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荊州,成了孫劉兩方的最大公約數,有了瓜分荊州的協議才有了孫劉聯軍。劉備跟諸葛亮厲害就厲害在這裏,趁著東吳處於生死的危難關頭,占了孫權的便宜。反正自己一無所有了,現在能撈多少就算多少吧。
於是,孫劉聯軍勉勉強強成立了。
當陽長阪坡的慘敗,讓渾身無數傷口的劉備再添新傷,對曹操的恐懼感也達到了新的高度。諸葛亮去了柴桑,窩在樊口避難的劉備就成了離群的孤雁,曹操的每一個動靜都緊緊牽動著劉備的神經。
一聽到曹操將從江陵東下,劉備的恐慌到了極點。他一整天不停地派人在江麵上來回巡邏,每見到一隻小船,都會讓劉備的神經緊繃一回,惶惶不可終日。沒日沒夜地眺望遠處,盼著大救星周瑜能夠早日到來。
結果周瑜的大部隊來了,這時候劉備已經被曹操嚇壞膽,竟然迷失了東西上下的方向。劉備問偵探說:真的是周瑜來了嗎?怎麼知道不是曹操的隊伍?
偵探理直氣壯地回答:“看看高大威猛的船隻,就知道是東吳的大都督。”
劉備這才放下心,趕緊派人前去慰問,還親自乘坐一條小船前去跟周瑜相見。當打聽到東吳隻有三萬人,劉備又一下子跌落到低潮。這麼丁兒人,還不夠塞曹操的牙縫。
周瑜卻信心百倍:對付曹操已經足夠了,你就等著我的捷報吧。
按照同盟軍的一般原則,結盟的雙方應當肩並肩共同作戰。周瑜對劉備那麼點微末的兵力似乎也不屑一顧,而劉備也不相信周瑜具備擊垮曹操的實力,所以他采取了一種觀望畏葸的態度。
劉備撥給了張飛、關羽兩千人馬,叫他們不要搭上周瑜的順風船。因為一上了周瑜的船,以後能不能再獨立出來,就難說了。讓周瑜去打頭陣吧,我們就看情況發揮同盟軍的作用吧。
周瑜的水師與曹操在赤壁轟轟烈烈地幹上了,劉備的軍隊就趁機埋伏在長江北岸,水師由關羽率領,集結在夏口一處;陸軍由張飛、趙雲率領,埋伏在魯山一地。
得到了曹操被周瑜打得落花流水的消息,劉備再也坐不住了,於是關羽水師沿著漢江追擊,張飛、趙雲由魯山南下烏林,從側背對已經傷痕累累的曹操發動猛烈一擊。
就這樣,到了赤壁大戰的末期,劉備終於從地縫裏鑽出來,履行了同盟軍應盡的義務。
由於赤壁江麵上損失的大部分隻是荊州的非嫡係南軍,曹操的嫡係部隊北軍損傷基本不大。隻是這時候軍中大麵積出現各種各樣的流行病,戰鬥力大大削弱,組織反擊幾乎不可能,於是曹操下令燒毀了剩餘的戰船,從孫劉聯軍的夾擊之中開始了“體麵的撤退”。
看著軍中病得已經挺不起腰杆的那些士卒,曹操這才想起鬼才郭嘉的那句話,“南方各種疾病流行,我到了南方恐怕再也回不來了”。曹操深深地歎了感傷的一口氣:郭奉先走得太匆忙了。要是他還在,孤絕對不會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撤退的方向幾乎是沿著烏林與江陵這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做直線運動。
曹操路經雲夢大澤,霧氣茫茫一大片,讓曹操找不到出路,隻好率領殘軍敗將抄著一條被稱為華容道的小路向西狼狽而逃。可是禍不單行,大雨又傾盆而下,讓本來就疲憊不堪的隊伍更是雪上添霜。道路泥濘不堪,輜重和戰馬根本就難以通過。曹操命令那些老弱的士卒四處背著柴草墊路通行,結果連那些老兵也墊上去了,慌不擇路的騎兵們竟然無視生命的孱弱,踏著自己的同胞倉皇逃跑。
就這樣,一路的撤退,就是一路的哀嚎痛哭,一路的屍體累累,終於走過了華容道。其情狀之慘,恐怕要讓曹操終生難忘。
當然這次曹操能逃離並非出於關羽私縱逃犯的恩德。實際上關羽是率領一支水師,沿著漢江追襲曹軍的殘餘船隊。從陸路追趕曹操的是張飛和趙雲,眼看就要追上陷入華容道沼澤地中的曹操,這時候張遼和徐晃的騎兵部隊趕來了,才讓曹操這隻煮熟了的鴨子飛走了。
脫離了華容道,曹操又路經一片茂密的鬆樹林。這時候,曹操卻非常高興,一度讓部下大惑不解。曹操解釋說,本以為劉備正是我的勁敵,沒想到他是如此的遲鈍。假如能早一點在鬆林裏放一把大火,我們這些人恐怕真要徹底葬身火海了。
曹操安全走過鬆林之後,身後才黑煙滾滾,火光衝天。劉備終於放火燒林了,但也隻是野蠻地破壞環境而已,林中已經沒有一個曹操的士兵了。
由此可見,劉備的參戰是多麼的不力!盡管是因為劉備兵力不濟,不滿萬人,但是劉備的遲緩、觀望、消極態度也難逃幹係。
曹操回到江陵之後,感到一陣愧疚。本來是威風凜凜的隊伍,現在已經一半成了赤壁的孤魂野鬼,而這一切慘禍,完全是自己一手釀造的。曹操就留下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自己灰溜溜地跑回許昌去了。曆時兩個月的赤壁大戰,至此落下了帷幕!
