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全麵認識呼啦圈與科學健身(2)(3 / 3)

2注意事項:不能隻靠圈拉住身體,學生應雙手搭肩,並注意安全。

3目的:培養快速奔跑能力及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三、過河1規則及方法:將學生分成四小組,每小組間距10米,麵對麵站好,每組排頭學生持兩個呼啦圈,教師發令後,將一圈拋出,然後跳進呼啦圈內,將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麵,再跳進第二個呼啦圈內,轉身將第一個呼啦圈拿起再拋向前方,如此反複,直至跳至對麵學生處,其他學生依此法進行。

2注意事項:拋呼啦圈時不能拋太遠,應在自己彈跳的能力之內,雙腳始終不能離開圈外,否則返回重新進行。

3目的:發展下肢彈跳及手腳相互配合能力,培養勇於拚搏,力爭上遊的精神。四、抓害蟲1規則及方法: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分別麵對麵站在相距4米的兩直線後,每人兩個呼啦圈,另一組從通道中的雙手後背在身後,跳過通道,線兩側的學生,兩側學生用呼啦圈套田中的“害蟲”,每套到一個得一分,被套到的“害蟲”即出田,最後比一比哪組的累計分多。

2注意事項:“害蟲”跳的時候雙腳並跳,不能用手擋呼啦圈。

3目的:發展下肢彈跳力及機敏的反應能力。五、“8”字滾圈1規則及方法:每人兩個呼啦圈,用一個圈推另一個圈進行行進間滾圈,繞場地變換方向滾圈,轉彎時身體重心轉移。

2注意事項:練習中讓學生摸索兩圈接觸的位置,方向改變時的雙手用力力度。

3目的:發展身體協調性,提高上臂的靈活性。

11.有關呼啦圈的吉尼斯紀錄

美國人羅琳·羅美莉1973年年以同時搖轉15個呼啦圈的成績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時她隻有14歲。而1999年,她的新紀錄已經是同時搖轉82個呼啦圈了。羅梅利8歲的時候,她的祖母送給她一個呼啦圈,那是她第一次接觸呼啦圈。現在她每天練習呼啦圈1個小時,在健身房鍛煉卻達2個小時左右,因為82個呼啦圈合在一起,重量可不輕。

2001年6月16日,呼拉圈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人羅琳·羅美莉(LORILYNNLOMELI)向自我挑戰。在台北世貿展覽館,她以同時搖動83個呼拉圈的成績,成功打破兩年前由她自己創下的吉尼斯紀錄。

2005年七月,美國一名“吉尼斯專業戶”刷新了一項呼啦圈紀錄--轉動世界上最大的呼啦圈。這個巨型呼啦圈直徑達4.5米,比日本人保持的紀錄足足寬了30厘米。在紐約皇後區的一個公園,弗曼和他的助手花了不少工夫將這個重7.3公斤的鋁質呼啦圈組裝起來,然後弗曼用泡沫護具包裹住自己的腰部,以防止腰部受傷。簡單的熱身後,弗曼開始了他的挑戰。最後他連續轉了19圈,輕鬆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2004年5月31日,美國人Ashrita Furman在克林姆林宮外一邊跑步一邊玩著呼啦圈,他正在創造自己的第80項吉尼斯世界紀錄。Furman先生曾在14分40秒內玩著呼啦圈跑完了1200米。

2007年5月12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常客福爾曼又向吉尼斯發起了挑戰。這次他的挑戰同樣充滿了新奇創意,在水下轉呼啦圈。這個呼啦圈是一個特製的金屬呼啦圈,在陸地上轉轉還可以算是輕而易舉,可到了水下由於水的阻力和浮力等因素的影響,想要轉起這呼啦圈可決非易事。這次他選擇挑戰的地點是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海豚醫療島嶼,這裏專門為一些病重以及殘疾的兒童提供海豚療法,讓海豚和他們一起玩耍,給他們帶來快樂與希望。福爾曼希望自己的挑戰能夠使更多人關注這些需要關愛的孩子。最終,福爾曼在水下堅持了2分20秒。他的這種奇怪舉動不僅吸引了人們的關注,還吸引了不少海豚前來“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