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怒伐湘山(1 / 1)

秦始皇幾分留戀、幾分遺恨地離開琅琊台,車駕沿黃海海濱的馳道,奔西南而行,到達東海郡的郡治郯(今山東郯城西)。在郯城稍事休息後,啟程抵達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在彭城,秦始皇聞聽象征著周天子權力的周鼎沉沒於泗水之中,很想得到這國寶,使秦之代周更為合乎天意,便下令千人入泗水尋找周鼎,結果是毫無所得。於是,秦始皇心情不快地南下渡過淮水,到達長江中遊的衡山郡郡治邾(今湖北黃崗南)、南郡郡治郢(今湖北江陵)。

秦始皇帶領文武官員及隨行人員,乘大船沿長江順流而下,取道湘山祠(今湖南嶽陽縣西),想要登臨南嶽衡山(今湖南衡山縣西,海拔1290米)。然而,船隊在湘山祠江麵遇到大風浪,幾乎船翻人亡,不得渡江。登岸後,秦始皇問隨行的博士說:

“湘君是何方之神?”

博士回答說:

“聽說湘君原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死後葬於此地,後人尊湘君為神,立湘山祠。”

秦始皇正為渡江遇風險而發怒,聽博士說什麼湘君神,更是惱上加怒,以為是湘君同自己過不去。既已登岸,驚魂已定,作為功過三皇五帝的皇帝,秦始皇還怕什麼?他怎能受什麼湘君神的氣!為與湘君神比試高低,秦始皇於大怒之下,使令三千名刑徒將湘山上的樹全部砍伐,使湘山成為一座禿山。

麵對著禿山,秦始皇出了這口氣,以為戰勝了湘水女神。同時,秦始皇將使他得以登岸脫險的洞庭山,(又名湘山,在洞庭湖中)命名為君山。

秦始皇的這次南巡,本想登臨衡山。可是自到達彭城後,派千人入泗水尋周鼎而不得;湘山祠遇風險又險些落水,一路並不順利。因此,巡遊的興致沒有了,遊途中的疲勞也襲來了,發怒伐樹正是他這種心情的集中表現。於是他取消了繼續南行登臨衡山的預定汁劃,命車駕取道回都城鹹陽。

秦始皇取道南郡治所郢(今湖北江陵),路經安陸(今湖北安陸),由安陸入今河南省境,由河南經商南、武關進入陝南。從湖北回鹹陽,經武關、商縣、藍田,這是一條捷徑。秦始皇由河南西南的豫鄂邊境返回鹹陽的捷徑,誰知12年過後,劉邦正是由這條路線率義軍經武關到達鹹陽附近的灞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

秦始皇的第一次東巡、南巡,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