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參政黨建設、構建和諧黨際關係(1 / 3)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在中共遼寧省委和各民主黨派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省各級民主黨派相繼完成了組織換屆工作。為了解我省各級民主黨派換屆後開展政治交接主題教育活動和民主黨派工作情況,加強參政黨建設,構建和諧黨際關係,我院從2008年6月底至9月中旬,深入各民主黨派省委機關和沈陽、大連、鞍山、丹東、朝陽等市,采取召開座談會和發放調查問卷等方法進行了調研。現將本次調研成果報告如下:

一、我省民主黨派換屆後政治交接主題教育活動和民主黨派工作的基本情況

在各級中共黨委的正確領導和統戰部的具體指導下,我省民主黨派換屆後政治交接主題教育活動卓有成效,在思想上增強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組織發展健康有序,履行參政議政積極主動,民主黨派工作總體運行良好。

(一)政治交接主題教育活動卓有成效

2007年2月12日,中共遼寧省委召開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主題學習教育活動電視電話會議後,各民主黨派認真貫徹《各民主黨派省委關於開展政治交接主題學習教育活動座談會紀要》精神,按照中共遼寧省委三個階段的部署,製定了具體的活動方案和計劃,分層次、分階段開展活動。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提高了各級黨派領導幹部和廣大成員的理論素質,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度的認識,增強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信心;健全了基層組織和機關的工作機製,保證了黨派工作的規範、有序、有效運轉;加深了黨派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黨派領導與黨派幹部之間、黨派領導與黨派成員之間的理解和了解,化解了情緒和矛盾。

(二)民主黨派組織建設健康有序

1、領導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換屆後,全省共有民主黨派省級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職數68個,其中主委8人、副主委57人。領導班子主副委平均年齡51歲,比上次換屆時下降3.6歲。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的61人,占93.8%,其中碩士、博士34人,占52.3%。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52人,占80%。女性16人,占24.6%,在政府擔任市廳級領導職務的17人,占27.7%。新班子中既有黨派工作經驗豐富、有較高威望的老同誌,又充實了一批有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有影響力的中青年同誌。

2、黨派組織發展規範有序。截止2007年底,我省民主黨派成員總數為41693人,平均年齡為49.6歲,其中離退休成員15866,占全部成員總數的38.1%。各民主黨派堅持“三個為主”、“ 四個結合”的方針,發展組織成員。2007年,全省新發展黨派成員2051人,淨增率4.46%。

3、新一代黨派成員主流思想健康積極。新一代民主黨派成員具有新的特點:思想政治上,積極追求進步,思想活躍,部分成員對西方政治製度還存在模糊認識;價值取向上,民主意識、自我意識、競爭意識明顯增強;能力水平上,參政議政願望強烈,但社會閱曆還不夠豐富,實際能力有待提高;代表性上,在專業領域的威信較高,但社會影響相對不足。

4、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到2007年底,我省各民主黨派有各級組織數1906個,其中基層組織1800個。2007年,我省八個民主黨派新建基層組織74個。各民主黨派以基層支部換屆為契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一批年輕同誌走上了領導崗位,基層組織顯現活力。

(三)履行職能積極主動,服務社會成效顯著

2007年我省各民主黨派換屆後,民主黨派成員中有613人擔任各級人大代表,4739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290人擔任各級政府及司法機關縣處級以上職務。各民主黨派積極組織廣大成員積極參政議政,僅在省政協十屆一次全會上,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就提交提案125件,大會發言21件。2007年,全省民主黨派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開展調研活動5756人次,形成調研成果2154篇,轉化成文件的有157篇,議案提案1623篇,引進了一大批資金項目,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公益活動;積極參加愛崗敬業活動,完成科技攻關項目1784個,提出合理化建議4173條;受到各類表彰7110人次。在今年5.12抗震救災活動中,各級黨派組織和廣大成員積極響應中共遼寧省委的號召,以具體行動投身到抗震救災中。

二、我省民主黨派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傾向

(一)組織發展方麵

1、界別特色有趨同之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各民主黨派組織發展的範圍邊界比較模糊,存在同一單位、行業、和職業領域有多個黨派都發展成員現象。二是各黨派旗幟性人物界別特色不明顯,從黨派領導班子成員的組成看不出黨派的界別特色;三是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角度雷同,缺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