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略一沉思,說道:“對於個人來說,這件事情的難度確實太大了,可是,我們也很難爭取到朝廷的支持啊……”
見父親沒作聲,李時珍便對父親笑了笑,揮著拳頭堅毅地說道:“如果得不到朝廷的支持,那就多用點時間和精力,也不能因為沒有朝廷的支持就讓老百姓繼續受苦啊。我一定要修訂出一部完備正確的《本草》!幾年不行,就用上十幾年,幾十年!”
接著,他奮筆寫下了:
身如逆流船,
心如鐵石堅。
望夫全兒誌,
至死不怕難!
李時珍的父親深知這件事非同小可,更深知這一工程的浩大和繁雜。但見兒子明理、誌大、心誠、意堅,便表示願意支持讓他試一試。就這樣,高度的責任感促使年輕的李時珍立下了宏偉誌向,為自己的一生確立了一個艱辛而偉大的奮鬥目標。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時珍35歲,他開始著手編寫《本草綱目》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和生長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做了反複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地做“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前後矛盾,莫衷一是。
這些難題該怎樣解決呢?在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重要,但“行萬裏路”更不可少。於是,一個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的方案就此形成了。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調查,後來又多次出外采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等地。
李時珍非常注重調查研究,看重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地都虛心向各類人物請教。這些人中有采藥的,也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他們都熱情地與李時珍攀談,幫助他了解認識各種各樣的藥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藥。但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神農本草經》沒有明確描述,各家注釋也不詳細。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的指點下,又察看了實物,才確定芸苔實際上就是油菜。於是,這種藥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得到了確鑿的注解。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開始研究它了。最初他隻從蛇販子那裏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裏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麼真正的蘄蛇又是什麼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捕蛇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後要立即截肢,否則就要中毒死亡。它對治療一些病有特效,因此非常貴重,州官便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可蘄州那麼大,其實隻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
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便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山上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李時珍置危險於不顧,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州白花蛇。捕蛇人先向白花蛇身上撒一把土,說來也奇,蛇就像麵粉遇到水一樣縮成一團不動了。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頸部叉去,另一隻手抓住蛇體的後部。這時的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來了,被用繩子拴著倒掛在了樹上。
李時珍上前仔細觀察白花蛇的形態,隻見蛇頭大似三角形,嘴裏長著四隻長牙,背上有二十四塊斜方格,腹部還有斑紋,與普通的蛇確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