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帶著覺知入睡
如果睡得過早或白天缺少鍛煉,常常會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如果白天很累,雖然倒在床上就可以睡去,但是這樣第二天很容易腰酸背痛。所以,睡前活動一下身體非常有必要。
睡前適當的運動會讓全身更放鬆,更有助於睡眠,第二天醒來更有活力。過於勞累時立刻睡覺甚至會有猝死的可能。再累也要做好睡前準備,調整一下身體的每個部位,促進微循環,每個細胞有了活力,身體的各個部位就都有了覺知。這樣睡覺就不會打鼾,發生落枕、受風、夢魘、心髒病等現象。
在情緒不佳、身體極度困倦時,入睡非常有損健康。所以,不要等睜不開雙眼再睡覺,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入睡就是帶著覺知的睡眠。覺知就是內心無論何時都處在一個清醒、放鬆、喜悅的狀態。優質的睡眠是獲取覺知力、保持頭腦清醒的最佳保證。
6.助眠瑜伽體位
輔助站立前曲式:麵對床,站立,站直。吸氣雙臂舉過頭頂伸長脊柱。呼氣前屈,雙臂環抱頭,前額放在床沿上,放鬆3-5分鍾,感到舒適即可,吸氣恢複站立姿勢。
動作要領:臂部微微前推,雙腿垂直地麵,找到感覺最舒適的位置,停留。動作目的不是伸展,而是放鬆全身。
失眠常因不同疾病引起,除了用中醫、西醫治療,瑜伽也有各種不同的體位能輔助調節身體,治愈失眠、疾病。但不要幻想用瑜伽動作與病魔鬥爭,這樣恰恰損耗了更多寶貴的能量,而是要適度地運動,放鬆全身。
7.睡前按摩
(1)指甲端往返按摩頭皮。做一遍眼保健操。按摩牙齦,叩齒。
(2)兩手拇指,緊貼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後用力搓摩雙耳。
(3)兩掌緊貼麵部,用力緩緩搓麵部所有部位。
(4)推摩胸背,自上而下,用力推摩後背前胸,重點在前胸後腰。
(5)用兩手由上而下,順推按至下肢。旋轉頭部放鬆頸椎後,左手搭在左肩,右手搭在右肩,前後轉動雙肩,雙肩放鬆全身就放鬆了,這樣即使再疲勞第二天也不會落枕。
(6)按摩腹部和肚臍,按摩方法以略有輕微下壓、舒適為度。
(7)靜坐練習呼吸並配合收縮肛門。吸氣肛門放鬆,呼氣肛門收縮上提,收陰、收腹。
(8)輕輕閉上雙眼,隨著每次呼氣靜下心來,將手指輕輕點在太陽穴上,感覺太陽穴放鬆,眼睛也開始放鬆了,放鬆的感覺向眼睛周圍擴散,至額頭、鼻子兩側……靜坐放鬆全身。
最後以挺屍式或仰躺在床上,雙手相疊放在腦後,枕骨下方,雙肘自然落在床上,頸部自由落在雙手上,感受頸部的伸展,帶動整個身體得到舒展,享受呼吸的波浪,醞釀睡意。
8.感謝生命
每天起床和睡覺都如同生死一樣神聖。正如上師所雲:“每一個生滅的刹那,都如同一生一樣珍貴。”所以,聖人從不把睡眠當作普通的事對待,每天無論是起床還是睡覺都像降生和死去一樣要有一個莊重的儀式。
我們的生活不必像僧人一樣每天早晚都要上香禮佛,至少也要感恩生活、讚美生命。早晨起床感謝大自然讓生命擁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睡前感謝所有生命給予的幫助。
我們每天帶著感恩的心認真地做一遍瑜伽體位,就相當於向大自然致謝的一個儀式。然後練習瑜伽語音,冥想“噢姆”,清理內心的噪聲,身心平靜後,再做靜心禱告,把所有美麗的願望植入夢中,注入身體的潛意識裏。祈求一個香甜的美夢,祈禱明天的願望皆會夢想成真。
9.有滋有味地做個夢
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注意力集中右手,右手握緊拳頭約5秒再鬆開,肌肉放鬆,注意觀察完全放鬆的右手與自然放鬆的左手感覺有什麼不同。
接下來注意力集中左手,左手握緊拳頭約5秒再鬆開,肌肉放鬆,注意觀察完全放鬆的左手與自然放鬆的右手感覺有什麼不同。繼續,雙手同時握緊拳頭約5秒再鬆開,讓肌肉放鬆。
接著像放鬆手一樣,以類似的緊張度,對手臂、臉、頸部、肩、臀部、小腿、腳、生殖器等身體的所有部位肌肉重複練習,讓全身各部位得到充分放鬆,有了知覺,大腦即使在熟睡時也能夠自我調整。
10.最關鍵的入眠步驟
(1)把身體調整為右側臥,以弓一樣的姿勢入睡(孕婦應左睡)。
(2)傾聽呼吸的聲音,體會慢細、均勻、深長的呼吸。
(3)排除雜念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4)閉上雙眼,想象身體輕鬆自由地飛翔,如同穿越隧道一樣,耐心地注視兩個眉心,漸漸就會看到山、樹、房子之類朦朧的影像,這些影像變得越來越清晰、真實,這些都是你曾經看到的景象在記憶中留下的印象。