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完全呼吸是瑜伽呼吸科學中的基礎,愛好者們一定要反複練習,直至熟練掌握,如此才能期望從本書提及的其他呼吸方式中有所收獲。人們理應認真深入地練習,直至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呼吸方式,而不僅僅是滿足於當下的一知半解。這需要勤學苦練,需要時間和耐心,若不如此,任何人都必將一無所獲。科學呼吸之路並非富貴之路,學習者們如果想有所成就,必定要做好努力付出的準備。在完全領會並掌握了之後,你一定會看到豐碩的成果。已經掌握這種呼吸方式的人們,沒有一個希望再回到過去的呼吸方式中,而且他還會告訴朋友們,自己的付出已經得到了豐厚回報。之所以會在此贅述這麼多,純粹是希望大家徹底理解並掌握基礎瑜伽呼吸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不要像蜻蜓點水似地一帶而過,反而去嚐試後麵將要介紹的其他看似更吸引人的呼吸方式。我們一再重申:直接從正確的方式入手,正確的結果必然會隨之而來;但是,倘若忽略基礎的建立,那整座大廈不久也必將傾覆。傳授掌握瑜伽完全呼吸的最好方法,或許是直接向你提供關於呼吸的簡單介紹及說明,繼而提供可使胸部、肌肉、肺等得到鍛煉的練習,這些組織和器官可能已經由於過去不當的呼吸方式而受損了。在此,我們想告訴大家,這種完全呼吸並非是一種被迫運動,也不是反常的行為,而是一種原始的回歸——一種回歸自然的呼吸方法。健康的原始成人和當今文明社會中的嬰兒都用這種方法呼吸,但是當今的成年人已經適應了異常的生活方式、衣著方式,失去了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希望提醒各位,並不需要在每一次吸氣時,都必須吸入可徹底填滿肺部的空氣。在進行完全呼吸練習時,每次吸進肺部的空氣要均量,無論吸入多少空氣,都要將吸入的空氣分布到肺中的各個部分。但是,為了保持整個呼吸係統處於良好的狀態,隻要機會許可,人們應該每日練習幾次深度的完全吸氣,時間可以不固定,但必須要堅持。
下麵的幾個簡單練習,可幫助你了解什麼是完全呼吸法:
1.站直或坐直。用鼻孔慢慢地吸氣,先填充肺的下部,這由橫膈膜來完成,它逐漸減輕對腹部器官的壓力,把腹壁向前推;然後,再填充肺部中間部分,把靠下的肋骨向外推、胸骨、胸;然後,填充肺部的上部,突出上胸部、抬起胸部,包括第六、第七對肋骨。在最後的運動中,下腹部輕微收緊,給肺部一個支撐,幫助填充肺的上部。初次看到這樣的描述,可能會讓人認為這是三個不同的運動,其實不然。吸氣過程是連續的:整個胸腔的擴展,從下腹到鎖骨是連續的運動。不要急切地、斷斷續續地吸氣,而要盡力在吸氣時保持平穩連續。稍加練習,你很快就能克服這種斷斷續續的吸氣方式,從而使整個過程一氣嗬成。努力鍛煉幾次後,你就可以在幾秒鍾之內完成徹底的吸氣過程。
2.屏息幾秒鍾。
3.緩慢地向外呼氣,讓胸部保持一個固定姿勢,並且使腹部下沉,在空氣逐漸離開肺部時,慢慢將腹部提起。當空氣徹底離開肺部後,再放鬆胸部和腹部。試幾次後,你就可以輕鬆掌握整個過程了。而你一旦融會貫通了全過程,這種呼吸方式以後就會自動進行了。
顯然,在這種呼吸方式中,所有的呼吸裝置都被帶入運動中,就連肺部最偏僻位置上的肺泡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胸腔向四周各個方向在擴展。實際上,你或許已經注意到,完全呼吸是低、中、高位呼吸的完美結合。如果你能在一麵大鏡子前練習該呼吸方式,可能會更有幫助,將手輕放在肚子上,可真切地感覺到腹部的運動。在吸氣的最後,偶爾輕輕地提升一下肩膀也會有幫助,這樣就能讓鎖骨也抬起來,因此讓空氣進入右肺上部較小的區域——那裏比較容易滋生肺結核菌。初次練習瑜伽完全呼吸時,多少都會遇到點小麻煩,不用擔心,多練幾次就能順暢完成了。而且一旦掌握了,就再也不願意用舊的方式進行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