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最後的決鬥(2 / 3)

如果關羽集中兵力攻擊其中的任何一點,另外兩個守區的隊伍瞬間即可趕到。況且在襄樊以北的南陽,還駐紮著徐晃一支大軍,起到連結襄樊與許昌的樞紐作用。一旦襄樊出現危險,徐晃可以迅速南下增援。

作好了各種防禦措施,曹仁也是信心百倍,恐怕他這個“關羽克星”的角色要扮演到底了。

但是曹仁萬萬想不到,老天爺卻不公平地向關羽傾斜過去。八月,襄樊地區進入了雨季,經過短短的幾天大暴雨,漢水泛濫成災,襄樊地區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從西部高山區衝奔下來的山洪,像咆哮的戰馬,不斷地洗劫著中部的低地走廊。無數的居民被卷入洪水,四處漂流。為了逃生,人們隻好爬上少得可憐的幾個高地。曹仁的襄樊防區被大水無情地隔離成三個孤立的水中小島,由於缺乏戰船等交通工具,曹軍隻好各自為戰,互不來往。

滿眼望去,盡是一望無際的大水,這令關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天爺就算眷顧我關某,也不必發這麼大的水啊!但是隨著地表上的水位不斷往上升,關羽有點坐不住了。我關某天生就是一個水戰的人才,老天爺這般發大水,簡直就是把自己往勝利的寶座上推。

於是荊州的戰船全部開到襄樊地區,曹仁哭喪著臉,怎麼就這麼背啊?不會又是一個火燒赤壁吧?城外漫天大水,樊北的高地上,於禁等人正不斷地搖晃著戰旗,打出求救的信號。曹仁犯愁了,兄弟,別迷戀哥,哥也是寸步難移啊。

由於營房全部被大水衝毀了,大水深達數丈,於禁帳下七個軍的人馬(大約兩三萬)失去了一切賴以生存的地方,不得不逃到高處。逃到高處之後,大水還是不停地往上漫,逼著大家一點一點地往上挪移。這時候別說架起鍋來煮飯,能有個站的地方就不錯了。結果幾萬人馬擠在一起,大家驚恐萬分地對視著,仿佛死神就在身邊。

但是更讓他們驚慌的還不止這些,當荊州的戰船像一隻隻嚇人的鯊魚一般湧過來時,曹軍上下一片驚呼:死神沒來,戰神來了!

隻見關羽像一尊高大的雕像,神采奕奕地站立在一艘威猛的戰船船頭,頜下的胡子依然那樣飄逸,簡直就是一個神話中才能出現的人物。樊北的曹軍守將於禁雖說也是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參見過的戰鬥不計其數,但是從未有過這樣的震撼。當關羽無畏地一步步逼近時,於禁不知道是害怕還是自卑,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壓力。

於禁想了很多,討黃巾、征張繡、破袁紹,自己在沙場上英勇矯健的身姿像一幕幕電影不斷地在眼前晃過。曾經的“五子良將”,是多麼的輝煌,然而這一切都成為過去了,麵對著眼前飄揚的“關”字大旗,於禁覺得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怯懦。

戰鬥一開始,關羽的士卒在箭雨的掩護下,像螃蟹一樣不斷地往高地上爬,樊北的幾萬人馬既餓又渴,如同受到驚嚇的刺蝟蜷縮成一團。

於禁則徹底犯傻了,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直到荊州兵衝到跟前,於禁才驀地舉起雙手:我要見你們的首長,前將軍關羽!於禁一投降,曹軍的人馬紛紛倒戈。當關羽的俘虜總比浸泡在水裏、餓死在高地上好啊!

關羽正要為勝利而歡呼時,突然發現高地上有一個騎著白馬的將軍還在那兒拚命。投降的曹軍告訴關羽,他就是號稱白馬將軍的龐德,現在是曹操的立義將軍!

立義將軍,那我關某就讓他站立著就義,給他一個揚名立威的機會吧!

隻見龐德站在水中的最高處,身上的盔甲在太陽光的照射之下,放出耀眼的光芒。一旦荊州兵衝上去,馬上就被龐德手中的弓箭射穿了肚皮。

關羽很惱火,連守城長官都投降,你還在那裏為曹操拚命。可是話還沒有說完,龐德的一支冷箭飛來,射中了關羽的額頭。幸虧隻是射偏擦傷,要不然這個戰神的命運就提前數月結束了。關羽暴跳如雷,下令:萬箭齊發,把那個白馬將軍射成一個刺蝟球!

