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本草綱目》的傳播及影響(1)(2 / 2)

據《羅山先生行狀》載,林道春於1608年赴駿府,日日為德川家康進講《論語三略》,“更與醫官研討醫藥之事”,則他很可能也向德川家康講了有關《本草綱目》的內容。繼此之後,金陵本、杭州本及其他版本的《本草綱目》善本也陸續經山海路由中國商船(唐船)直接載入日本。我們可以從日本漢學家大庭惰的著作中查得不同時期的“唐船”向日本出口《本草綱目》等漢籍的詳細情況。根據上野和大庭的考證,可以看到1705年、1706年、1710年、1714年、1719年、1725年、1735年、1804年、1841年及1855年每年從南京和廣州來的“唐船”都攜帶有《本草綱目》到長崎,其中1719年第22號南京船一次就帶去五部,再由長崎轉運到江戶(東京)、京都等地。以上是有檔案可查的,不為《商舶載來書目》等所記錄的流入日本的《本草綱目》還有很多。

剛傳入日本的時候,醫藥學家們爭相傳抄。林道春為了人們能更好地閱讀掌握其內涵,特別寫了《多識篇》《本草綱目注》,這是最早介紹《本草綱目》的入門書和工具書。

1637年,日本出現最早的“和刻本”《本草綱目》。此書以“江西本”為底本,用和文加以訓點,由野田彌次右衛門刊行,也稱“寬永本”。其後相繼出版了“承應本”“鬆下本”“貝原本”“益軒本”“若水本”等多種版本。可見在明末清初近七八十年時間裏,《本草綱目》僅在日本就翻刻了八個版次,數量已超過中國。

在江戶時代的二百多年間,日本學術界學習和研究《本草綱目》的風氣一直很盛,同時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致力於《本草綱目》研究的學者。與此同時,一批本草學家應時而生,他們借鑒《本草綱目》纂著專書,如《庖廚備用倭名本草》《語本草綱目》《大和本草》《庶物類纂》《本草綱目啟蒙》。這些本草學家為《本草綱目》在日本的廣泛傳播做了大量的工作。

18世紀,《本草綱目》經遼東陸路過鴨綠江傳入朝鮮。雖然我們迄今沒有看到朝鮮半島的翻刻本,但朝鮮半島上的醫藥學者都把《本草綱目》當做重要的參考書。根據日本研究朝鮮半島醫藥史的專家三木榮的《朝鮮醫學史及疾病史》一書中提供的資料,使我們對《本草綱目》在朝鮮半島的傳播有了更多的了解。

《本草綱目》問世時,正值朝鮮史中李朝(1396—1910年)的中期(1568—1800年)。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醫書有《鄉醫集成方》《東醫寶鑒》等,都引用了《證類本草》。但是,從這以後情況有了變化,朝鮮學者轉而引用《本草綱目》。李朝肅宗三十八年(1712年)成書的《老稼齋燕行錄》中,在“所買書冊”項下見有《本草綱目》。這是朝鮮使者從北京坊間購得帶回朝鮮的。

18世紀以後,《本草綱目》中國原刊本陸續流入朝鮮。於是從英祖、正祖以來,此書便成為朝鮮醫家所熟悉的參考書了。到李朝末期,《本草綱目》的影響尤為顯著,像在日本一樣,它取代了《證類本草》原來所占的地位。

成於李朝正祖時期的《本草精華》二卷,就是按《本草綱目》編寫的,附朝鮮文諺字解。但此書作者及撰寫年代不詳,未曾刊刻行世。正祖14年(1790年),朝醫李景華著《廣注明秘方》四卷,在引用書目中提到《本草綱目》。此書分救急、雜病、婦科、小兒科及藥材等篇,由鹹鏡道觀察使李秉模為之刊印。引用《本草綱目》最著名的醫書是《濟眾新編》。其《濟眾新編》八卷成於正祖23年(1799年)。康命吉將當時常用醫方予以係統編纂,除引用《東醫寶鑒》等朝鮮醫書外,還大量引用《本草綱目》《醫學入門》《醫學正傳》及《赤水玄珠》等中國醫藥著作。這部朝鮮醫書用漢文寫成,還在清代嘉慶22年(1817年)由北京經國堂翻印,受到中國醫界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