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美顏、身體調理不容忽視(4)(1 / 3)

年輕人補充氣血,首先要盡量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盡量少加班、不熬夜。即便是不得不加班,也要在加班之前為自己攝取充足的能量,在忙完工作之後,一定要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找時間把身體調養過來。這樣才不至於形成惡性循環,讓身體一直處於消耗的狀態。

另外,還可以在休息之餘,為自己做一些補充氣血的養顏湯。不要以為那隻是年紀大的人要做的事情,自認為身體看起來沒有什麼異常,就對此不屑一顧。提早進行調養,才是養顏補血的捷徑。

體溫在調養氣血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植物隻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才能正常生長,人類也隻有生活在合適的溫度範圍之內,才能保證身體的各部分正常運行,維持身體健康。人的身體保持在37℃左右才屬於正常。

人體正常的體溫是體內陰陽平衡、氣血暢達、髒腑氣機協調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是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基本條件。體溫的不正常波動可引起機體一係列的代謝和功能變化,比如會使周圍血管收縮擴張不充分。且時間延長,黏蛋白代謝和酶活動都會出現紊亂。

另外,體溫低可致氣血凝滯、經絡受阻,進而引發皮膚起小痘痘和腹瀉等症狀。從中醫觀點來看,體溫低,比如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屬於陽虛、氣血不足,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不能溫暖身體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量易散失,更容易感到寒冷。

體溫過低還會致使肝脈受寒,肝髒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腎髒陽氣不足、肢體冷涼、手腳發紅或發白,甚至出現疼痛的感覺。

保證氣血充足必須掌握食物的溫熱寒涼平

我們平時經常會說,這個食物是涼性的,那個食物是熱性的,等等。其實這就是說的食物的溫熱寒涼平。中醫認為,溫熱為陽,寒涼為陰,隻有將食物的溫熱寒涼因人、因時、因地地靈活運用,才能使人體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陰陽平衡,不會生病。

那麼,到底哪些食物是溫熱性的,哪些食物又是寒涼平性的呢?下麵就為你提供一個寒涼溫熱食物分類大全:

溫性食物

高粱、糯米、韭菜、小茴香、生薑、蔥、芥菜、香菜、油菜籽、韭菜籽、大蒜、南瓜、木瓜、薤白、醋、龍眼肉、杏子、杏仁、桃、櫻桃、石榴、烏梅、荔枝、栗子、大棗、胡桃仁、鹿肉、熊掌、羊肉、狗肉、豬肝、豬肚、火腿、貓肉、雞肉、雀、鱔魚、蝦、淡菜、鱅魚、鰱魚、海參、羊乳等。

熱性食物

芥子、鱒魚、肉桂、辣椒、花椒、胡椒、生薑、蔥白、香菜、紅茶、白酒等。

寒性食物

淡豆豉、馬齒莧、醬、苦瓜、藕、食鹽、甘蔗、柿子、茭白、蕨菜、荸薺、紫菜、海藻、海帶、竹筍、慈姑、西瓜、甜瓜、香蕉、豬腸、桑葚、蟶肉、柚子、冬瓜、黃瓜、田螺等。

涼性食物

小米、大麥、綠豆、小麥、薏米、蕎麥、茄子、白蘿卜、冬瓜籽、冬瓜皮、絲瓜、油菜、菠菜、莧菜、柑、蘋果、梨、枇杷、橙子、西瓜皮、芒果、橘、槐花、菱角、茶葉、蘑菇、豬皮、鴨蛋等。

平性食物

豌豆、黑大豆、赤小豆、蠶豆、黃豆、粳米、玉米、白薯、馬鈴薯、洋蔥、藕節、黃花菜、薺菜、香椿、檾蒿、圓白菜、芋頭、扁豆、胡蘿卜、白菜、豆豉、百合、荷葉、橄欖、無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木耳、香菇、黑芝麻、榛子、南瓜籽、落花生、白果、蓮子、桃仁、李仁、酸棗仁、豬肺、豬心、豬肉、豬腎、豬蹄、牛肉、鵝肉、白鴨肉、鵪鶉、鵪鶉蛋、蜂蜜、蜂乳、香榧子、芡實、燕窩、雞蛋、鵝蛋、牛奶、白砂糖、黃魚、泥鰍、鯧魚、青魚、鯽魚、鯉魚、龜肉、鱉肉、海蜇等。

知道了不同食物的溫熱寒涼平,在補充氣血的時候,還要因人而異。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的人體質較熱,有的人體質屬寒。寒、涼食物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證(陽勝或陰虛)。其作用主要是疏散風熱、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平肝潛陽、保持血脈暢通等。對於體質屬寒的人來說,要多吃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可以起到溫裏散寒、助陽益火、活血通絡、行氣解鬱、芳香開竅的作用。對於一般體質的人來說,可以食用平性食物,或者說平性食物對於寒、熱病證均可。

另外,茫選擇不同屬性的食物還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和地理環境的不同來考慮。冬天氣候寒涼,應該多吃溫熱的食物來保暖;夏天幹熱,就可以多吃一些寒涼清熱的食物。不同的地理環境,會讓身體所需的熱量不同,所以也應該選擇不同屬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