6荊州爭奪戰
赤壁大戰一結束,分享荊州這塊大肥肉的饕餮大餐就開始了。戰後荊州七個郡的形勢是這樣的:長江以北的南陽郡(宛城)、南郡(江陵)落到曹操手中。荊州最最重要的城市,也就是現在的首府——江陵由曹仁、徐晃兩個大將防守。南陽郡由於靠近許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其他的勢力根本就無法染指。另外,曹操還在南陽與江陵之間的重地襄陽布下樂進一支重兵,當陽也留下滿寵一軍,形成梯次防守的態勢。
荊州東部的江夏郡由劉琦鎮守,可以說是劉備的地盤。長江以南的四個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幾個太守尚未表態。一旦把曹軍趕出郡治江陵,這些中間勢力馬上就會倒向孫劉一側。所以能否拿下江陵,關係到荊州(除了南陽郡之外)的歸屬問題。
於是,在赤壁大敗曹操之後,孫劉聯軍繼續窮追猛打。周瑜率領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甘寧、淩統等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在巴丘水域發現了曹軍的運輸船隊。沒等周瑜吹響進攻的號角,曹操的長水校尉任峻就嚇得屁滾尿流,一把火燒掉船隊之後,跑得無影無蹤。
劉備的部隊則繼續沿著雲夢大澤向江陵方向運動,最後在江陵城外的江麵上跟周瑜握手,勝利會師。
但是這座城的堅固程度遠遠超出了周瑜的想象,一塊塊巨石壘砌的城牆高不可攀,從江麵上進攻,幾乎是不可能的。劉備更是以多年生活在荊州的經驗告訴周瑜,這樣堅固的城池要想把它攻下來,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曹仁和徐晃的軍隊比我們還要多,況且城中糧草堆積如山,軍械物資更是不可勝數,硬攻這樣的要塞無異於讓士兵們往火坑裏跳。
於是劉備跟周瑜做了一筆交易,劉備以張飛的一千人做抵押,讓周瑜撥出兩千人馬給劉備,繼續沿著長江向西,進攻江陵的側背麵。一旦退路被斷,曹仁和徐晃必然撤軍。
這時候,一向主張西進運動的東吳名將甘寧也提出戰法,直取夷陵,威脅江陵的後方防線。兩人想法如出一轍,就攜手西進,沒費多大勁,夷陵就到手了。
攻下夷陵之後,劉備見目的達到了,留下幾百人給甘寧,自己率領大隊人馬南下進攻荊州南方四郡。劉備的這一招堪稱絕招,趁著周瑜正為江陵城焦頭爛額時,自己卻金蟬脫殼,趁機把勢力擴展到華南一帶。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零陵太守劉度、桂陽太守趙範,根本就不願意把戰火引到自己的轄地,所以劉備一到,無不紛紛豎起白旗,自動繳械投降。
就這樣,劉備不費吹灰之力,一下子把荊州江南四郡收入囊中,可以說是占了一次特大的便宜,氣得周瑜在江陵城下直發抖,差點兒就噴血了。劉備也太邪門了,盡做一本萬利的生意,怪不得呂布臨死之前會恨恨地大罵長耳朵最不可信。
但是現在周瑜再也沒有心情去思考劉備的事了,在夷陵的甘寧被曹仁派去的五六千人馬打得連氣也喘不過來了。曹軍在城外架起高高的木樓,一整天就從上麵沒完沒了地射箭,射得甘寧的一千守軍連脾氣也沒有了。甘寧卻鎮定自如,趁著曹軍不備,急忙求救於周瑜。
夷陵危急,甘寧危急!周瑜聽從大將呂蒙的建議,隻留下淩統一人對江陵圍而不攻,自己率領大部隊西援夷陵。周瑜一來,圍攻夷陵的曹軍立即土崩瓦解,被周瑜打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滅。夷陵大捷,周瑜繳獲了曹軍戰馬三百匹,東吳軍隊的士氣一下子漲飛到天空上去了。當然,收獲最大的是現在可以從陸地上進攻江陵城了。
