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中的另一個主要環節就是風度和打扮,而這又關係到你的氣質、智能、學識、修養等等;但不管你的體態怎樣,健康總是主要的。我們應提倡自然的美,反對盲目的,甚至無知的彷效,然而在美的風格上,不能絕對劃一,適當打扮也是必要的。
二、美的標準
古希臘雕刻家米隆曾創造出一件稀世珍品《擲鐵餅者》,這位古奧林匹克英雄,自然、樸實、簡直是一位健與力的化身。
藝術大師達·芬奇對標準人體歸納出“神聖比例”這一概念。所謂“神聖比例”就是對美的一種規範觀感。達·芬奇的這個標準人體理論,成了藝術家們推崇備至的理想構圖模式,當時在歐洲盛行的健美也是以這個標準衡量的。但時代在進步,時至今日,一代藝術大師的“神聖比例”,隻成了一種參考而已,然而,現代人審視人體美的標準又是怎樣的呢?時代在進步,人的眼光也在進步。規範化的標準已被和諧協調的標準所代替。
1、美學家眼中的美女——黃金分割
有的美學家認為一個美女必須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上身與下身之比為0.618:1(即黃金分割點數);
骨骼發育正常,關節不顯得粗大凸出;
肌肉發達勻稱,皮下脂肪適當;
五官端正,與頭部比例配合協調;
雙肩對稱且圓;
胸廓隆起,正背麵略呈現V形。
2、藝術家眼中的美女——八個三
藝術家以“八個三”來審視標準的美女,即:
三白:皮膚白、手白、牙齒白;
三黑:眸子黑、眉毛黑、睫毛黑;
三短:牙齒短、耳朵短、腳掌短;
三窄:嘴巴窄、腰圍窄、腳根窄;
三細:頸項細、鼻子細、手指細;
三寬:胸前寬、額頭寬、眉間寬;
三長:身材長、四肢長、秀發長;
三小:後腦小、乳頭小、鼻孔小。
一位女性如能具備上述要點的2/3以上,屬於中上等美了。
3、健美專家眼中的美女——健康曲線
很多健美專家也提出了他們關於現代女性美的參考標準:
骨骼勻稱。體型是以骨骼為基礎的。頭、軀幹、四肢的比例以及頭、頸、胸的聯結適度,上下身(以肚臍為界)比例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1)肌肉強健協調,富有彈性。人的身體共有600多塊肌肉,約占體重的一半,它包裹在人體的外部,是構成人體外型輪廓的重要“外衣”。
(2)雙肩對稱、渾圓健壯、微顯下削、無縮膊和垂肩之感。
(3)脊柱正視成直線,側視具有正常的體型曲線,肩胛骨無翼狀隆起和上翻的感覺。
(4)胸廓寬厚,胸部圓隆,豐滿而不下垂。腰細而有力,微呈圓柱形,腹部呈扁平;標準的腰圍應比胸圍小約三分之一,臀部鼓實微呈上翹,不顯下墜。
(5)下肢修長,兩腿無盤曲之感。雙臂骨肉均衡,玉手柔軟,十指纖長。
(6)整體觀望無粗笨、虛胖或過分纖細的感覺,重心平衡,比例協調。
4、動人曲線的標準
把全身主要重點正確地測量出來,並加以記錄,便可以判斷自己是否太胖或太瘦。如果合乎標準當然是最理想的,希望你繼續保持;如果不合標準,應該及時采取措施,才能擁有優美動人的曲線。
(1)身高\體重
身高和體重在一日之內就有微妙的變化,故而盡可能在早晨起床後,身體還沒有活動之前測量身高和體重,尤其是體重,飯前飯後差別很大。一般的標準體重,是以身高減100,再乘以0.9。如身高是155厘米,標準體重就是49.5公斤。(另可參見“人體標準體重”
國際流行的計算方法:體質指數
目前廣泛應用的體重判斷標準是計算體格指數(BMl),即:體質指數(BMl)=體重/身高
雖然這是一種相對合理的計算方法,但是體格指數多少謂之胖?西方學者還未取得共識。1990年,美國製定的標準是21-27為正常範圍,可是經過多年的實踐,學者們普遍認為它的上限訂得太寬。人們發現,體格指數在25-26.9者雖屬正常範圍,但死亡率要比小於25者高30%。顯然,這種人為放寬的標準,反而麻痹了人們的思想,給許多實際上需要減肥者一種盲目的安全感。要是套用這個標準衡量亞洲人,自然更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