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漢帝國唯一的丞相
失去郭嘉的曹操變得鬱鬱寡歡。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三句泣血般的悼詞道出了曹操心中難以言盡的哀痛。
三十八,才三十八歲啊,老天就這樣無情地奪去了世間的一個英才!
曹操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精英,還有自己思維的另一半。盡管有荀彧、荀攸、董昭等眾多的謀士,但是曹操感到自己將孤獨地度過以後的征戰生涯。
在完全消滅北方的割據勢力之後,曹操隻能按照先前與郭嘉商討的計劃,一步一步走下去。天下已經有一半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另一半則分成了四五塊:江東的孫權、荊州的劉表(含在新野的劉備)、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西涼的馬騰。
生前郭嘉曾經說過,荊州不能不取。但是曹操隻記住郭嘉的後半句話,而忽略了前半句話。因為前半句話在曹操聽來,根本就不屬於平定天下的謀略範疇。郭嘉的前半句話是,大家都害怕生病,而南方各種流行病很多。我到南方之後,一定就回不來了。
對此曹操隻是笑了笑,多多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曹操萬萬想不到,就是因為輕視了這句話的分量,差點兒葬送了一生的奮鬥成果。
北方打仗靠車馬,南方打仗靠戰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曹操一回到鄴城,就開始著手南伐的各種準備。
但是曹操很無奈,北方哪裏有江南地區的大江大河、湖泊,要訓練水師,首先就缺乏訓練場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操隻好在鄴城中鑿了一個玄武池。看起來水波蕩漾,大概江南的水戰也就如此而已。
於是,一支曹操從未擁有過的“水師”建立起來了。說是水師,其實隻不過是幾十條舢板,但是曹操很認真,還頒布了一條嚴格的《船戰令》:第一次擂鼓,水師上下都要嚴正以待;第二次擂鼓,水師將士立即登船,整備武器;第三次擂鼓,各船次序行進,不得混亂。
看到玄武池波光粼粼,水師將士忙得滿頭大汗,曹操不由露出開心的笑容。這支水上的騎兵,即將順著長江勇猛而下,直到把曹字大旗插在建業城頭上。
眼看著北方大部統一,南征的日子也一天天逼近了,但是自己的頭上還是五六年前的空頭銜司空,暫代車騎將軍的職務。這樣的稱號實在太對不起自己的豐功偉績,如果這次南征旗幟上還是鑲著“司空行車騎將軍曹”幾個大字,那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於是曹操廢除了三公的頭銜,恢複了丞相、禦史大夫的職位。六月初九日,曹操任命自己為丞相,東漢帝國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丞相。曹操的目標就是向西周的周公旦看齊,如今終於實現了。
丞相一設立,曹操也為自己物色了一班配屬機構的工作人員。崔琰為丞相西曹掾,毛玠為丞相東曹掾,司馬朗為主簿,他的弟弟司馬懿為文學掾,盧毓為法曹議令史。
司馬懿,時年才二十九歲。這個曹操之後最重要的謀略家如今終於冒出尖來,登上曆史舞台。人們一講起三國謀士,肯定會想起一句順口溜:臥龍鳳雛幼麒塚虎。臥龍,諸葛亮也;鳳雛,龐統也;幼麒,薑維也;塚虎,就是司馬懿。雖然蜀漢得到四個人中的三個,但是最後還是敗在塚虎手中,可見這個塚虎的戰力不容小覷。隻不過這隻塚虎現在籠罩在曹丞相的陰影下,最多隻能算隻塚貓。看看曹操一米六七的身軀,司馬懿卻感到太高大了。
在南征之前,曹操主要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讓自己當上了丞相,另一件就是殺了孔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正式誓師出征。八月二十九日,曹操就拿孔融的人頭祭旗。
盡管在四歲的時候,孔融就懂得如何文明謙讓,但是出了名之後,孔融卻成了一個反潮流的人。由於是大聖人孔丘的後裔,再加上自身的才華,孔融作為憤怒的一代,擁有為數眾多的粉絲,這些粉絲也大都是當時的憤青。
那時候曹操看見連年兵禍,肚子都填不飽,所以幹脆下令禁止釀酒。禁令一出,孔融大發牢騷。本來針砭時事,發一發牢騷,也就算了。五六十的老頭了,難免管不住自己的一張臭嘴。到後來,孔融越發放肆了,竟然對曹操發動人身言語攻擊,曹操也忍住了,要成就一番大業,總得遭人非議。
可是到了最後,孔融的言論越來越離譜。不但對曹操的人身攻擊變本加厲,而且更是無限上綱,猛烈抨擊曹操的統一大業。說什麼遠征烏桓,使周邊各族的經濟一片蕭條。並且調侃說,這麼窮兵黷武,怪不得連肅慎族窮得連楛矢(楛是一種做箭杆樹木)也沒得進獻了,丁零人餓得隻好去偷盜蘇武的羊群了。
眼見大軍威武南下,孔融卻大放厥詞,說什麼搞得天怒人怨,這時候曹操的心情,史書上有四個字記載,“慮鯁大業”,人言可畏,弄不好會搞得軍心渙散。
可是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你一個大漢帝國堂堂正正的大丞相,就因為那麼幾句無聊的話,把孔融一刀砍了,那怎麼向世人交代?