江陵守將曹仁看到淩統兵少,於是派出大隊人馬發動反攻。一直進攻了十天十夜,都被淩統英勇擊退。等到第十一天,周瑜的主力部隊從西麵殺奔過來,嚇得曹仁趕緊鳴金收兵,收縮城內,堅守不出。
為了配合周瑜進攻江陵,十二月,孫權親自率兵攻打長江以北的合肥。這時候東吳的主和派領袖張昭也完全轉換了角色,變成堅決的抵抗派,帶領一支隊伍進攻九江的當塗要塞。
東吳在南方的三路攻勢讓曹操窮於應付,手忙腳亂。曹操隻好於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坐鎮老家譙,並派遣將軍張喜增援合肥。
雖然孫權的合肥攻勢沒有取得任何戰果,但是牽製了曹操的大量兵力,讓周瑜得以安心進攻江陵城。
經過了一年的艱苦圍困戰,曹仁的幾萬守軍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堅守下去恐怕真要人城俱亡,隻好棄城逃走了。
江陵終於攻克了,消息傳到,孫權熱淚盈眶。了不得,長達一年多的攻堅戰。沒有江陵,就沒有荊州。拿了江陵,就意味著控製了大半個荊州。這是自孫策以來,東吳最輝煌的一次開疆拓土。周瑜功不可沒,所以孫權馬上任命他為這片新領土的最高長官——南郡太守。此外還任命程普為江夏太守,把江夏郡占為己有。
這麼一來,荊州七個郡的形勢馬上又發生了變化。曹操除了牢牢控製北部的南陽郡以外,荊州最重要的南郡已經易主,而孫權由於周瑜的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江陵和江夏兩個郡。南部四個郡,長沙、武陵、桂陽、零陵則成了劉備的勢力範圍。
雖然說在比例上,曹、孫、劉是1∶2∶4,但實際上孫權收獲最大,取得了荊州的絕對控製權。劉備名義上擁有(實際上是沒有控製)南部四郡,但是地廣人稀,經濟落後,又遠離中原,所以這些地方對稱霸天下幾乎沒有什麼戰略價值。劉備在接受四個太守的投降之後,也就垂頭喪氣地回到江陵。
於是劉備跟周瑜吵起架來,不是戰前跟諸葛亮協議好了,組成同盟軍擊退曹操之後,雙方利益均分嗎?再說,雖然在江陵攻堅戰中,東吳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我也任命了關羽為襄陽太守,是他鎮住了襄陽守將樂進,絆住了當陽的滿寵,使得江陵完全變成一個孤島,周大都督才有攻克的機會啊!總不能把我趕到偏僻渺無人煙的南部四郡,去過著啃草根的苦日子吧?
顯然在鬥心機上,帥氣的周郎絕對不是長耳朵的對手。周瑜一則看到劉備也真有點可憐,二則劉備說得也是實情,可是江陵又是用東吳無數士卒的性命換來的,總不能白白送給劉備,況且劉備本來就是荊州的地頭蛇,劉琦一死,荊州太守的名號馬上落在劉備頭上,為爭奪荊州作好法理上的準備。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於是周瑜給劉備一點安慰,把江陵郡在長江以南的一小塊地盤割出來,讓劉備蝸居下來,省得他每天吵吵鬧鬧,聽見就心煩。
劉備幾乎是磨破嘴皮,用盡心機,才求來了江陵南岸一隅之地。所以他備加愛惜,在油江口建立了荊州太守的辦公機構,並想出一個花招,改了一個大眾化的草根地名:公安。其用意很明白,大家都來投靠吧,這裏很安寧,絕對是一片樂土。加上劉備魅力四射,荊州原來那些劉表的官員、士民,本來已經投靠了曹操,一聽到劉皇叔的大名,紛紛棄暗投明。由是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劉備竟然勢力劇增,終於成了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