射箭之後荊州兵又是一陣猛衝,激烈的戰鬥從早晨一直持續到中午,龐德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機器蠻幹著,箭射光了,就拿起武器跟荊州兵拚命。結果身邊的人都跑到關羽那邊去了,隻剩下一個部將和兩個小隊長。

四麵八方都是插滿了“關”字大旗的戰船,荊州兵樂嗬嗬地看著龐德等四個人像隻蹩腳的烏龜在岸上蹣跚地爬行著。

隻要我龐德還在,樊北守軍就不算全軍覆沒!龐德很不服氣,要不是老天爺幫了關羽一個大忙,這時候誰手裏提著誰的腦袋還不知道呢。

當然再拚下去那真的玉石俱焚了,於是龐德搭上一直小船,準備逃到南邊的樊城曹仁那邊去。可到底是隻旱鴨子,連劃船也不會,結果水灌滿了船艙,船體像喝酒醉似的搖來搖去,最後隻聽見“砰”的一聲,船兒竟然翻過去了。龐德嚇得緊緊抱住船身,灌了一大肚子的水,但這還不是最倒黴的時刻。

關羽發出了樊北之戰中最後一道命令,過去把龐德撈上來。

不愧是立義將軍,龐德站在關羽高大的身軀麵前,絲毫沒有任何屈服的意思。當然,龐德的英雄行為讓關羽大為折服,像這樣的骨氣男兒殺了實在可惜。

你越是堅強,對手越是尊敬你。

關羽試圖把龐德挖過來:立義將軍,你的兄弟龐柔就在我哥哥漢中王那兒當差。如果將軍也有此意,我可以修書一封推薦你當個將軍。

以關羽桀驁不馴的個性,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算是瞧得起人了,給了龐德十足的麵子。

但是固執的龐德不但不領情,反而口出惡言:臭小子,囉嗦什麼投降?我家魏王擁兵百萬,每人吐一口唾沫都能把整個漢中淹沒了。你家主子劉備一個庸才,根本就不是他對手。我龐德寧可當一個斷頭鬼,也不願做一個賊將。

這樣的話就是一個沒脾氣的人聽了也會火冒三丈,更何況是自視為蓋世無雙的一代戰神。關羽怒不可遏,臉蛋漲得像紅棗一樣,喝令一聲,龐德人頭落地。

事情傳到曹操那邊去,讓他既感到鬱悶又覺得悲痛,老淚橫秋,至於是什麼樣的眼淚,那隻有曹操肚子裏明白了。於禁跟隨我戰鬥三十多年,本以為對他是了如指掌。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我這個“五子良將”竟然還不如張魯的一個叛將。馬上下令,封龐德的兩個兒子為列侯。

4曹操的陽謀

樊北的於禁被消滅以後,樊城的曹仁就成了關羽的下一個目標。

城內的守軍放眼遠方,除了大水還是大水,已經分不清哪兒是漢水,哪兒是平原了。至於東邊,隻有依稀的幾個模糊黑點,那大概就是一些幸運露出水麵的小山丘吧。

對曹仁來說,現在的形勢真的很嚴峻,除了要麵對關羽這個萬人敵之外,城外的大水也同樣可怕。但是關羽還沒有到來,大水就先行摧毀了幾段城牆,衝進來了。水淹七軍的恐怖事件曆曆在目,麵臨著死亡的不斷威脅,人們也漸漸失去理性。城內一片哀鴻,人們不再詛咒關羽,開始對老天爺大發牢騷。有的人竟信誓旦旦地說,他寧可像赤壁大戰那樣被一把大火燒成灰燼,也比整天受到煎熬來得痛快些。

籠罩在恐懼與悲觀的氛圍之下,逃跑主義的論調也開始出現了。曹仁征戰了大半輩子,從未有過像今天一樣的抑鬱心情。汝南太守滿寵看到形勢很不妙,意識到樊城有未戰先潰的可能。這個滿寵也是個人才。他給曹仁詳細分析了目前的戰局走向,山洪雖然來勢凶猛,但是很快就會過去的。聽說關羽的人馬已經北進到郟下一帶,許昌以南更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但是為什麼關羽苦苦糾纏住我們不放,正是害怕我們拖了他的後腿,不敢貿然北上。如果現在將軍就棄城而逃,那麼洪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很快就會成了關羽的地盤。

曹仁感到很憤怒,這個關羽也太囂張了,我曹子孝決不是逃跑將軍。於是,一匹白馬成了祭品,曹仁跟城中的數千守軍結盟,誓與樊城共存亡,如果有誰起異心,那麼那匹白馬就是他的下場。

這個誓言發得非常及時,因為沒等白馬沉下水,關羽的船隊就出現在樊城的城外水麵上。由於在樊北消滅了襄樊地區曹軍的大部分主力,所以順利拿下樊城、生擒曹仁,幾乎是百分百的事了。

幹脆讓樊城變成一座徹頭徹尾的孤城吧,關羽又派人南攻襄陽城,結果一合圍,襄陽城內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忍受不了洪水和關羽的雙重打擊,找個機會,出城投降了。

關羽對自己的傑作很滿意。都說曹仁是自己的克星,今天我要讓世人知道,天下沒有一個東西能夠克得了關某。不過關羽絕對不希望曹仁成為第二個龐德,讓曹操的第一大將命隕於此,實在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

為了爭取把曹仁變成第二個於禁,關羽下令四麵圍城。這時候樊城已經有半座城池沉到水裏去了,露出的半截也正在被洪水慢慢侵蝕。關羽作了一個計算,如果山洪再爆發一個禮拜,到了那時候根本就不需要一兵一卒,整座樊城將永遠成為水下遺址。

