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捕蛇人當場剖開蛇腹,去掉腹腔內的雜物,然後用水洗淨蛇身,用竹簽固定住蛇頭,把蛇身盤成一團,用繩子係好。捕蛇人告訴李時珍:“就這樣把蛇烘幹即可成藥。”捕蛇人還告訴李時珍一個辨別真假蘄州白花蛇的方法,他說:“別處產的白花蛇烘幹時眼睛早已閉上,而蘄州白花蛇就不同,烘幹後眼睛還睜著,就跟它活著的時候一樣。”李時珍非常感謝捕蛇人對他的教誨。分手時,他還買了幾條活的蘄州白花蛇,以便細致觀察,親自製藥。
幾年後,李時珍又根據白花蛇的祛風特性,製成了專治半身不遂及中風症的“白花蛇酒”。現代藥理分析證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鎮靜、鎮痛,擴張血管和降壓作用。李時珍還把對蘄州白花蛇的研究成果寫成一部書,叫《白花蛇傳》。
鯪鯉,即今天所說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材。陶弘景在引證《名醫別錄》中說它為鯪鯉科動物的鱗甲類,性味鹹涼,能夠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風下乳,外用止血。還說它能水陸兩棲,喜歡吃螞蟻。白天它爬上岩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將其吞食。
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正確,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裏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初步證實了陶弘景有關穿山甲食蟻的說法。不過,在以後的觀察中,他卻發現穿山甲並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而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正確的一麵,也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李時珍在蘄州雨湖之畔的住宅附近親手開辟了一座藥圃,名叫紅花園,他在這裏精心培植了各種藥物。黃精是一味補虛益精的植物藥,本是野生的,李時珍從山上采回以後,便在院內加以栽培。後來他介紹栽培經驗時說:“黃精野生山中,亦可劈根長二寸,稀種之,一年後極稠,子亦可種。”他親手試種的結果,說明黃精既可栽培,又可播其種子育苗栽植。紅花是一味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植物藥,李時珍也曾栽培過。他說:“紅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種下,雨後布子,如種麻法,初生嫩葉,苗亦可食。”“其子五月收采,淘盡搗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極肥美。”據他親身種植的體會,認為栽種紅花的方法就和栽植芋麻一樣,而且紅花的嫩苗和種子還可以充當美味的蔬菜。使君子是一味驅蟲消積的植物藥,主產於四川、雲南、廣東、廣西等地,湖北各地很少見到,李時珍便把它加以引種。他說:“使君子原出南海,交趾,今閩之邵武,蜀之眉州皆栽種之,亦易生。其藤如葛,繞樹而上。葉青如五加葉。五月開花,一簇二十葩,紅色,輕盈如海棠。其實長寸許,五瓣合成,有棱。先時半黃,老則紫黑。其中仁長如榧仁,色味如栗,久則油黑,不可用。”盡管蘄州地方不產使君子,但由於李時珍親自引種過它,因而對這種植物的生長過程及其特征了如指掌。
除了栽培藥用植物之外,李時珍還飼養過藥用動物。比如綠毛龜,它是一種補陰血益精氣的動物藥,因為是蘄州的特產,李時珍便養了幾隻。他通過親手用水缸飼養,了解綠毛龜的生長過程和生活習性,並且將它與普通烏龜進行對比,準確地記載了這種烏龜的特點。我們知道,綠毛龜是一種背甲生基藻或剛毛藻等綠藻的金龜或水龜,其藻為綠色絲狀分枝,長1—4厘米,在水中如被毛狀,故名綠毛龜。綠毛龜又是一種珍貴的觀賞動物,中外人士都很喜歡飼養它作為寵物,其經濟價值很高。李時珍記錄了飼養綠毛龜的方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太和五龍宮的後院有一種奇特的果樹,每年長出像梅子大小的“仙果”。道士們說,果樹是真武大帝所種,人吃了這仙果可以長生不老。皇帝聞訊,降旨下令五龍宮道士每年在“仙果”成熟時采摘作為貢品送到京城,供皇家享用,並不許百姓進五龍宮後院,誰要是偷看、偷采“仙果”,就是“欺君犯上”,有殺頭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