,他們總能獨具慧眼,找到新的路,讓自己辦事成功。

世界是經常變化的,人也不能固守著自己的思維而不求突破。在必要時我們要善於改變。而不能一味地用直接的方法辦事。改變做事的規則,繞路攻關,其實也是辦事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辦事時,時常會遇到甁頸,這是由於人們隻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換一換視角,改變一下思路,情況就會改觀。辦事時如果能懂得繞路攻關這一方法,那麼久而久之,你必定會成為一個辦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