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雖說接受這份工作是履行契約,但白棟並沒有多麼不情願,未來的同事是值得相處的朋友,工作地點雖然不盡人意,但好在聽上去環境不錯。他過去24年的人生總是受縛,最後再忍受兩年,就能獲得自由,然而,越是接近自由,他反而越不感到焦躁了。

送走薑一帆後,已經入夜,白棟向來作息規律,又累了一天,便早早找了本書躺到床上去。

他拿的是白天薑一帆問起的那本詩集。

白棟確實不記得有買過詩集,他的書櫃裏大多是專業類書籍,想來大概是參加網上書城的購書活動,為了湊足金額而隨意挑選的吧。那書薄薄一本,封麵雖然精致,看起來倒也並不昂貴。

白棟翻到封底,沒有看到定價。

心裏的疑惑更重了些,他翻開了那本書。

這間20平米的出租屋裏,高高低低的家具被罩著白布,看起來像是一群夜寐的生物,也不知道哪一頭會突然起身,抖落遮掩,在夜幕下露出真容。

散發陳舊木料香味的紙張被黯淡的燈光照著,逐字排開的詩句也仿佛香氣般縈繞鼻尖:

飄搖的雨水浸濕了我的肺

使呼吸艱險像被□□的花蕾

直到汛期結束

我也會長成一株植物

泥土裏結錯的盤根

永遠留下了我

白棟不知為何,心裏有些窒息似的堵塞感,他合攏書,隨手放在床邊,就熄燈睡了。第二天一早被手機鬧鍾吵醒,匆匆洗漱後搬家公司的人就來敲門了,薑一帆也來了,就一個拉杆箱,輕鬆得讓白棟眼紅。

不多時屋子就被搬空,薑一帆叫住白棟:“你落下東西了。”

白棟扭回頭,看到薑一帆指著床邊那本黑色封皮薄薄的詩集,幾乎沒有猶豫:“不要了。”轉身便出了門。

當天下午到達鳳棲鎮療養院,白棟走下車,抬頭看古樸的鐵藝大門,大門右側是白底黑字的木質牌匾“X市鳳棲鎮精神病人療養院”。

門裏是一段樹木蔥鬱還算寬闊的道路,直通療養院最大的一棟法式建築,那棟樓有六十多個房間,坐北朝南,頂樓是院長辦公室和家屬接待室,以外全是病房。這棟是主樓,東西側分別有副樓,東麵是食堂,西麵是心理測量室和娛樂區。

整個療養院背山而建,不遠處有溪流,在非常靜謐的夏夜,除了蟲鳴還能夠聽到潺潺的水聲。薑一帆特別滿意的就是這個了,因為職工宿舍樓離溪流很近,開窗後的風景十分不錯。

白棟仰了仰頭,目光停在療養院後山的山腰上,那裏有一座與療養院相同風格的建築,卻被單獨建在遠離療養院的地方。

午後陽光豐盛,哪怕是在蕭索的秋天也是個難得溫暖的日子。但是孤獨佇立在山上的法式建築,看上去,竟然顯得有些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