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巾幗首相”上官婉兒(1 / 2)

曆史反光鏡

後人稱上官司婉兒為“巾幗首相”。

上官婉兒是今河南三門峽陝縣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相傳上官婉兒出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兒子,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卻生下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樂。上官婉兒麵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聰明伶俐。

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則天所殺,家族籍沒。尚在繈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她十四歲的時候,出落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度。加上天生聰秀、文采過人,儀鳳二年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後,武則天所下製誥,多出自上官婉兒的手筆。

當時的太子是時年二十四歲的李賢,上官婉兒見得最多的男人,除了皇帝李治,恐怕就得數李賢了。因此,又有了這樣的傳說:上官婉兒是李賢的侍讀,與“容止端雅”的李賢之間產生了愛情。然而傳說中的愛情即使存在過,也很快就被碾得粉碎。

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七歲的李賢被廢去太子之位。而廢黜詔書,正是十七歲的上官婉兒替武則天草擬的。事實再次證明,上官婉兒已經堅定了跟隨武則天的決心。而這樣的決心將跟隨她的一生。

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上官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關於上官婉兒的傷疤另有一說:因上官婉兒厭惡武則天男寵對自己的調戲而關閉甬道,致使皇權象征的明堂被毀。武則天大怒,下旨欲殺之。在宮內臨刑前改變主意,賜給了上官婉兒生存的機會,卻在她額頭上刻了“忤旨”二字。自此,上官婉兒一是為紀念李賢;二是因為無欲無求,整日素衣打扮,再不梳妝照鏡。

以後,上官婉兒遂更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聖曆元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神龍元年,中宗複位。接著把上官婉兒冊為昭容,封她母親鄭氏為沛國夫人。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

上官婉兒曾與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讓她滿意。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她把武三思薦給了韋皇後。韋皇後平日在宮中愛賭雙陸遊戲,她和武三思對坐著賭雙陸,韋皇後故意撒癡撒嬌,逗著武三思玩笑。中宗手中握著一把牙簽兒,還替他二人算著輸贏的籌碼。

由於有武三思的加入,韋皇後勢力大增,把中宗的權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韋皇後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一時。上官婉兒為保情人地位,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禦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皇帝旨意,發左禦林軍及千騎三百餘人,在半夜時分,分兩路軍馬直撲武三思、武崇訓府第。並誅其親黨十餘人,又統兵300餘,直趨肅章門,斬關直入,搜索韋皇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至中宗和韋皇後處,並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弑皇後和陛下。”韋皇後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中宗下詔將太子首級獻上太廟。這時,韋後見武三思死了,心中萬分淒涼,聽說太子首級到京,便下懿旨:“將太子首級,在三思、崇訓父子柩前致祭。”韋後和安樂公主親自到靈前吊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