不過一旦拿下了樊城,下一個目標南陽就有點麻煩了。那裏的守將是赫赫有名的徐晃,這個人是關羽的老鄉,他的實力關羽非常清楚。如果徐晃不投降,那就像圍困於禁、曹仁那樣把徐晃困死。但是到了那時候,自己得改名為“關曹”了——專門關押曹軍大將的人。

眼看著曹仁被關羽困得連手腳都無法舒展開來,曹操心裏也是很焦慮。十月,曹操急急忙忙地從長安趕到洛陽,親自坐鎮指揮。說真的,自從曹魏政權創建以來,曹操還沒有碰到這樣嚴重的危機。

可是屁股還沒有坐穩,洛陽以南的陸渾又發生了一次暴動。平民孫狼竟然殺死陸渾縣的縣委秘書長(主簿),已經跟關羽聯絡上了。關羽還給他一個大印,叫他回去發展勢力,跟自己好好合作,共創美好的明天。

曹操感到不戰而栗,他萬萬沒想到洛陽至許昌一線以南的地帶,民心搖動,很多縣城早已改弦易轍,插上“關”字大旗了。關羽的威名已經讓中原大地抖了三抖,這個戰神的美譽的確不是撿來的,而是用一係列令人炫目的輝煌寫就的。

一絲恐懼襲來,曹操的頭風病又發作了,開始悔恨當初為什麼要把關羽白白放走,這簡直是養虎為患。但是現在一切都遲了,關羽馬上就要殺過來了。

曹操實在頭痛難忍,隻好搬出《孫子兵法》裏邊的一句話,不若則避之。既然關羽惹不起,難道我還躲不起嗎?那就把都城從許昌遷到別的安全地方去。算你狠,這麼一個潮濕、偏僻的城市就留給關羽了吧。

這時候曹操的兩個奇才,司馬懿跟蔣濟站出來說話了,關羽水淹於禁七軍,對我們來講實隻九牛損一毛。劉備跟孫權表麵看起來一團和氣,背地裏卻相互拆台、勾心鬥角。關羽越是得誌,孫權心裏越是恨他。我們何不來個釜底抽薪,把江南一帶讓給孫權,叫他趁虛抄了關羽的老巢。後院起火,關羽必然解圍而去。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便宜了孫權那小子,雖然搞零和遊戲,曹操一點興致也沒有,但是事到如今,也隻有這麼條出路了。到了現在,曹操對統一天下早已心灰意冷,隻要曹、孫、劉三家能睦鄰友好,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那就謝天謝地了。病屙纏身的曹操現在圖的是一片清靜,整天吵吵嚷嚷,不把他的頭爆掉了才怪呢。

曹操的密信到了東吳,孫權掐了掐自己的手臂,想不到孤跟那個老賊竟然走到同一條路上來了。想想過去跟劉備簡直就是一家人,荊州借給他了,妹妹也嫁給他了,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把劉備拉到自己的身邊,為對抗曹賊增添籌碼。沒想到養鼠為患,做了生意倒貼錢就不說了,恐怕最後是獅子大張口,連自己也成了劉備的盤中餐。再想想關羽那張拉長了的嘴臉,孫權就不勝其忿,長期以來東吳一向以大局為重,不斷地委曲求全,今天送禮,明天送人,後天送地,圖的是孫劉聯盟能夠維持下去,可是自己根本就是單相思,一味地賣弄風騷,對方一點兒也不領情。

更讓孫權氣不過的是他曾經向關羽求親,以加固孫劉聯盟。結果派去的求婚使被關羽罵得狗頭噴血,灰土灰臉而回。

終止孫劉聯盟,投入老冤家曹操的懷抱,一度讓孫權痛苦萬分,畢竟曾經並肩作戰過,即使沒有親情也有友情啊。但是孫權不是釋迦牟尼大佛,也沒有割肉喂老鷹的慈悲心懷,既然關羽死也不肯跟東吳和解,強扭的瓜不甜,那就決裂吧。

兵不厭詐,奪取關羽的荊州乃是東吳最高的軍事機密,除了孫權和第三代統帥呂蒙之外,無人知曉。呂蒙原來是個大老粗,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算是東吳文化修養最低的一個了。孫權對此很有意見,當一個將軍,別說熟讀兵書,就是奏疏也應該知道怎麼寫。

受到領導的批評,呂蒙心裏很難受,於是在尋陽閉關苦讀。三個月後,東吳的第二代統帥魯肅路經尋陽,順便進門看看老朋友。結果兩人一交談,令魯肅大跌眼鏡,呂蒙仿佛脫胎換骨似的變了大樣,說話口若懸河,句句引經據典。魯肅連呼不可思議,老弟不再是先前的那個大老粗——吳下阿蒙了。魯肅死後,就把軍政大權移交給呂蒙。

這個呂蒙也是讓關羽大為頭疼的人物,關羽曾經把東吳的各個大將批得體無完膚,但是一說到呂蒙,關羽就沉默了。所以此次關羽北伐襄樊,特意留了一手,在江陵布下重兵,意在防備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