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劉采春:從歌舞場走向不歸路(3)(2 / 2)

◆花事了

我卻更願意相信劉采春隱居了起來。

在江南,在西湖,望雲中,倚修竹,伴著青山,守著柳畔,門前的數株茶樹,用菊花築起籬笆,月光照亮著我的隱居,孤星載我同眠。清晨鳥兒把我叫醒,飲山中清露,食幽蘭蓓蕾,深山蔥蘢,朝白雲,暮細雨,湖畔的水仙化作那美妙的舞姿,山中的清泉流水為它伴奏,我就這樣在這大自然的幽深中,夜以繼日地尋找生命的真諦!

秋夜無眠,伊人消瘦,枕上清淚,夢裏相思。流浪得太久太久,黑色的發絲結滿了深深的惆悵,肩上背負著厚厚的憂傷,我那絕塵孤逸的氣息,仿佛已不在人世間。江南的西湖,時常在夢中把你憶起,我這樣深深地把你眷戀,是如此的癡情與執著。此生我哪也不去,再多的苦難我也不會放棄,如果有那麼一天軀體死去了,至少蒼白的靈魂還可以守候你,我追隨你的心將是永恒。我甘願,今生今世孤獨地一人守候在這兒,黑暗與孤寂與我做伴,畫地為牢,守護著我心中永恒的江南與西湖,守護我心中唯一的信仰與至愛,直到永遠………微風吹起青悠的楊柳,穿過長長的發絲,低眉的笑靨百媚生姿,讓我沉醉在你的世界,昨夜從夢中驚醒,獨自憑窗遠眺,為何這般的惆悵,時而感到死寂般的孤獨,不再迷戀醉人的清秋,讓秋風吹盡我的哀愁,我在等待那三月的蘇堤春曉。

低頭淺呤,憶西湖,夢裏相思曲中尋,你是芳蘭幽芷,我是空穀幽蘭,我們都想成為幽穀中的那朵奇葩。我們是這世界上最相似的,是矛盾的融合體,我們有著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憂愁,常常陷入自我的傷感世界,喜歡一個人靜靜地享受孤寂,我喋喋不休地訴說著隻有你才能懂的言語,沒有誰能了解我的內心世界,隻有你才了解我。這些憂傷沒有任何原因,它們來自我的靈魂,可我害怕靠得太近,病在靈魂裏的我,憂傷與憂傷的結局是永無止境的悲傷。

愁如東風,我卻早已肝腸寸斷。

若非傾國傾城的絕色佳人,那一定是幽居在空穀的曠世女子。用高潔的靈魂譜寫著美麗的人生樂章,錦瑟年華誰與共度已不再重要,隻因那美麗的唐風宋雨,隻因那煙雨江南的湖畔水仙,隻因那莊周夢蝶的深秋十月,這些早已讓我如癡如醉,試問,人生還有比這更美好的嗎?

似水潺潺的柔情,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日日消磨,一年年流逝。風聲和著我的發絲在斷斷續續地低訴著什麼,這淒涼的風兒,莫非你也知道,那閣樓處斜倚憑欄的女子,一聲歎息,一生悲涼,可是誰又能了解她的那一片玉壺冰心。那麼,且讓我日漸沉淪吧,斷橋處,訴衷腸,割不斷的相思愁。

是絕望,還剩下迷惘,不信人間有白頭,夜夜孤燈寫孤辭;今生來世,我寧願隨風嫁雨,閑愁千萬與君訴,來生相遇楊柳岸,今宵風月誰與共,殘月倚樓伊人望,魂斷愁盡郎未知,芳姿憔悴為誰愁。花落去,月無窮,伊人去,攜玉簫,嫁與東風不用媒………儂看花事殘,透半卷風涼,諸事痛。自顧攜來清風明月而伴,自顧獨行,不與誰同。話語涼薄,寒冬自淒切。了然於胸的過往前塵,最終化作歲月紅塵中的一抹煙雲。

花事終,諸事散。何其摧心,何其刺痛,不過俱是掩在一低眉的淺笑中。霜冷入骨,寒徹柔肌,萬世劫難終究難躲。縱然是此生最愛。隻不過這場愛處處都衍生著痛楚。花事終,花事了。流年裏,一場寂寂悲泣。

卷八點燃一縷燭火,窗外秋風漫漫,又是一年秋水寒,望斷秋水也惘然。

冷風吹落葉,碧落細雨墜。繁華一夢千年期,何時夢裏相聚?落花散落各天際,塵寰盡,緣散緣聚已三生。浮生,塵緣,潮起潮落,曲盡人離筵。

燕子飛,春歸故裏。夏蟬鳴,猶似唱曲。人間風景變幻如四季,一季歸來一季離去。青峰翠,也轉黃葉變更替。春花美,終化塵灰。世事悲歡,又有何哀泣?大夢終醒,淡然一笑,不需語。塵緣如水,總難盡人意。花開花落,終化塵埃去。莫悲淒煙雨,看一江水東流,浮萍逝。淚眼歎人間光怪陸離,哪裏有閑情幹淨之地?流星墜,煙花綻,全是瞬間的絢麗。不過塵夢一場輪回矣,生死輪回哪裏再相遇?星空寂寞黯潮濕,哀婉綿延的冷夜,一曲寂寥的吟唱回蕩在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