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再次被解雇了。
在沙富豪森這座以瀑布聞名的小城近一年的生活中,愛因斯坦不但與他終生的朋友哈比希特再次重溫了小提琴二重奏,而且在理論物理學方麵,繼續從事著極其艱苦而又勤奮的研究工作。
1901年12月,愛因斯坦在一封信中寫道:
從1901年9月15日起,我成了沙富豪森一家私立學校的教師。在這所學校的教學活動的頭兩個月中,我撰寫了一篇以氣體動力理論方麵的博士學位論文。一個月以前,我已經將這篇論文呈交給蘇黎世大學了。
這篇論文的題目是“熱平衡的運動和熱力學第二定律”,他沒有把這篇文章寄給瑞士聯邦工業大學,而是寄給了蘇黎世大學。可是蘇黎世大學也沒有能夠充分認識這位偉大的天才,論文被拒絕了。
再度失業,使愛因斯坦陷入了更加困窘的境地。
後來,愛因斯坦自己曾經回憶道:
“那年我非常困難,我貧困已極,使我整整一年無法思考一個抽象問題。”
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米列娃來到沙富豪森看望他。
望著愛因斯坦瘦削的臉頰和身體,米列娃心中十分焦慮。她力勸愛因斯坦不要為了滿足一種“虛榮心”,非要充當一個獨立自主的“男子漢”而損害自己的身體。
她幾乎強迫愛因斯坦回到意大利的米蘭,和他的父母親團聚,同時,也爭取在米蘭尋找一份工作。
愛因斯坦不得不告別他居住了一年之久的閣樓小屋,告別了沙富豪森美麗的瀑布,回到父母親的身邊。
可是,在米蘭尋找工作的願望再度落空。愛因斯坦不得不向遠在瑞士的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任助教的同學和好朋友馬爾賽·格羅斯曼寫信求援。
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愛因斯坦於1902年4月寫給格羅斯曼的一封信。
親愛的馬爾賽:
昨天收到了你的信,使我萬分感動,因為你的忠誠和仁愛使你沒有忘記不走運的老朋友。要想找到比你和埃拉特更好的朋友是不容易的。甚至用不著說,我若能得到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多麼幸福,我一定要盡一切努力光榮地證實這次對我的推薦。我已在父母這裏住了三個星期,為了在這兒尋找一個大學助教的工作。如果不是韋伯反對我,我早就可以找到工作了。但不管這個,我決不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性,並且也沒有失去幽默感……上帝創造了驢子,並且給了它一張厚皮。
現在我們這裏正是最美妙的春天,整個世界帶著如此幸福的微笑在瞧著你,使你不得不拋棄任何憂鬱。此外,音樂的美妙也使我免於悶悶不樂。在科學方麵……考慮了幾個美妙的思想,但是還需要好好琢磨……
格羅斯曼的父親是伯爾尼專利局局長哈勒的老朋友。
格羅斯曼為了幫助他最要好的朋友愛因斯坦,去哀求爸爸去找他當局長的老朋友。
哈勒局長很給麵子,答應幫忙,可是也詳細地詢問了愛因斯坦的情況。
老格羅斯曼完全用兒子的話,回答了老朋友的提問。
“他聰明嗎?”
“我認為他就是用做天才的那種材料造就的!”
“他是學什麼專業的?”
“學物理的,在理論物理方麵很有研究能力。”
“他有什麼怪癖嗎?”
“據我所知,他最大的怪癖是有時會半夜起來拉奏小提琴。不過,這絲毫也不會影響他在專利局的工作。”
“那好吧,讓他來見我吧!”
一個月後,愛因斯坦應約來到伯爾尼,在一幢破舊的小房子裏租了一間小屋住下來。
第二天,愛因斯坦興衝衝地奔向伯爾尼專利局。他來到局長室,麵對哈勒局長那藏在厚厚的眼鏡片後麵的目光,愛因斯坦的心怦怦直跳,有些緊張。
因為他知道,他需要這份工作:父母親希望他能有個安定的生活環境;米列娃期待他能有個固定的工作,好實現他們的未來計劃;他自己也希望結束流浪漢的生活,有一個能夠安心從事科學研究的客觀條件……
哈勒局長禮貌地讓愛因斯坦坐下,拿出幾份專利申請書,要他當場提出意見。
愛因斯坦不懂工程技術,更不懂工藝知識,可是,他絕不缺少機智,不缺少對新事物的敏銳反應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所有這一切,都給哈勒局長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局長收起專利申請書,隨便和愛因斯坦談起物理學。很快,老局長就認定他的老朋友沒有欺騙他,這個青年人確確實實是個天才。
他當即決定,錄用愛因斯坦為“三級專家”(實際上就是審查員),年薪3500法郎。可是,卻要等到專利局出現空額以後。在等待期間,專利局當然不會負責愛因斯坦的吃飯問題。
於是,愛因斯坦又不得不琢磨如何解決這段時間裏自己的溫飽問題。
幾天以後,一種色彩鮮豔、內容奇特的廣告出現在伯爾尼的大街小巷:
“聯邦工業大學畢業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講授物理,每小時3法郎,願者請接洽。”
一周的時間過去了。
隻有一個“願者”上門,他是索洛文,一個羅馬尼亞人。他到瑞士來讀大學,主修哲學專業。他希望能向愛因斯坦請教物理學方麵的知識,尤其是了解大自然的基本規律,這對於學習哲學是大有好處的。
於是,他按著廣告上寫的地址一路找來。
愛因斯坦見到有學生來聽講,連忙放下手裏的書本,熱情地請來者坐下。
聽了索洛文的一番自我介紹,愛因斯坦更加高興,滿麵春風地說道:“你學哲學,愛好物理,我學物理,愛好哲學。這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