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戍卒陳勝反故荊地。
閭左,指居住於閭裏之左的從事農耕的貧民,本是屬免除徭役的人。由於秦始皇征徭無度,天下刑徒、逋亡人、贅婿、賈人以及罪吏,都被謫戍殆盡,到二世胡亥時已沒有役夫戍卒可征調了。但二世胡亥不顧這些,他要繼承他父親秦始皇所做的一切,沒有役夫戍卒,就決定征發免除徭役的閭左之人,從而導致了反秦起義爆發。
首倡反秦起義的兩個人,是陽城(今河南方城東)人陳勝、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吳廣。陽城、陽夏都是戰國時的楚國之地,故陳勝、吳廣屬於楚人。二世元年七月他二人被征發去漁陽(今北京密雲西)戍守長城,和他們一起被征調的共900人,由他二人擔任屯長。當他們這900人在秦尉將的押送下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時,適逢連降大雨,道路不通,延誤了行期。按秦法,不如期行至,都將被斬首。陳勝、吳廣既為這900戍卒的屯長,又麵臨著前行也死、不行也死的處境,兩個人經過商議,決定發動這900人舉行暴動,同秦抗爭。
陳勝素有大誌,心知天下對秦厭惡、苦憤已久,隻是尚沒人敢做反秦的首倡者而已。他還知道二世胡亥是少子,不應當立為皇帝,應當立為皇帝的是公子扶蘇,百姓又多聽說扶蘇賢明,但不知其死;而楚將項燕為楚人所懷念,是死了還是活著,百姓也不清楚,如果起事時用扶蘇、項燕作號召,定會得到響應。當他和吳廣商議之後,為了解心疑,兩個人又去進行了占卜。為他們卜卦的人是一個有心的行卜者,明白他二人是為了什麼事而來問卜的,不僅告訴他們所謀的事有功,而且還暗示了一句話:“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聽了心下暗喜,明白這是指點借鬼神來威脅眾人相從。這樣,就做“陳勝王”丹書放置在魚網中魚的肚子裏,又讓吳廣夜間在神祠篝火學狐聲,呼“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們買魚見丹書已然驚異,又聽狐鳴,則對陳勝刮目相看。
陳勝、吳廣見眾人心誌已隨,便由吳廣行苦肉計。趁押送他們的尉將酒醉時,故意揚言要逃亡,使尉將惱怒,對吳廣進行鞭打,從而激怒了眾人對尉將的憤恨。尉將見狀,拔劍要殺吳廣。吳廣便起身奪劍,在陳勝的幫助下,將押送他們的尉將殺死。然後陳勝將眾人召集起來說:“大家遇雨,延誤了行期,都將被殺頭,即使不被殺頭,戍邊也難活下來。況且壯士不死則已,要死就幹一番大事,獲一個壯烈的名聲,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嗎?”
在陳勝、吳廣的號召下,眾人全都跟從響應。於是就築起土壇,用尉將首級祭壇,眾人都袒出右臂盟誓,稱號大楚,暴動反秦。陳勝、吳廣領導的反秦起義就這樣爆發了。
陳勝率領這900戍卒盟誓暴動之後,先假用扶蘇、項燕軍隊的名義,攻占了大澤鄉。接著又攻下了蘄(今安徽宿縣)、鋥(今安徽滁縣)、苦(今河南鹿邑)、柘(今河南柘城)、譙(今安徽毫縣)等地。到達陳(今河南淮陽)時,陳勝的起義隊伍已經擁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士卒好幾萬人。
陳地曾做過楚都,當陳勝攻占陳後,便召集三老、豪傑計議,決定稱王,以張大楚國為號召,故號為張楚。而以吳廣為假王,監諸將西攻滎陽,派宋留攻南陽徇武關,派周文收兵西向函穀關攻秦。又派陳人武臣為將與張耳、陳餘率3000人渡河北上經略趙、燕之地,令魏人周市經略魏地,令汝陰人鄧宗經略九江。於是,各地郡縣紛紛反秦,誅殺秦官吏,響應陳勝。較著名的有:項梁、項羽叔侄殺會稽令起兵於吳,劉邦在蕭何、曹參幫助下起兵於豐、沛,田儋、田榮、田橫兄弟殺狄令起兵於齊,驪山刑徒黥布起兵於鄱陽,等等。函穀關以東反秦暴動風起雲湧,人們對秦始皇十一年殘暴統治所積的憤怒,在秦始皇死僅一年之時,就一並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