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忘了名字要想辦法補救
如果在路上遇到朋友,突然忘了人家的名字。那就應想辦法搞清楚,記在心裏。有一次,在街上有個幹部與一位多年不見的戰友見麵了,一時竟想不起他的姓名。分手時,這個幹部主動拿出紙來把自己的名字、電話、通信地址寫下來,然後把筆交給他,說:“來,讓我們相互留下自己的名片,今後多多聯係。”對方也記下了他的名字、住址、電話。此後,對方名字就鐫刻在他的頭腦中,再不曾忘記。
讓生活陽光明媚
卡耐基把熱忱稱為“內心的神”。他說:“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居於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熱忱。沒有熱忱,無論你有多強的能力,都無法發揮出來。”
熱情,不僅僅是指對待別人的一種態度,它在更高一層意義上指的是一種人生力量。著名的心理學家曼狄諾指出:熱情是一種精神特質,代表一種積極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不穩定的。不同的人,熱情程度與表達方式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熱情程度與表達方式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熱情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轉化為巨大的能量。
成功總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結合的產物,而背後作為支撐的卻是一份對事業持久不懈地追求的熱情,這種熱情也正是它獨有的高出眾人的素質。
要想把自己變得積極起來,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在充滿競爭的職場裏,在以成敗論英雄的工作中,誰能自始至終陪伴你、鼓勵你、幫助你呢?不是老板,不是同事,不是下屬,也不是朋友,他們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唯有你自己才能激勵自己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戰,也唯有你的熱情才能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
難怪一位微軟的招聘官員曾對一個記者說: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講,我們願意招的‘微軟人’,他首先應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對公司有激情、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有激情。可能在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他在這個行業涉獵不深,年紀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談完之後,你會受到感染,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當你以熱忱之心全心全意致力於工作時,哪怕是最乏味的工作,你也會幹得興致勃勃,從中體味出勞動、奉獻的快樂。而有的人因嫌棄自己的工作,不願幹、不喜歡卻又無可選擇、不得不幹時,情緒低落,怨氣衝天,即使已盡到了職責,人們也不會對其產生好感。作為領導,雖然看人主要是側重於工作的結果,並以其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但在感情上,是傾向於工作態度熱情、積極的下屬的。因此,假如你已經幹上你並不喜歡的工作,在暫時不可能改變的情況下,就要努力改變認識和態度,使自己愛上這一行,並盡全力幹好這一行。而幹好這一行則是為你以後的工作變動創立一個良好的前提,打下一個有利於你人生轉折的堅實基礎。
做人要謙恭謹慎
“夾著尾巴做人”,似乎有些世故圓滑。但處世過於矯情做作,過於自傲,肯定很難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幫助。所以,還是將尾巴夾起來好。
“包裝”一詞是目前最流行的語言,就是把自我缺點掩飾起來,把優點放大。在一個流於社交應酬,盛行宣傳、廣告、包裝的商品時代,“笨人”無疑是可笑的。但實際上,人際關係最根本的要點在真、在誠,無論交際的技巧如何老練,若無善心,過於工於心計,其處世不會久長,交友也不會長久。
宋儒呂本中在《童蒙訓》中說:“每事無不端正,則心自正焉。”有了誠心方能辦成事。交友、處世首先不是一個技巧問題,而是一個誠心問題。所以他認為“凡人為事,順是由衷方可,若矯飾為之,恐不免有變時。任誠而已,雖時有失,亦不複藏使人不知,便改之而已。”這就是說處事待人千萬不要虛情假意、矯揉造作、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在今天首先要學“笨”些,而不是學“精”,就是說多保持一些誠實的東西,少來些虛假的東西,按此法其必有大成就。若順應商業化社會那種隻重交際技巧,矯揉造作的路子發展,不會有大作為,充其量隻能當個公共關係部的主任。
人生處世眼光要放長遠,大智若愚,這一道理是中國大儒們努力追求的。
曾國藩給其弟的信就說明了這一點:
弟來信自認為屬於忠厚老實一類人,我也相信自己是老實人。但隻因為世事滄桑看得多了,飽經世故,有時也多少用一點機巧詐變,使自己變壞了。實際上因這些機巧詐變之術總不如人家得心應手,徒然讓人笑話。使人懷恨,有什麼好處呢?這幾天靜思猛省,不如一心向平實處努力,讓自己忠厚老實的本質還我以真實的一麵,回複我的本性。賢弟此刻在外,也要盡早回複忠厚老實的本性,千萬不要走入機巧詐變那條路,那會越走越卑下。即使別人以巧詐待我,我仍舊以淳樸厚實待他,以真誠耿直待他,久而久之,人家有意見也會消解。如一味鉤心鬥角,互不相讓,那麼,冤冤相報就不會有終止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