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知人善任,推翻暴秦,消滅項楚,蕩平群雄,統一中國,並加強了中央集權。作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位八年,政績斐然。
劉邦(前256或前247~前195),楚國沛縣(今江蘇沛縣)人。他出身農民家庭,排行第三,小號劉三。劉邦年輕的時候,好交遊,愛飲酒,性格開朗,有大誌向,就是不愛種田。後來被錄用為沛縣泗上的一個亭長,掌管一亭之內的治安和道路。他結交的好友如蕭何、曹參,後來都成了他打天下的得力助手。當時,沛縣來了一位呂公,是縣令的貴客,全縣大小官員都前往祝賀,負責收禮的蕭何宣布說:“送禮一千錢以內的坐堂下。”劉邦官小,工資微薄,這一天他根本就沒帶一分錢,他大呼一聲“賀禮一萬”,便大搖大擺地坐到貴賓席上去了,談笑自若,氣度非凡,引起了呂公注意。席散後,呂公叫劉邦留下來,與他交談,認定他前程遠大,不顧家中老妻反對,將女兒呂雉許配給了劉邦。
劉邦身為亭長,經常押解囚犯到京都鹹陽。他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嚴氣勢,十分的羨慕,感歎說:“大丈夫應該這樣呀!”在他的心裏,隱隱有著富貴的夢想。
由於秦的暴政,天下老百姓都非常痛苦。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很快全國起義風起雲湧。這時劉邦也拉起了九百人的隊伍,回到沛縣,在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的支持下,攻下縣城,殺了縣令,打起了擁陳誅秦的旗幟。但沒有多久,陳勝失敗了。項梁、項羽率軍隊從江東渡長江,進入山東,成了抗擊秦軍的主力。劉邦帶兵去投奔項梁,與項羽拜了把兄弟。
公元前208年八月,劉邦和項羽決定分兵兩路攻秦。劉邦帶兵從河南西進入關破秦。項羽帶領主力北上救趙,牽製秦軍主力。反秦將領們相約:“先入關中的人做關中王。”
項羽作戰英勇,孤身與秦軍主力搏鬥,在巨鹿城下大戰秦軍,一天九次激戰,喊殺震天,終於打敗秦軍主力。但是項羽十分殘暴,他的軍隊所到之處,經常燒殺搶奪,極大地失掉了民心。
與項羽相反,劉邦一路招撫降兵、安撫百姓。他趁項羽在河北與秦軍主力決戰的時機,乘虛而入,迂回進入鹹陽,秦王子嬰投降,秦王朝徹底滅亡了。劉邦下令與老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償命,傷人和盜竊的按罪處罰,秦朝的殘暴法律全部廢除。
項羽攻破函穀關,也進入關中,見劉邦勢力越來越大,便想一舉除掉劉邦。其時項羽的軍隊遠遠多於劉邦。危急時刻,劉邦帶少數隨從趕赴鴻門,向項羽請罪,鴻門宴上,總算騙得項羽信任,逃過了一劫。其後,項羽分封諸侯,自以為天下歸一了。
後漢王劉邦乘項羽率楚軍主力北上擊齊之機,率諸侯聯軍攻楚。項羽隨即率數萬精兵遠道奔楚,打敗聯軍,幾乎生擒劉邦。此後在長達三年的楚漢征戰之中,項羽雖然幾次擊敗劉邦,陷漢軍於困境,但終因不度大勢,不善於用人,缺乏全麵謀略,被動應付,以致兵疲糧斷,喪盡優勢,後被漢軍圍困於垓下。項羽決戰失利,自刎於烏江。
劉邦做皇帝後,為重建和穩定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采取了許多措施。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打敗項羽,分封了一些異姓諸侯王。這些異姓諸侯王擁有強大的兵力,各據一方,大大削弱了中央政權的力量。西漢建立後,劉邦把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先後消滅了。當時,六國的舊貴族仍然是很強大的地方勢力。劉邦把六國舊貴族和地方豪強十餘萬人口,全部遷到關中。這樣,他們基本上被控製了。
西漢初年,正是長期戰爭之後,社會十分貧困,劉邦又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讓士兵複員生產,免除若幹年徭役;讓戰爭中流亡的人各歸本土,恢複原有的田宅;把因饑餓賣身做奴隸的人釋放為平民;減輕田租,規定十五稅一,即每年征收田產的十五分之一。另外,他還命蕭何以《秦律》為依據,製定《漢律》九章。這些措施,對於鞏固中央集權,恢複社會經濟,都有重大的作用。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東征異姓諸侯王英布時,所受箭傷發作,並於這一年的四月病死於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