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圍繞怎樣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題,從執政能力建設的時代要求、科學內涵、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等方麵,進行了全麵深刻的闡述,明確提出了不斷提高五個方麵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即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不斷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總之,以上這五方麵的執政能力,構成了黨的執政能力的基本內涵和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要求。十六屆四中全會進而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家事務的能力。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係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必須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抓緊抓好。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改進領導班子思想作風,提高領導幹部執政本領,改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健全領導體製,完善地方黨委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後的工作機製,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以加強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建設影響和帶動全黨,使黨的全部工作始終符合時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既給黨注入巨大活力,也使黨麵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決定了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緊迫。我們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鬥、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三、堅決與破壞黨的宗旨的腐敗現象作鬥爭
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在新世紀新階段,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就要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黨員幹部中存在的腐敗現象嚴重削弱了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幹擾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和政令的暢通,動搖著黨的執政根基。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有這樣的憂患意識,從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認識反腐敗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腐敗主要是指對公共權力的濫用,即黨和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利用公共權力進行的謀私活動。目前,在我們黨和國家機關裏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腐敗現象,在有些方麵還在滋長和蔓延。改革開放使我們黨處於一種開放的環境之中,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與交流不斷增多。這使我們的黨員幹部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增大了受腐蝕的機會,西方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腐朽思想文化對一些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侵蝕著一些同誌的精神世界和黨的隊伍。腐敗現象的滋長蔓延又有其特定的現實原因。目前存在的貪汙受賄、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揮霍浪費、買官賣官、任人唯親等各種腐敗現象,分析其現實原因,與製度和機製不健全、不完善有關。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方麵的製度還不配套、不完善、不落實,法製還不健全,民主政治建設還滯後於經濟發展,許多改革措施不同步、不銜接,這是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的直接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麵影響。一些人為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擇手段,大搞權錢交易,甚至違紀違法。我們說社會主義的根本製度是好的,但從體製上說,社會主義的某些具體製度還不完善,這就為腐敗的滋生蔓延留下了可乘之隙。比如,長期以來形成的以任命製為主的幹部選拔任用製度,使得一些幹部隻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導致跑官、要官、買官、賣官問題的發生。幹部能上不能下的管理體製,使得一些幹部滿足於“無過就是功”、當“太平官”,必然助長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群眾的傾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黨還沒有建立起對權力實行有效監督和製約的機製,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製度和措施,權力越大,就越難監督。而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由於我國正處於體製轉軌、社會轉型的深刻變革時期,這就使腐敗現象的活動空間增大,滋生蔓延的機會增多。這是產生腐敗的外部原因。
我們黨長期處於執政地位,容易使一些黨員幹部意誌衰退,滋長惰性,產生盲目樂觀、驕傲自滿、故步自封的情緒,產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脫離群眾的傾向,產生貪圖享受、害怕艱苦的情緒。一些黨員幹部放鬆世界觀改造,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不能正確對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經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而腐化墮落。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對黨員幹部教育不夠,管理不嚴,監督不力。這是產生腐敗的內部原因。
腐敗現象是與黨的宗旨根本對立的。腐敗分子的世界觀是極端個人主義,崇尚“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追求驕奢淫逸、花天酒地,視人民賦予的權力為個人財產,以權謀私,置人民群眾的監督於不顧,利用權力瘋狂索取、非法占有。種種腐敗行為其本質是剝削和犯罪。腐敗對黨、國家和社會都構成極大的危害。黨內的腐敗分子及其腐敗行為踐踏黨的綱領,褻瀆黨的宗旨,玷汙黨的形象,損害黨的威信,腐蝕黨的肌體,倘若任其泛濫,我們黨將失去執政的能力,失去人民的信任。腐敗不但威脅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穩定,而且還會導致國家管理的混亂,造成經濟的損失,嚴重削弱黨的執政能力,激化社會矛盾,從而嚴重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它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挫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總之,腐敗是一大寄生性的毒瘤。
有的人對中國共產黨能夠戰勝自身的腐敗表示懷疑,主張要有一種外力去糾正,認為隻有搞多黨製才能防止腐敗。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我們說,中國共產黨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戰勝自己隊伍中的腐敗現象。黨的十七大對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作出了新的部署,通過民主政治建設為反腐敗提供思想基礎和社會基礎,同時著重抓住那些容易產生腐敗現象的環節來推進體製創新工作,特別要搞好人事、財政、分配等方麵的製度改革,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製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製。各級黨委和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單位,在製定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政策,出台重大的改革措施,製定法律、法規和規章時,把反腐倡廉作為有機組成部分考慮進去。黨注意從源頭上遏製腐敗的發生,從製度上堵塞腐敗發生的漏洞。近幾年,中共中央發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建立健全教育、製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實施綱要》,對黨員幹部的權力使用加以監督和製約,對各種濫用職權謀取個人利益的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處分方法,對腐敗現象的預防和懲治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的工作目標是:到2010年,建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基本框架,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效機製、反腐倡廉的製度體係、權力運行的監控機製,建成完善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反腐敗要堅持教育、製度、監督並重。教育是基礎,製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三者統一於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揮作用。既要從嚴治標,更要著力治本,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更加注重製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充分發揮製度在懲治和預防腐敗中的保證作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同時,健全紀檢監督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完善巡視製度。我們必須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毫不手軟地從嚴懲治一切腐敗分子。
黨的十七大報告表明反對腐敗的極大決心,要求全黨同誌一定要充分認識反腐敗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我們黨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中,隻有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隻有有效防範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保證改革的成果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共享而不被少數人侵吞,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思考題
1.在新的形勢下,共產黨員如何始終堅持黨的宗旨?
2.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3.為什麼要堅決反對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