正當曹操為孔融的事頭疼時,一個叫郗慮的人出來解決孔融了。郗慮就是看不爽孔融那副不可一世的跋扈樣子,自己差點兒還和他動起手腳,於是一報私仇,二拍曹操的馬屁,郗慮叫一位參謀人員路粹,給孔融捏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這個管不住一張臭嘴的糟老頭很快就被送上斷頭台,死後曹操又給他安上了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違天反道,敗倫亂理,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沒有了孔融的胡言亂語,曹操耳根清淨了許多,接下去就應該好好設計一下南征的路線圖了。
2臥龍“豬哥”
曹操南征的對象是荊州的劉表,以及依附荊州的劉備。劉表把這個遠房親戚放在新野,一則可以讓這個四處漂泊的劉皇叔有安身之處,二則可以替自己擋一擋曹操。
有了一個棲身之所,劉備對這個正宗的皇室後裔甚為感激。至於他有沒有更深一層次的奢望,那就不得而知了。當然,對於共同的敵人,劉備也是想方設法,替劉表想些主意。
曹操遠征烏桓去了,無論是許昌,還是鄴城,基本上是一片真空地帶,所以劉備為劉表出謀劃策,趁著這個難得一遇的機會,幹脆一舉把許昌給端了。曹操已經跑到長城那邊去了,絕對來不及回去救援。
但是劉表左想想右看看,心裏一陣猶豫。曹操敢於千裏遠征,許昌絕對不會是一座空城。於是劉備的設想泡湯了。
結果曹操回來以後,劉表心裏也是一陣懊悔:玄德老弟啊,不聽你的話,錯失良機,實在後悔莫及了。
劉備對這個宅心仁厚的哥兒們既失望,又心酸,隻好和言安慰:現在天下四分五裂,天天都在打仗,機會多多。以後再抓住機會就行了,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嘴巴上雖然這麼說,劉備的心裏卻是一片苦楚。年快半百了,每次上衛生間的時候一蹲下來,就覺察到大腿內側長滿了肉團。眼看著各路英雄,個個生龍活虎的,在曆史舞台上輪番上台表演,就說袁紹吧,雖然最後是嘔血氣憤而死,可曾經也叱吒風雲過,而自己雖然頭上頂著皇叔的光環,實際上就是一隻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正當劉備哀歎自己的命運不濟時,忽然來了一個叫徐庶的謀士。這個徐庶本來叫徐福,潁川郡人氏,因為兩肋插刀,替朋友報仇除去一個惡人,為了逃命隻好到新野來。沒想到他這麼一來,就扯出了三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機緣巧合。
這個徐庶雖然沉默寡語,跟他呆了一個上午,最多不過十句話,但是劉備驚奇地發現,徐庶的每一句話都切中時局的要點。什麼叫一字千金,劉備從徐庶身上真正體會到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得到了這麼一個能人,劉備就無話不說。從小時候喪父說起,說到呂布,說到曹操,又說到劉表。總之,嘮嘮叨叨說了大半天,徐庶根本就沒有插話的機會。他隻是默默地傾聽著這個長耳朵的心裏話,因為他知道,什麼才是聆聽的藝術。
劉備眼裏含著淚花:徐老弟一定要幫我成就一番霸業。
徐庶耐心地聽了大半天,聽到劉備的最後一句話才恍然大悟,劉備的理想是什麼?
徐庶第一句話是:要我輔佐你成就霸業,不可能。
徐庶的回答讓閃著淚花的劉備幾乎就要嚎啕大哭。
可是徐庶的第二句話馬上讓劉備破涕為笑,憑我徐庶這麼點微末的才幹,能讓劉皇叔過上正常的日子就不錯了。要想成就一番霸業,需要一個通天徹地的千古奇才。
劉備眼睛一亮,誰?
於是徐庶說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名字:臥龍諸葛。
據徐庶的介紹,這位“豬哥”的生活習性雖然看起來有點懶,每天一定要睡到太陽曬屁股才起床,早飯與午飯一塊吃,但是他肚子裏的墨水比春秋戰國的名臣管仲、樂毅加起來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