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們隻想少幹活而多享樂。他們老想著休閑娛樂,不能克製自己,也不重視生活技能的訓練。
許多職員羨慕他們的老板,希望自己也能從事商業經營並成為老板。但是,他又覺得經營企業所要做的工作實在是太多了。他喜歡過悠閑的生活;他沒事時總在想,為了能爬得更高點,為了多掙點錢而去努力、奮鬥、學習,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很多人都不願意為了將來更長遠的利益而犧牲掉眼前的利益。他們寧願輕鬆散漫地生活,而不願花時間不斷完善自我。他們也想幹出點名堂來,但是很少有人能夠高瞻遠矚,為將來作好打算。很少有人願意為了給人生的大廈奠基而長年累月埋頭苦幹。他們渴望變得偉大,但他們的渴望虛無縹緲,因為他們不願為達到目標付出代價,做出犧牲。
他們本來有能力更上一層樓,但是他們缺乏足夠的意誌力,他們不想做必要的努力,他們更喜歡過輕鬆悠閑的生活,不願爭取更高的目標。他們不願意全力以赴去爭取能得到的一切。因此,大多數人一生都碌碌無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不斷進取,自我完善,他肯定會找到出人頭地的機會,或者“即使找不到,他也會創造出機會來”。下麵是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幾乎所有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有一個年輕的愛爾蘭人,他到了二十歲都沒有學會讀書寫字,他的家人生活放縱,為此他就離家出走了。他靠著觀察廣告牌學會了認一點點字。後來,他參了軍,在船上當起了服務生。他選擇一個要求在船長桌邊服務的差使,是因為他渴望學習。他在上衣口袋放了個小紙本,一聽到什麼新詞,他就記下。一天,一個軍官發現他在寫字,立刻就懷疑他是間諜。當他和其他軍官得知了那個小紙本的用途之後,給了這個年輕人更多的學習機會,這些機會不斷使他得到提拔,最終使他在海軍中贏得了顯赫的地位。作為海軍軍官的成功為他在其他領域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令人遺憾的是,許許多多天賦很高的人忽視了完善自我的機會,以至於後來處境還不如那些智力不及他們的人。
在華盛頓有大量類似的例子,一些人因為過人的天賦和優秀的品格被選入重要的職位,但是他們因為無知和早年教育的缺乏而常常陷入尷尬丟臉的境地。
意識到自己具有卓越的能力,卻因為早年缺乏與能力相適應的智力訓練而受困於一個低下的職位,這是最無可奈何的體驗了。某人本來有能力達到他潛能的百分之八九十的業績,但是由於缺乏適當的教育和訓練,他連百分之二十五的潛能都發揮不了,這也是最令人屈辱的事情。換句話說,如果僅僅因為缺乏教育而使能力大打折扣,這不得不說是件令人沮喪的事。
我知道一個可悲的例子,有一個天生的博物學家,年輕時由於他的誌向受到壓抑,教育也被忽視了,但後來他逐漸懂得了比同時代幾乎任何人都多的自然知識,然而他卻寫不出一個語法通順的句子來,更沒法使他的思想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讓它們在書籍中流傳下去,原因就是他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接受過。他的詞彙貧乏得可憐,語言知識也捉襟見肘,所以他在努力尋找適當的詞語表達思想時,顯得非常吃力。
想想這個天才人物的痛苦吧,他意識到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科學知識,然而對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卻束手無策!
許多速記員因為知識淺陋,常常被一些不熟悉的單詞、短語和句子所苦。僅僅能把一些普通字母記錄下來是遠遠不夠的,僅僅能應付辦公室的那種常規工作也是不夠的。有誌氣的速記員必須對不常見的單詞和短語有所準備,她們必須有大量的知識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她老是在語法上出錯,或是越出日常工作的範圍後就不知所措,那麼她的老板就會明白她的學識很膚淺,她的前途當然也不會很光明了。
如果一個年輕人有成為領導人的天賦,但因為缺乏訓練,而不得不為另一個能力不及他一半但卻受過更多教育、有更充分準備的人工作,那麼,這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遺憾。
我們隨處可見各行各業的職員、技工、雇員,他們難以晉升到與他們的天賦相配的位置上去,因為他們沒受過足夠的教育。他們無知無識,不會正確書寫,無法正確運用母語,因此,他們的卓越才能就顯露不出來,就會被埋沒。
自我完善的工具就掌握在自己手裏,要不停地使用它們。如果斧子鈍了,砍伐時就需要使更大的力氣;如果機會少了,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艱辛。開始進展可能會很慢,但持之以恒就能保證成功。“循序漸進”是進行思想修煉的法則,“有朝一日,你未變弱,就必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