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苦難的童年(2 / 2)

老董夫婦一聽火冒三丈地說:“你咋能這樣子?說好的事情咋出爾反爾?山菊在我們家不會受罪的。你看看還有雞蛋羹吃,小臉也胖了。你何必呢?”

“董嫂我實在想她了,我真想抱她回去,絕非妄言呀!”說完這話劉娣雙腿跪在了地上。老董夫婦這下可慌了神,趕緊扶起她說:“看看你們這是辦的啥事嗎?”

此時劉娣像魔怔了一樣,嘴裏一個勁的叨咕:“我要抱回我的山菊,我要抱回我的山菊。”她邊叨咕邊淚眼婆娑。

無奈老董夫婦隻得將山菊歸還給了劉娣。

劉娣解開大襟衣服把小山菊摟在了懷裏,她邁著急促的腳步往自己家那間大窩棚走去。

晚秋季節,凹凸的山路上漂滿了零亂的落葉。山川間一層層白霧像流水一樣浮動。幾個大大小小的礦廠,傳出鑽機轟鳴的響聲。礦廠四周蕩著紅旗,廠房迎麵的牆上貼了許多標語。沸騰的喇叭聲,雨一樣嘩嘩啦啦響著。

劉娣抱著小山菊很快就到了家,哥哥姐姐看到小妹妹非常高興!李金趕緊走上前,用他那粗糙的雙手摸了摸山菊的小臉,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小山菊竟讓家人意想不到的是,衝著全家人咯吱咯吱地笑了。劉娣眼淚不由自主的又掉了下來。從此一家人相依為命,生活在那個經濟嚴重困難的時期。

到了一九六一年入冬。年近八歲的二丫頭因一場感冒,加上沒有溫飽,死在了劉娣的懷裏。一家人十分痛心。

轉眼又到了1962年的春天。人們總算告別了殘冬的季節。滿眼滾動著春的清新,大地綠汪汪的一片。李金掐指一算,又有三個月沒有發工資了,平時生活就指望礦上無定期的發放哪一點微不足道的救濟糧度日。劉娣已經省了不能再省的過日子了。一頓飯,鍋裏那點米和黑饃饃她基本都省給男人和娃娃們吃了,自己隻能喝點稀湯寡水充當饑餓。她常常在礦上挑礦石時一陣陣眩暈。就這樣李金瘦的還是皮包骨頭,礦上繁重的勞動使他明顯的駝了背。那附近能吃的樹葉都被人們無情的擼個精光,就這樣人們還是餓呀!

四月底這一天總算聽到了好消息,礦上要給工人補發工資了。聽到這消息,全礦老老少少像發了瘋一般的癲狂呀!早上剛七點鍾,辦公室的大門前就排起了兩排長隊。

男人一排,女人一排,礦工們像期盼救星一樣,期盼著八點鍾領導們開開辦公室的那扇門。女人們的嘰喳聲和樹上鳥兒清脆的叫聲,金泠泠地響亮著。

到了八點整。礦廠領導和屁股後麵的會計神采奕奕的來到了辦公室。眾礦工不由自主地拍起了巴掌,盡管一個多小時的等待使得人們站的腰酸背疼,可終於盼到了救命的錢,人人雙目精光無限的激動。

工資按每個人出勤和工種發放。李金在礦上開鑽機,每天是七毛錢工資。劉娣是在後山挑螢石,每天六毛的工資。夫妻倆因天氣原因沒有出工外,三個月共補發了壹佰壹拾元工資。老李抿了抿嘴十分欣慰!他趕緊把這些錢揣進了腰包裏,笑眯眯地往家走去。

幾個娃仔越來越能吃,缸裏沒有糧食咋行呀!也不知道今後會是個啥年景!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真保不準那個娃還會喪命。想到這裏李金突然心中一念,要是有地種那就不會餓肚子啦,忽然家鄉的一幕幕浮現在他眼前。父親那最後幾日痛苦掙紮的模樣像針紮一樣揪起他的心,自己那間茅草屋是不是早坍塌了?老宅子上那顆大柿子樹還在嗎?到了秋季,那棵柿子樹總會結出好多金黃的柿子來。那是他一年中最好過的日子,也是村裏小夥伴們共同的美味,有時候吃的太多了,肚子會咕咕亂叫,跑肚拉稀,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們也會搞出很多笑料來。那苦命的姐姐是否還活在人世?新社會沒有了剝削,農民都有地種了,日子肯定會好過起來了。想到這裏,李金一陣心酸,也該回家鄉看看了,如果可能何不帶著老婆孩子回故鄉呢。他想著想著就到了家門口。幾個娃娃鬧哄哄的撲了過來:“爸,你開工資了。割點豬肉吃唄?”幾個娃仔瞪圓了大眼睛。

劉娣說:“好,好,割二斤肉讓娃仔們解解饞吧。”

“丫頭她媽,用這錢趕快多買點碎米吧。另外,我想回趟老家看看。礦上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說不好那天就關門了。老家有地種,種上糧食咋也餓不死人。葉落總要歸根,不是嗎?”李金和劉娣說了自己的想法。

“也好,也好。那你明天去礦上請幾天假,回去看看再說吧。這也是你的一塊心病。”

李金歎了一口氣說:“嗯,該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