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杏林世家李時珍(2 / 2)

“連魚鱗都能治病?怎麼個用法呢?”李時珍專注地問道。

“這法子很簡單。比如說從鯉魚脊背上剝三十六片鱗,用火焙幹,研成粉末,用涼開水衝服。嘿!那魚刺自己就會跳出來。”

老漁翁還告訴他許多關於水鳥的知識。什麼是老水鴉,什麼是魚狗子,還有那成群結隊地用嘴在水麵上畫著線條飛過的叫淘河……

這樣,瓦硝壩附近青山綠水就成了李時珍少年時代最好的課堂,這裏的辛勤勞作者成了他最好的老師。這一切不僅使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這裏的人民,而且使他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激發了他不斷求知的欲望。

這些事情都被李言聞看在眼裏。他很了解兒子的興趣,為了滿足兒子對草木蟲魚之類學問的好奇心,還曾教他讀圖畫本的《爾雅》。在父親的教導下,李時珍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把深奧的《釋鳥》《釋獸》倒背如流。

李時珍生活的時代,民間醫生地位很低,不僅生活窘困,還常會受到官紳的欺侮。作為父親,李言聞不得不為兒子的前途和家族命運做考慮,而擺脫這一境況的唯一方法就是苦讀八股文,有朝一日贏得科舉走上仕途。考取功名,出人頭地,這是那個年代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就連李言聞本人也是科舉考試的熱衷參與者,隻是在鄉試中一再失敗,這更加使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個異常聰穎的小兒子身上。

李時珍12歲的那一年,父親就明確提出了要求他走科舉入仕道路的想法。李時珍一向愛讀的醫藥書都被收起來了,擺在他麵前的是“四書”“五經”,還有明朝初年黃子澄、王鏊等人所作的八股文集。李時珍的少年生活,就數這一段時期最不愉快了。讀經書,背經書,有的不懂,有的拗口,讀起來真沒意思。但是經書當中有許多篇文章還是很有教益的,譬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等等。至少這些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論述,對他當時和以後的學習還是起了一定指導作用的。學習經書雖然枯燥,但李時珍還是從中領悟到了一些可貴的民本思想。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使少年時的李時珍就懂得了一國之中老百姓最重要的道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學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知道“敬人”“愛人”的重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做人的本分。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名言,更是被他巧妙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去了。

讀經書還能讀些有用的內容,然而作八股文可就頭疼了。寫起來味同嚼蠟,枯燥極了。比起在雨湖上目送翠背黑翅的水鳥滿湖亂飛,耳聽遠處漁歌四起,情趣真是大不相同。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苦讀,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李時珍在父親和蘄州知州周訓的陪同下來到黃州應考。這次考試,14歲的李時珍考取了秀才,而隻有取得秀才稱號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每三年舉行一次的“鄉試”。鄉試是由各省在省城舉行的省一級考試,在鄉試中被錄取的考生稱為“舉人”。也隻有取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到京城參加“會試”。隻有通過這一次又一次、一級又一級的考試,才能最終步入仕途。

17歲,李時珍參加鄉試落榜。20歲,第二次參加鄉試,又一次落榜。

這時,李時珍的內心十分矛盾。想到父親的期望,他有一種負疚之感。他回憶起苦讀的九年,從早到晚,足不出戶,埋頭苦讀,然而光陰似箭,年歲徒增,春溫秋肅,自己仍一事無成……

李時珍的身體原本就弱,再加上常年的苦讀,他的身體更虛弱了,參加第二次鄉試後就病倒了。據他自己在《本草綱目》中所說,這次的病是由感冒引起的,咳嗽了很久,沒及時診治,結果轉為“骨蒸病”。皮膚發熱,熱得像火燎一樣,覺得心煩口渴,每天吐痰一碗多。從現在的醫學角度來看,他患的可能是肺結核。李時珍當時已懂得不少的醫藥常識,他就試著給自己開了藥,治了一個月,病情未見好轉。後來,他父親用名醫李東垣的“獨味黃芩湯”治好了他的病。

這次的病倒,使李時珍親身體驗了病人的痛苦,進一步感受到醫生責任的重大以及名醫妙方的神奇。他驚呼:“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23歲時,李時珍第三次鄉試失敗後,便向父親表明了自己的誌向,決心子承父業,一心鑽研醫藥。李言聞見兒子科舉不成,又聯想到自己多次鄉試的慘敗,也就放棄了讓兒子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同意李時珍終身以醫藥為業的選擇。李時珍從此告別了科舉考試,一心一意鑽研起神聖的醫藥學了。

李時珍未能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今天看來,並非一件壞事,反而成了他獻身醫學事業的契機。在準備應付科舉考試的日日夜夜裏,獻身醫藥事業的雄心已在他的心裏悄悄滋長。他的青雲之誌,不在入仕中舉、進士及第、獲取高官厚祿,而在於精研醫術,為百姓解除痛苦,為發展祖國的醫學、藥學作一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