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政治家艾爾·史密斯也是從貧民窩奮鬥出來的,最後終於獲得權力與榮耀。
傑出的黑人投手派吉在棒球尚是一種種族隔離的運動時,默默無聞地渡過了很多年的痛苦歲月。
才能卓越的電視名藝人賈吉·格裏森小時候的生活十分困苦;另外一個電視明星狄克·範·戴克也曾度過一段一文不名的日子。
另外有很多人也是經過艱苦奮鬥,最後終於獲得成功的,可貴的是在奮鬥過程中,他們都能維持自己的特點。
能有足夠的勇氣,獨力挺身對抗所有邪惡的勢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電影《日正當中》(HighNoon)的那位男主角。這位小鎮警長在友人全部背棄他的情況下,不得不挺身對抗那些回到鎮上的凶惡殺手。他雖然也很害怕,但最後還是克服了恐懼感,打敗了那批不法之徒。電影雖然是虛幻的——卻道出了生活上的真諦。
還有誰能夠像杜魯門總統那樣麵對批評而安然自處的嗎?他拒絕妥協,堅持自己的理想,不理會批評者對他的攻擊。報紙侮辱他的能力,甚至連政治家也懷疑他,但他仍然對自己保持信心。
杜魯門這種“堅強的個人特點”,所麵臨最大的考驗就是他和杜威競選總統,結果他獲勝了。
雖然全國的民意測驗以及報紙皆預測他無法獲勝,但他仍然堅持他一定會獲勝的信心。在開票之初,他落後杜威甚多,甚至有些報紙已經宣布杜威獲勝,但杜魯門仍然鎮靜地上床睡覺,第二天起床時,發現自己已經獲勝時,他甚至一點兒也不感到意外。
4懂得自我完善的技巧
因為我們有缺陷,我們才能包容萬物,也正因為我們有自己,我們才有了改造自己的良機。不懂得自我完善,這些都將失去可能。
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陷,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人之所以為人,道理並不在於此,而是在於,懂得哪裏有缺陷就要改哪裏,也即懂得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暗含著一種重要的情感:不斷進取的願望。有了願望,要達到完善的目的,還得戰勝自我——戰勝追求物質生活和享樂的自我。小說、牌戲、台球和閑侃統統都得拋開,一刻有用的閑暇都不能浪費。所有追求自我完善的人都麵臨著“一隻攔路虎”,它就是自我放縱,隻有戰勝“自我放縱”這個敵人,才會有大的發展與進步。
如果你能告訴我,一個年輕人怎樣度過他夜晚的時光,怎樣打發他零碎的時間,我就能預見他的前途。他可能惜時如金,從不浪費閑暇;他也可能隻是把閑暇看做消遣娛樂的“輕鬆時光”而已。
換言之,每個人利用閑暇的方式就決定了他的生活態度,到底是認真地生活,還是在遊戲人生。或許他從來沒有意識到一個可怕的後果:隨隨便便地浪費掉閑暇的時間會造成品質上的逐漸退化,而且這種退化有時候並不易察覺。
年輕人經常會驚異地發現自己已落後於競爭對手了,但隻要反省一下,他們就會發現,他們不再進步是因為自己不再為緊跟時代步伐而苦苦努力了,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進行廣泛的閱讀,不再靠自學來充實生活。
正確地利用閑暇進行閱讀和學習是完善自我的表現。曆史上的很多例子都說明,被用來學習的“閑暇”從很大意義上講並未閑著。這些時間是節省出來的,是從睡眠、就餐和娛樂時間中節省出來的。
埃利胡·布瑞特十六歲時就去給一個鐵匠當學徒,他整個白天都不得不呆在車間裏幹活,而且經常還得點蠟燭加班,試問,今天哪個男孩成才的條件會比他更艱難?然而,他吃飯時麵前總要擺一本書,隻要一有空,他就把兜裏的書拿出來看,晚上和節假日都學習不輟。這樣,他設法利用大多數男孩虛擲了的零碎時間來接受出色的自學教育。當那些紈絝子弟們打哈欠、伸懶腰、幹瞪眼時,年輕的布瑞特卻在不失時機地學習、進步。
他求知若渴,常思上進,從而克服了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障礙。一個富有的紳士願意資助他去哈佛念書,但布瑞特說他能教育好自己,即使他每天得到鐵匠鋪工作十二或十四個小時。這是個多麼有毅力的孩子啊!他在鐵匠鋪抓住每一刻的閑暇,惜時如金,並且堅信,珍惜時間會使他獲益匪淺,而虛擲光陰隻會讓他庸碌無為。想想吧——一個得在鐵匠鋪整天工作的孩子,竟然在短短一年間見縫插針學習了七門外語!
許多有天賦的女孩在最有創造力的年華裏甘當低薪職員或是屈就於低的職位,因為她們從沒想過應當開發自己的智力,利用盡可能多的機會鍛煉自己,努力晉升到高級職位上去。成千上萬的女孩放棄了挖掘自己潛力的機會,一輩子無所作為,這常常是因為年輕時她們應該努力學習的大好時光,她們卻認為“我覺得這麼做沒什麼意義”。她們認為,去學校學習基礎知識,學習精確記賬,或是鍛煉自己做任何能夠維持生計的事都沒什麼價值。她們隻想到要嫁人,從沒做好自立的準備——然而,在很多情況下,一旦發生意外,婚姻也不是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