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宋氏五姐妹:從女學士到皇宮寵兒(3)(2 / 2)

會招呼客人,交際有禮,安守本分,否則就“引惹惡聲,多招罵怒。辱賤門風,連累父母”。早起勞作:

凡為女子,習以為常。五更雞唱,起著衣裳。盥漱已了,隨意梳妝。揀柴燒火,早下廚房。摩鍋洗鑊,煮水煎湯。隨家豐儉,蒸煮食嚐。安排蔬菜,炮豉舂薑。隨時下料,甜淡馨香。整齊碗碟,鋪設分張。三餐飽食,朝暮相當,莫學懶婦,不解思量。日高三丈,猶未離床。起來已宴,卻是慚惶。未曾梳洗,突入廚房。容顏齷齪,手腳慌忙。煎茶煮飯,不及時常。又有一等,哺綴爭嚐,未曾炮饌,先已偷藏。醜呈鄉裏,辱及爺娘。被人傳說,豈不羞惶。

五更就要起床把飯做好,把自己收拾好,否則就“醜呈鄉裏,辱及爺娘”。對自己的父母:

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問安康。寒則烘火,熱則扇涼。饑則進食,渴則進湯。父母檢責,不得慌忙。

對自己的公婆:

如有使令,聽其囑咐。姑坐則立,使令便去。早起開門,莫令驚忤。灑掃庭堂,洗濯巾布。齒藥肥皂,溫涼得所,退步階前,待其浣洗。萬福一聲,即時退步。整辦茶盤,安排匙箸。香潔茶湯,小心敬遞。飯則軟蒸,肉則熟煮。

對自己的丈夫:

夫有言語,側耳詳聽,夫有惡事,勸諫諄諄。莫學愚婦,惹禍臨身。夫若外出,須記途程。黃昏未返,瞻望相尋,停燈溫飯,等候敲門,莫學懶婦,先自安身。夫如有病,終日勞心。多方問藥,遍:

處求神。百般治療,願得長生。莫學蠢婦,全不憂心。

對自己的兒女:

年已長成,教之有序,訓誨之權,亦在於母。男人書堂,請延師傅。習學禮義,吟詩作賦,尊敬師儒,束脩酒脯。女處閨門,少令出戶。喚來便來,喚去便去。

對自己的家庭開支:

營家之女,唯儉唯勤。勤則家起,懶則家傾,儉則家富,奢則家貧。凡為女子,不可因循。一生之計,唯在於勤。一年之計,唯在於春。一日之計,唯在於寅。奉箕擁帚,灑掃穢塵。撮除邋遢,潔靜幽清。

總結一下,這個平民裏的“賢婦”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五更起床,去廚房做好飯,清潔衛生,進行紡織,孝敬老人,照顧丈夫,料理家務,計算開支,勤謹持家……一句話,能忙活死人。和柔章:

處家之法,婦女須能,以和為貴。孝順為尊。翁姑嗔責,曾如不曾。上房下戶。子侄宜親。是非休習,長短休爭。從來家醜,不可外聞。東鄰西舍,禮數周全。往來動問,款曲盤旋。一茶一水,笑語忻然。當說則說,當行則行。閑是閑非。不入我門。莫學愚婦,不問根源。穢言汙語,觸突尊賢。奉勸女子,量後思前。

守節章:

古來賢婦,九烈三貞。名標青史,傳到如今。後生宜學,勿曰難行。第一貞節。神鬼皆欽。有女在室,莫出閑庭。有客在戶,莫露聲音。不談私語,不聽淫音。黃昏來往,秉燭掌燈,暗中出入,非女之經。一行有失,百行無成。夫妻結發,義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傾。三年重服。守誌堅心。保持家業,整頓墳塋。殷勤訓子,存歿光榮。

所謂和柔、守節,大多是針對丈夫來說的,老公死了要守寡一輩子,不能破壞禮教名節。有觀點認為和柔、守節兩章非宋氏姐妹所作,因為唐朝社會還是一個父權社會,夫權色彩並不濃重,且宋氏姐妹並沒有出嫁,並且更為重要的是,在她們選擇男性化生存方式的意識裏,女人既然可以當男人,就存在著跟男性平等的可能。

因此,所謂女性就應該愛丈夫、順從丈夫,並不是流傳下來的夫妻關係的邏輯,其邏輯應該是:“我愛你,你也得愛我,咱倆誰也不欠誰。”

蕭笙吹斷了婉約,夜風吟殤了清雅。煙波浩渺,沉甸甸的往事浸透了寒露。冰川穿透桑田,地正冷,天正寒。蕭風獵獵昭示,寒意浸透。流光匆匆,分分合合,你們與年華攜手而去。季節被光陰擄掠著呼嘯而過,那些旖旎的深情因牽絆而風生水起,歲遲暮晚,而你們,又將起於何方,止於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